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关于对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意见函》(上证公函[2015]0261号)。公司现就意见函中有关问题回复如下:
一、关于公司锰及锰系材料、电池材料行业经营情况及风险的披露
1、关于行业信息。关于公司从事的锰及锰系材料、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销售业务,为方便投资者了解公司从事业务、所处行业的信息,有助于投资决策,请补充披露:(1)上下游产业情况,公司所处的产业链位置;(2)公司的原料来源、原料自给率、主要下游客户;(3)行业竞争格局、主要竞争对手、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情况;
回复:锰及锰系材料产业:
公司锰及锰系材料产业链核心产品为电解锰,其主要情况说明如下:
电解锰上游为锰矿石开采行业,锰矿石为电解锰生产的主要原材料,2014年度,公司共生产电解锰53,510.82吨,消耗锰矿石46.64万吨,其中,来源于自有白石溪矿和黄塘坪矿的矿石16.41万吨,矿石自给率为35.19%,其余矿石基本从贵州省铜仁地区公司生产基地附近外购。
电解锰下游主要用于特钢和合金钢、锰铝合金、200系不锈钢、四氧化三锰等。其中,钢铁冶炼行业约占85%(包括含锰特钢、合金钢、200系不锈钢,作为钢铁冶炼脱氧剂),四氧化三锰约占5%,铝锰合金约占5%,其它锰盐约占5%。2014年度公司电解锰产量约20%内销用于本公司四氧化三锰生产和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外,其余主要外销给下游钢铁企业,主要大客户有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等。
国内电解锰主要生产厂家:
资料来源:中国EMM工业回顾和2014年展望
公司电解锰现有产能6万吨/年,根据行业2013年度产能统计排名,产能排名为第五名,按照2014年度全国电解锰产量约120万吨计算,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4.42%。
同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比较分析:
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及下游行业的相近程度,国内A股市场主营业务涉及锰矿石开采和电解锰生产的上市公司仅有湘潭电化(002125)一家,其主营产品为电解二氧化锰和电解锰销售收入约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35%左右。
报告期内,公司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对比如下:
注1:湘潭电化仅公布了2014年度业绩快报,故2014年度毛利率数据无法计算。
锂电正极材料产业:
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包括钴酸锂、多元材料前驱体和镍钴锰三元材料。
锂电正极材料上游主要为钴盐、镍盐和锂盐的生产,公司锂电正极材料所需主要原材料除电解锰由公司自己生产外, 其他主要原材料四氧化三钴、硫酸镍、硫酸钴和碳酸锂均从外部采购,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包括凯力克(上海)钴业有限公司、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团镍盐有限公司和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中,多元材料料前驱体主要用于二元、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其下游主要客户为锂电正极材料企业;钴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主要用于锂电池的生产,其主要客户为下游锂电池电芯生产企业。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主要客户有:钴酸锂产品有深圳市鑫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凤凰新能源(惠州)有限公司和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等;多元材料前驱体有湖南金富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科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日本松下等;镍钴锰三元材料有深圳市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国内同行业主要企业: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同行业主要企业有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杉杉股份600884控股企业)、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众和股份002070控股企业)、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和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国安000839控股企业)等。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查,2014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95.75亿元,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2014年对外销售收入为3.56亿元,国内正极材料行业市场占有率约为3.72%,按营业收入在国内同行业中大约可排在第八名左右。
同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比较分析:
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及下游行业的相近程度,国内A股市场中主营业务为锂电正极材料为主的上市公司当升科技(300073)与公司横向可比性较高。
报告期内,公司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对比如下:
2、关于电解锰业务扩张。据披露,公司2014年电解锰产量创历史新高,产量为53,510.82吨,产能利用率为89.18%,同比2013年度增长18.0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电解锰实现营业收入53,911.66万元,同比增长59.31%;请公司分别说明:(1)产能利用率提高、产量增长的原因、公司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以及公司的核心优势;(2)另据披露,由于受电解锰下游钢铁行业持续低迷,需求不旺等影响,2014 年电解锰平均销售价格长期处于低位,请说明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扩大产量、提高产能的考虑和对公司的影响。
回复:(1)公司2014年度电解锰产量创历史新高,产能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①公司2013年度非公开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项目“铜仁金瑞金丰锰业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技改扩产项目”(以下简称“铜仁金瑞3 万吨项目”)于2013年8月建成,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电解锰产能由3万吨增加到6万吨,因生产调试等原因影响,该项目未满负荷运行,故2013年度产能利用率较低,而2014年该项目正式达产,基本达到满负荷运行;②2014年度,公司销售部加大了电解锰下游大客户的开发力度,新增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钢铁企业客户,消化公司电解锰部分新增产能;③公司四氧化三锰和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均需要电解锰作为原材料,2014年度公司加大了内部采购比例,公司下属氧化锰厂和金天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共内部采购电解锰11,329吨,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消化了部分新增产能。
公司电解锰的核心优势:
①品牌和市场优势
金瑞科技从事电解锰生产是10多年,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在行业内具有比较明显的品牌优势。并与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签有长期供货合同,产品质量稳定,连续7年被宝钢评为“最佳供应商”,销售渠道畅通。
②产业链优势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从碳酸锰矿→电解金属锰→四氧化三锰的锰系列产业链,镍钴锰三元材料生产线也形成规模。公司电解金属锰产业上游拥有一定的锰矿资源,具有较强的资源获取能力,下游拥有先进完备的四氧化三锰生产线,上下游产业依存度高,产业链较为完整。
③技术创新优势
依托公司为主成立的“贵州省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电解锰冶金评价实验室”,对电解锰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了产品的浸出率,单位产品的电耗和成本在行业内均处较低水平;开发出了多项新工艺,提高了锰矿石的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体现了比较明显的技术创新优势。
④人才优势
通过多年的市场锻炼,公司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的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公司未来做优、做强电解锰产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和人才资源。
(2)公司产能规模扩大的背景及对公司的影响
“铜仁金瑞3 万吨项目”是公司2013年度非公开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项目之一,公司从2011年度开始投资建设该项目的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①从当时的行业发展趋势看,“十一五”期间,电解金属锰行业面临更为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和监管标准,通过“上大下小”,进一步提高电解锰产业的集中度并使全行业走上更加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国家鼓励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而公司当时有电解锰产能为3万吨,在行业中技术水平较为先进、品牌形象良好、运营规范,在产能建设上提前布局,可为逐渐增强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创造条件;②2012年以前,公司电解锰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90%,公司自身电解锰产能仅能满足供应宝钢一个大客户,再加上每年生产线检修的影响,自身产量有时难以达到客户需求,尚需从外部购进部分电解锰以弥补缺口,更无法满足下游其他大型钢铁企业的供货需求,当时3万吨/年的生产规模产能不足;③电解锰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单条生产线(一台变压器)规模达到10,000吨/年及以上;企业总的生产规模达到30,000吨/年及以上”。而当时原贵州省铜仁市金丰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铜仁金瑞”)生产规模仅为1万吨,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否则将面临关停的情况;④公司锰系材料产业链较为完整,下游四氧化三锰和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均需要消耗电解锰,原来基本为外购,“铜仁金瑞3 万吨项目”新增电解锰产能达产后约有40%可以被公司自身生产需求所消化,所以扩大生产规模对产品销售的压力不大。
对公司的影响:巩固并提高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降低了公司电解锰的生产成本,增强了公司锰系材料产业链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关于公司投资项目
1、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根据披露,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收购桃江锰矿及其技改扩建项目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电解锰下游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电解锰需求下降,导致上游锰矿石价格下跌,部分矿山停产,2013年度锰矿石价格比可研报告时下降超过20%;公司预计按计划投产短期内难以实现预期盈利,故暂缓了该项目的建设。请就该该募投项目的前景予以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并说明关于该项目的下一步计划,以及公司是否对相关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形成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是否存在需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
回复:公司通过对电解锰行业近几年的行情走势分析判断,由于下游钢铁行业需求增长乏力,国内电解锰产能过剩较严重,产业集中度仍不高,淘汰落后产能步伐缓慢,产品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导致上游锰矿石开采行业产品价格较2012年以前较大幅度的下降,再加上国外高品位进口矿石的冲击,国内锰矿山开工率不高;此外,公司本项目准备技改扩建的桃江锰矿周围没有大型的电解锰生产企业,矿石运输成本较高,与其他距离生产企业较近的矿山相比无成本优势,加之矿区运输必经道路、桥梁翻修改造,公司若继续投资该项目,未来几年的将很难获得预期的收益,故公司暂缓了对该项目的投资,仅仅完成了矿山基础建设投资、原矿区的维护和矿山变电站的建设工作。
从公司锰及锰系材料产业发展战略考虑,公司电解锰行业发展重点将放在贵州铜仁地区,保持现有6万吨/年冶炼规模不变,在铜仁地区周围寻找合适的锰矿石资源,提高当地生产企业锰矿石自给率,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桃江锰矿远离公司贵州铜仁生产基地,运输成本高,而公司没有在当地配套投资建设电解锰生产线的规划,所以公司下一步计划寻找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价格将该项目进行转让。
(关键字:金瑞新材料 锰系材料 电解锰 四氧化三锰 200系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