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仍存改善空间 大宗基本金属市场看好

2015-4-3 9:06:20来源:中国工业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其他新兴市场又无法挑起拉动需求的重担,全球大宗商品整体需求增长在减慢。

瑞士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分析报告》预计,有赖于持续的楼市刺激、金属供应链上的信贷可用性以及美联储的政策立场,中国大宗商品行业会有深远的结构性调整,需求将有改善空间,其中基本金属的结构性需求前景比散货更有吸引力。

消费品和工业品需求更持久

瑞士银行认为,当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增长已经明显不及过去十年。其中,由于受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影响,动力煤、炼焦煤和炼钢用的铁矿石需求下滑最为严重。

对此,花旗银行认为,由于大宗商品市场的主要消费国——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未来兴起的新兴市场不足以弥补中国需求放缓的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增长会较过去十年明显放缓,全球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可能已经结束。

如果用“晚周期”和“早周期”

来描述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不同发展阶段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行业,一是有较大“早周期”需求行业,比如建筑及基础设施等敞口的大宗商品,往往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较早阶段的最强需求增长中获益。二是消费品和工业品等“晚周期”终端行业相关的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大举推进阶段可能更温和。但随着新兴经济体成熟、从固定资本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转向消费拉动的增长,“晚周期”大宗商品需求往往更持久。

按照对“早周期”和“晚周期”特点的预测,对终端用途行业按“从需求前景最具挑战性”到“需求前景最有利排列”,得出重点工业大宗商品的加权平均得分,分数最高代表对更持久的“晚周期”中国需求行业敞口最大。

分析表明,中国基本金属的结构性需求前景比散货更有吸引力,从中国持续的结构性内需中最能获益。中期看,那些有“晚周期”终端用途行业敞口的大宗商品生产商处于最有利地位,最终将从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中获益。

房地产拉动大宗商品需求增长

201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用铜及其他大宗商品作为抵押品来筹得美元贷款,借此为其持有的已完工物业和土地融资,因此瑞士银行一直结构性看空中国大宗商品密集度和中国大宗商品需求。

但2014年2季度和3季度商品融资骗贷被揭露后,美元融资的紧缺导致中国需求问题加剧,主要国际银行削减了美元贷款供给。其中,渣打银行就公开表示,将大幅削减大宗商品融资贷款业务,使得房地产开发商拼命寻求套现,到2014年9月,年内房地产销售下跌9%,新房开工下跌17%,开发拿地则骤降40%。

从大宗商品策略方面说,瑞士银行认为主要取决于四项发展:一是房屋销售势头延续。二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景气度与信贷情况。三是金属供应链上库存低。四是美联储需变得偏向“鸽派”。而中国主要用四项工具来减轻建设过度和坏债压力等结构性问题的影响。

其一,政府加快推进五年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以西部建设为重点,促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其二,政府允许房地产开发商进入银行间市场,意味着尽管一些开发商从技术角度说可能丧失偿付能力,但至少开发商还享有流动性,并可以完成进行了一半的项目来套现(而非放弃这些项目),由此房地产完工项目增多。其三,政府欲广泛刺激信贷,具体针对首套房购房者及改善型需求购房者,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要求和实际按揭利率。其四,央行已向因卖地遇冷而陷入资金困境的地方政府伸出援手,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并提供了其他补贴和缓解政策,这将使得地方政府能在房地产下滑的情况下继续增加基础设施支出。瑞士银行认为,如果上述四项因素同时出现,2015年3季度,大宗商品需求可能出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一半增长可能来自供应链补库存。

未来十年基本金属市场看好

目前,虽然大多数大宗商品行业分析都以供给面为重点,但在大宗商品策略上,瑞士银行认为,大宗商品需求面的周期性和结构性趋势通常更为重要,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要依赖消费增加,但多数大宗商品的需求量仍可能会减少,增长下滑的幅度可能视不同大宗商品而异。

不过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对全球需求的影响减弱,全球大宗商品的周期性波动幅度将降低,全球需求的周期性会减少,而且会更稳定。

瑞士银行指出,未来十年,推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是印度、南非、中东、拉美和非洲,虽然这“五大新兴市场”的需求会增加,但不足以抵消中国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直到2020年,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都会保持在3%~5%,期间只有铝和铜等基础金属可能表现较好。因为中国的这类需求约占全球总需求的一半,而且与“五大新兴市场”的差距会大幅缩小。

根据推动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的重点终端行业情况,大宗商品方面的“赢家”即随着未来3~5年中国经济进行平衡调整,有望推动大宗商品需求增长行业敞口,而“输家”即增长可能结构性遭受挑战。近日,花旗银行发布大宗商品报告称,中国经济放缓的程度决定了大宗商品的需求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其它新兴市场无力接手,让大宗商品的需求放缓。

由于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下滑,煤炭、铁矿石受到的影响最大。其中,钢材主要用于房地产早期建设,而建设活动占到钢材使用量的55%,因此2014年建设活动下滑对于钢材而言是个不利因素,2014年中国的表观钢铁消费量下跌了2.2%,成为“输家”。而自上而下看,相较于铁矿石和煤炭等面临结构性挑战的散货大宗商品市场更看好基本金属,尤其是铜、锌和镍将成为“赢家”。
 

(关键字:基本金属 大宗商品 新兴市场)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