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竖炉钒氮合金工艺革新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3月20日7时许,河北钢铁集团承钢钒钛事业部钒铁车间技术员卢永杰和氮化钒班班长宋清国不约而同地来到竖炉前,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竖炉钒氮合金生产工艺有别于传统的推板窑生产工艺。如何突破传统,在探索和研究新工艺的前提下,实现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去年9月份竖炉生产钒氮合金以来,就如何降低成品含粉率进行攻关?提高生料球的硬度,减少生料球的冲撞和挤压的次数,无疑成为了技术攻关必须解决的问题。该车间从混配料、改变原有的上料方式、延长上料和出料时间同时入手展开试验。
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改进后,成品含粉率指标进步不明显。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技术员卢永杰拿着原来制定的工艺操作规程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他多次翻看工艺操作规程,反复进行研究,终于锁定了“出料方式”这个工艺控制关键点。他找到班长宋清国,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两人交流后,迅速制定新工艺规程,优化上料、出料、间隔时间等关键工艺控制点。
经过几天的试验,新工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成品含粉率较原来下降了7.5个百分点,两人继续乘胜追击,进一步完善工艺控制点,提升设备生产效率。卢永杰颇有成就感地说:“作为一线的技术人员就是要颠覆传统,将技术革新作为工作的新常态,才能真正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字:承钢 竖炉 钒氮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