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荣:转型升级须走自己的路

2015-4-29 9:25:40来源:中国冶金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任何企业都要持续不断地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民营钢铁企业更要有转型升级的自觉性。”日前,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会长、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了民营企业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2014年,民营钢铁企业产钢4.45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54%;销售利润率为1.45%,高于重点大中型企业0.7个百分点。民营钢企骨干在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工艺技术、品种质量、管理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逐步取得进展。

“民营钢铁企业如果不改革、不转型,肯定是死;如果改革不到位或者改错了,就会死得快一点。”沈文荣坦率且直白。今年第一季度,沙钢共完成铁产量781.5万吨,同比增长1.8%,钢产量845.7万吨,同比增长3.23%;钢材产量826万吨,同比增长1.4%;实现营业收入614.6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税43.9亿元;优质钢材出口量184.8万吨,同比增长66%。

对于民营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沈文荣提出了一些建议。

转型升级要找准方向

“从沙钢的经验看,民营钢铁企业除了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性,更要注重研发、产品结构升级和成本控制3个方面的进步。”沈文荣如此表示。近年来,沙钢坚持突出质量、效率、效益,强化生产组织管理,积极推进系统降本,切实加强品牌建设,开发新品优化结构,组织开展减员增效,深入推进绩效考核,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保持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

在研发实力方面,民营企业要增强。“由于大部分民营钢铁企业都是最近10年、20年才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研发力量很薄弱,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在这一方面必须尽快增强。”沈文荣认为。

据了解,沙钢集团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非常注重科研创新、技术引领,建成了自己的钢铁研究院,并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但是有相当多的民营钢铁企业,研发实力普遍薄弱,欠账较多。

在品种结构方面,民营企业要尽快突破。“中高端的产品大部分在国有企业,绝大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只能生产中低端产品,且大多是大路货。”沈文荣认为,“要发挥后发优势,尽快突破。”

2014年,在103家重点民营钢铁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亏损,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78亿元,比2013年增亏48亿元。原因在于创新能力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在成本控制方面,沈文荣认为“吨钢成本要真正降至最低点”,否则很难在这轮淘汰赛中胜出。

据了解,山东石横特钢、河北普阳钢铁等企业,地处内陆,生产规模为300多万吨,没有高端产品,也没有大型装备,主打产品就是普通钢材,但是效益一直位居前列。其主要经验就是在工序配套等方面,实施低成本管理,各个环节严格考核,将生产全要素平衡受控发挥到极致,把产品精细化、差异化、低成本落到实处。

建龙钢铁集团的成本控制也做得较好,7项产品制造成本位居行业前三,其中4项位列第一。该公司炼铁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46元/吨,其热轧薄宽带钢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25元/吨。

“要有决心对自己开刀,切实做好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一切围绕利润组织生产。”沈文荣强调。

正确认识过剩妥当处理

“钢铁行业肯定存在过剩,有20%以上的产能无法在国内消化,但是,过剩不是中国也不是钢铁行业自己独有的现象。”沈文荣指出,“欧洲、美国、日本的过剩比我们严重得多。汽车、造船等很多行业,也都是如此。”

沈文荣认为,“走出去”是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是钢铁厂“走出去”,还是钢铁产品“走出去”?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目前首先是产品‘走出去’。钢铁厂‘走出去’,很可能把企业‘走’垮掉。”沈文荣提醒。

据介绍,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能本身已经严重过剩,并持续了很多年,转移钢铁厂到这些地区,几乎不太可能;而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需要准确评估其投资环境、政府诚信、法律环境、劳动力状况等。“一旦出错,就是死路一条。特别是民营企业,一旦失败了,就没有挽回的余地。”沈文荣认为,“在国外建个钢厂,一般要3年~5年,风险极大。而产品‘走出去’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比较妥当。”

据悉,2014年沙钢集团全力加大钢材出口力度,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全年完成钢材出口总量430.9万吨,同比增长72.36%;出口创汇22.7亿美元,同比增长75%,列全国钢材出口单体钢厂排名第一。

如果以整合的方法化减过剩产能,就涉及兼并重组;如果涉及不同所有制,还会涉及控制权由谁掌握的问题。“如果民企拿了钞票入股国企,却说了不算,肯定没有积极性;如果控股国企,特别是优质国企,就会涉及评估问题、国资流失问题;如果重组劣质国企,民企是不会干的。”沈文荣认为,“目前很难在钢铁行业实现大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重组。”

今年3月份,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进一步组织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兼并重组,到2025年,前10家钢企粗钢产量占总量的比例不低于60%,形成3~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

“既要考虑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要考虑民营资产流失问题,搞好顶层设计才能进一步推动重组,”沈文荣认为,“产能过剩持续不是一两年,也不是三五年,从欧美的过程看,可能是更为长期的过程。”

科学推进环保顶层设计

“对环保管理部门来说,可能是标准越高越好,但是,如果企业都达不到,就等于没有标准。另外,现在是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可的企业被纳入了监管范围,而5000万吨~1亿吨的地条钢、工频炉还在生产,没有任何监管,逍遥法外。”沈文荣强调,必须有良好的顶层设计,比如采取为环保达标企业减免税收的政策等,才能科学推进环保和钢铁行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新环保法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要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工信部估计吨钢环保投资需增加13%,吨钢运营费用将增加到200元左右。地方政府由于不再一味追求GDP,对环保要求将更加严格,会加大对不达标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对于相当一部分民营钢铁企业来说,由于在投资时依靠集资和银行贷款,目前又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投入环保将存在一定的资金困难。此外,因为钢铁行业长流程的工艺特性,即使达标的企业,也不能做到全部达标排放,还需要切实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

3月25日,来自沙钢厂区周边10多个村镇社区的17位居民代表被聘请为沙钢环境保护监督员,沙钢同时向社会发布了建设绿色钢城、惠泽周边群众的“承诺书”。这是沙钢打开厂门接受群众监督,共同打造绿色家园的重大战略决策的一项实际行动。

多年来,沙钢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总投资超过60亿元,完成了100多项重大清洁生产节能环保项目,涵盖从铁前到冶炼、轧制等各个生产领域。“未来3年~5年,沙钢将继续投入100亿元提升环保水平,以达到新的环保标准。”沈文荣表示。

然而,像沙钢这样长期重视环保,又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又有几家呢?

据了解,按照原来的环保法,能够基本达标的企业占60%~70%,按照新环保法标准,基本能够达标的比例就低得多。在整个行业利润低迷的情况下,环保投入的资金来自哪里?企业如何盈利?

“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要有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对做得好的企业要给予补贴。国际上一般做法也是如此,消化废钢、废旧塑料(10205, -75.00, -0.73%)橡胶(14210, -160.00, -1.11%)、废气等,都要给予补贴、减税等政策支持。”沈文荣介绍,“这需要顶层设计,中央出钱出政策。”

沈文荣强调,经过3年~5年,有一定基础的钢铁企业能够达到新环保法标准。但是,关键是环保的执法标准要严格一致,否则,很可能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由于成本高了,反而被市场淘汰。

用5年时间进入国际第一品牌方阵

“‘十三五’期间,沙钢5年规划的总的指导思想是‘质量、效率、效益’6个字。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从中国的第一方阵,进入世界品牌的第一方阵。”沈文荣介绍了沙钢“十三五”的目标。

在质量方面,除了提高品种质量,沙钢还要进行个性化定制生产,经过5年的努力成为国际品牌(世界知名品牌)。目前,沙钢的品种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的水平仅“一步之遥”。“这方面,我们要向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学习,比如宝钢;要和世界最好的企业接轨,比如浦项。”沈文荣说。

效率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均产钢量。目前浦项的人均产钢量为1800吨~2000吨,沙钢本部人均产钢量为1300吨,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沙钢要通过5年的努力达到这样的水平,不然就没有了竞争力。二是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这也是智能化和信息化、机械化的很好结合。预计在5年时间内,沙钢要使用1500个~2000个机器人代替人工,从而提高沙钢的劳动效率。“不要以为现在机器人比人工贵,用不了几年,人工成本就会涨上去,要提前规划好。”沈文荣表示。

在效益方面,企业要生存就要有效益。而质量好了,效率高了,效益就有了前提和保证。“只要有一家企业有效益,而自己没有效益,就要从自身找问题。”沈文荣强调。

未来,沙钢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抓好配套企业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稳健搞好资本运作,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把企业做精、做强、做优,努力为把沙钢打造成“百年老厂”,为建设钢铁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今年的沙钢是40岁,未来是个‘百年老厂’!”沈文荣最后说。

(关键字:沈文荣 民营钢铁 钢产量)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