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副总经理滕家伟:要让“中国价格”更具国际影响力

2015-6-4 9:16:34来源:中国黄金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契机,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自贸区的有利条件,以原油期货上市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把在外汇、海关、税收等方面取得的政策,推广到有色金属品种。

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中国价格”发力于国际有色金属定价体系。5月2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滕家伟在上衍有色金属论坛上表示,“中国价格”已经融入国际有色金属定价体系,下一步要增强我国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在国际贸易定价体系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自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适应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先后在黄金、白银、有色金属期货等6大品种上全部开展连续交易,实现了交易时段的国际化;将保税交割业务试点品种逐步扩展至已上市的所有期货品种,试点区域涵盖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上海外高桥(600648,股吧)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共有30个铜、3个铝、1个锌境外品牌成功注册,镍境外品牌注册也在按计划进行之中。

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推动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如推进镍、锡期货的上市,稳步扩大保税交割业务;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新品种开发、市场培训、产业服务和合作研究等领域开展深层次的合作等,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期货合约成交量1.26亿手,成交金额21.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和18.8%,分别占全所各品种份额的15%和33.63%。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位列全球衍生品交易所交易量排名的第9位,其中,铜期货在全球20大金属期货期权合约成交量中排名中居第4位。

滕家伟认为,随着编制方法的不断优化,有色金属指数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价格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如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期货市场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滕家伟强调,随着我国进入“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升级的步伐加快。下一步,上海期货交易所将全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一带一路”国家整体战略框架下,推动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契机,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自贸区的有利条件,以原油期货上市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把在外汇、海关、税收等方面取得的政策,推广到有色金属品种。”滕家伟说。

滕家伟还表示,上海期货交易所将进一步研究境外投资者的进入路径及与之配套的交易、结算、交割体系,广泛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参与;进一步扩大保税交割试点范围,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研究将保税交割仓库业务逐步扩展到亚太和欧美等地区;通过信息的良性互动,加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融合,形成并促进“中国价格”的广泛传播和普遍使用,增强我国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在国际贸易定价体系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关键字:一带一路 原油期货 有色金属)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