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产业前景喜人,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著名的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提出要把钛用到海洋里去,入海“蛟龙”拓展了钛在海洋的应用前景。钛合金专家、中国钛合金研究与应用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说,随着大飞机的产业化,钛合金应用量将会逐步增加,必将拓展钛金属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说,伴随汽车轻量化,汽车产业必将彰显钛的应用前景,钛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线……
钛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更是朝阳产业,“海陆空”领域有其身影,医疗、化工、石油、建筑等众领域都有钛的用武之地,这也是近10年来钛产业发展迅猛的主要因素之一。钛产业美好的应用前景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开拓者”,推动了中国钛产业的发展,这是喜人的一面。然而,很多事情往往是“适度为爱,过度成灾”。盲目跟风,必陷其中。十多年来,记者冷静思考钛产业的发展,写了很多分析评论,结识了不少国有、民营钛企业家,感觉得到彼此心中的苦衷多半都是彼此的“好胜之心”相互踩踏而造成的,谁都不想给对方退路,结果是大家都没有退路,最典型的就是海绵钛及不少加工企业深陷其中。
去年7~8月,海绵钛市场突然出现回暖迹象,记者结合国储传言以及对相关企业库存状况分析了解,写了评论分析《海绵钛市场:莫被浮云遮望眼》,对回暖假象予以剖析,建议企业增产、复产慎之又慎。果不其然,随后回暖转为回冷,价格走得更低,钛企陷入“钛气”的全面亏损境地。今年海绵钛市场价格在上年减产去库存化中开始逐步回升,记者三思,评论分析《海绵钛涨价:拨动了谁的心弦?》,以为价格跌入低谷的回升是合理的,但期望值不要太高,否则失望会很大,以为海绵钛企业已从整体亏损进入相对微利时代,但要警惕一旦出现增产、复产的失衡,稍有不慎,有的企业便会从微利转为微亏。
见利上企,增产复产,死灰复燃。7月初,记者再次评论分析《海绵钛市场面临“淘米”式洗牌》,以为减产企业增产、停产企业复产、在建企业快产,必将很快对市场造成极大冲击。没想到的是冲击来得太快,8月初海绵钛价格己经出现订单量减少的现象,价格稳中趋降。起起伏伏,反复太快,海绵钛市场真是有点“像雾像雨又像风”。联想多年对钛行业发展的思考,记者恍惚间突然产生了“钛工业——前景有景也有‘阱’”的思考。
的确,钛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尽管近两三年来国内海绵钛总产量累计下降到6万吨左右,但与2000年相比,实际产量仍然增长30倍左右。从这个角度分析,本世纪我国钛产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之所以出现“行业不景气”的论调,那是因为宏观把控不力导致产能增加过快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违背市场规律才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致使整个行业过得极其艰苦。因自身没有对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科学评估,当初梦想的“良好前景”成为一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陷阱”,导致个别企业难以生存,只得选择停产走人。
其实,目前的少数低端钛企业一定还会在“淘米”式洗牌中相继死掉。虽然“海陆空”领域会逐年增加钛的用量,但在等不起的“逐年”中有的钛企业是挺不下去的。可以说目前的钛产业现状是:“高端稀缺、低端泛滥,高端是景,低端是阱。”众多钛企看到了钛的应用前景,却忽略了那是高端带来的景,多数企业仍在随波逐流的低端路上前行,这不是生存与发展的“阱”是什么?
前景有景也有“阱”。这让我想起曾经阅读的一个趣事:古时候,某年的大年三十某寺庙顶楼一口缸内盛有“景观”之类的东西,很多人不知道里面盛的是什么,都想去看稀奇并讨吉利,于是众人排队去看究竟,看完后都不语……原来,缸内的三个字是“我要死!”此景成了阱,彼此都心照不宣。当下的钛企与这个小故事有着某些异曲同工之妙,以为钛应用前景广泛,便大家都往里面拱,当产能过剩带来当头一棒时,才知道景色的真相是品质是高端,而大家蜂拥而至的低端产品却是“阱”而不是景了,弄不好企业“熬”不下去果真是要死的。
照目前我国大飞机“三剑客”的发展势头、海洋用钛必增的趋势、轻量化汽车用钛的推广,现有12万~15万吨的海绵钛产能在未来三、五年以后会在“淘米”式洗牌中将会慢慢趋于平衡,但倘若仍有新建项目上马,那必将导致仍有钛企在应“景”而去的路上落入“阱”中,尤其是低端产品企业更将深陷“阱”中。
景与“阱”是一种产业发展的辨证法,对路了,景便“景”上添花,走偏了,景便落入陷“阱”。
(关键字:钛产业 海绵钛 稀有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