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新加坡欢度国庆节的氛围又更热烈了一些。今年恰逢新加坡独立50周年,从8月7日开始,游行、音乐汇演等活动就轮番上演。直到8月9日国庆日当天,庆典活动到达了高潮,国庆巡游、阅兵仪式……当一朵朵璀璨的烟花在滨海湾上空升起时,欢乐笼罩了整个新加坡。
然而,这样的“喜气”却并没有给亚洲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新加坡来宝集团(Noble Group)带来好运。自从今年2月份被一家名为“Iceberg”的研究机构指控有财务造假、夸大利润的嫌疑之后,来宝集团的股价已下跌50%。
8月10日,来宝集团赶在新加坡国庆假日的最后一天披露了公司二季度的财务报表。同一天,来宝集团还公布了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该份报告显示来宝公司的估值方法符合会计准则及行业标准,并未发现有不当操作。
然而,这依然无法挽救来宝集团股价的颓势。仅在本周二出现短暂反弹之后,公司股价再次下跌。
在大宗商品熊市及财务漏洞丑闻的双重夹击下,这个以亚洲钢铁贸易起家,横贯能源、农业、物流、金融和金属矿产五大领域的贸易巨头,正在遭遇史上最艰难时刻。
业绩不佳
8月10日晚,来宝发布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来宝集团净利润下滑,净负债有所上升。今年第二季度,来宝集团的净利润为6260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6580万美元,下降了5个百分点。
同时,来宝的净债务增加了3.57亿美元,至43亿美元,其经营现金流是负值。经营现金流对分析师和信用评级机构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衡量指标。“这些业绩令人失望。”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说。
持续至今的大宗商品熊市是导致其业绩下降的元凶。7月份,追踪22种原材料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下跌9.5%,创2011年9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今年以来,由于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加剧和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放缓进一步抑制需求,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下跌了11%。
为了应对挑战,来宝集团计划通过裁员等方式削减成本。来宝称,“鉴于我们面对的整个行业的挑战……我们对自己的成本结构进行了彻底审议,开始实施各项成本削减计划。”
来宝称,计划在今年底之前削减16%员工,至略多于1500人,节省成本7000万美元。该公司在7月和8月裁减了187个岗位,并且关闭了新奥尔良的一家废金属企业,以及汉堡和奥斯陆的办事处。
信任危机
除了业绩不佳之外,来宝集团的财务信任危机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今年2月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研究机构Iceberg Research指控来宝利用会计手段,大幅灌水资产价值达数以十亿美元计,误导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来宝对旗下大宗商品长期业务不切实际的估值,将导致该公司最终收到的现金会比预先计入的利润低得多。据悉,来宝拥有澳大利亚上市矿业公司Yancoal 13%的股份,后者市值约9500万美元,来宝所持股份大概价值1200万美元。然而,在2014财年报告中,来宝将Yancoal股份的账面价值计入为3.2亿美元。
此外,来宝在为石油、煤炭、铁矿石和金属的买家和卖家当中间人的时候,为自己的业绩表现进行了误导性的描述。今年6月,来宝以高达65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位于蒙古一个尚未开发的煤矿约5万英亩的待开发区卖给了澳大利亚Guildford煤炭公司,而来宝去年2月份购买时仅花了376万美元。
然而,分析师和专家并不认可这一估值,并质疑这笔交易的实际性,称在全球“去煤”的大趋势下,这个煤矿的价值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翻了十几倍,根本不切实际。
至此之后,来宝股价已遭腰斩,债券也下跌。今年6月,标准普尔6月时将来宝评等展望由“稳定”降至“负向”,并称主要疑虑在于来宝对长期供应合约的估值。
若评等遭调降,来宝将跌至投资级以下,而投资级评等对于大宗商品贸易商尤为重要,因为贸易商的利润十分微薄,且极为依赖银行提供业务融资。
“大宗商品贸易商多年来饱受不透明问题之苦,就像其他企业一样,如果透明度改善,提高讯息揭露,市场对来宝的评价多少会比现在更友善。”Religare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Nirgunan Tiruchelvam指出。
寻求自救
来宝集团成立于1986年,由英国商人艾礼文(Richard Elman)创立,总部位于香港,并在1997年于新加坡上市。
目前,来宝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公司,市值28亿美元。来宝集团从事铁矿石、煤炭以及铜等工业金属的开采、航运和融资,同时在北美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自2月份爆发财务信任危机以来,来宝集团一直在寻求“自救”的机会。8月10日,来宝表示计划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但这不保证短期内将达成任何交易。
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而不是要求股东增加股本,不仅可以确保资金来源,而且还可以避免短期带来稀释效应,同时也给合作方带来了低成本进入公司的良机。
消息人士指出,发行可转换债券向市场发出了强烈信号——在不需要增加股本的时候,公司的确不会做任何稀释股权的事情。
目前,来宝的第二大股东中国投资公司被认为是潜在的合作伙伴。目前,中国投资公司拥有来宝集团9%股份。另外,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公司被认为可能是另一个选项。
而再度私有化也是来宝集团考虑的出路之一。消息人士表示,来宝已经雇佣了前花旗银行家Michael Klein,他曾在2012年促进了全球第四大综合矿业公司斯特拉塔(Xstrata)与瑞士大宗商品贸易巨头嘉能(Glencore)的合并。
“在现在这个时刻,没什么是不可能的了。”接近来宝集团的消息人士表示。
(关键字:大宗商品 来宝集团 金属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