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2日上午,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攀钢研究院、重庆大学、四川省金属学会联合承办的第三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在四川省西昌市醉太平大酒店开幕。来自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过程研究所、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等高校院所,承德钢铁公司、四川德胜钒钛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100余名专家学者研发人员共聚一堂,共同研讨钒产业发展。会议由攀钢研究院副院长胡鸿飞、重庆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雨分别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致欢迎辞。她指出,攀西地区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意义重大。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传统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如何统筹化工、冶金、材料的学科资源,创新资源--材料一体化的短流程理念,为企业发展的绿色化、智能化、高值化服务,共同促进钒产业系统的技术升级,助力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共性问题。
会议以“钒资源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主题, 10余位专家做了专题技术报告,如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彦峰教授作了题为“二氧化钒智能窗”学术报告,介绍了二氧化钒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背景、机理及其制备方法,展望了二氧化钒智能窗节能发电一体化的广阔前景。再如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郑诗礼研究员的 “钒化工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报告,攀钢研究院彭穗高工的 “钒在储能领域技术应用”报告,重庆大学李鸿乂副教授的 “钒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等。与会专家学者们就当前行业内存在的热点共性问题,在钒基础性能研究、钒提取技术、钒产品开发、钒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会议对于引导传统钒产业转变发展理念、启迪创新思路 ,推动了我国钒技术清洁高效、智能化高值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专门针对钒产业领域专业性较强、层次较高的国内专业技术交流会。主办方将不断完善与改进,搭建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化的技术桥梁,持续打造我国钒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交流平台。
(关键字:钒钛资源 钒产业 攀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