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微风中带着一丝凉意。然而在我市高新区上板城工业聚集区内,却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一台台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机器轰隆作响,一条纯进口钛合金用中间合金生产线,在德国技术人员的调试下进入试运行阶段……这里是我市重点项目之一、承德钒钛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天大钒业新厂区项目建设现场。
记者在天大钒业新厂区内看到,天大钒业钛合金用中间合金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钼铝合金生产线已完成所有安装,8月中旬时已开始试运行,目前运行良好。钒铝合金生产线基建工程于本月开工建设,计划明年9月投入试运行。
据天大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建峰介绍,“项目建设规模年产航空航天、军工、冶金中间合金5200吨,其中钒铝合金2000吨,钼铝合金2000吨,铝铌、铝钽及硅钛等中间合金1200吨,铝粒、铝豆配套产品4000吨。项目引进德国先进的两条中间合金(钒铝合金、钼铝合金)生产线及配套原料制备、合金碾磨、喷丸等设备;同时,引进德国黑光、X光高精度检测线一条;配备6台真空中频感应炉、新建中间合金小品种试验及生产车间、新建合金研发及检验检测中心等。”
望着高速运转的机器,刘建峰说道:“公司是承德钒钛基产产业链延伸加工的重点企业,通过了AS9100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拥有多项中间合金技术发明专利,综合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位列国内前三位。多年来,一直是西部超导、宝钛集团、遵义钛业等我国航空航天重点企业中间合金产品供应的最稳定可靠用户。”
与此同时,位于双滦区的另一钒钛基地重点项目——万利通集团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化项目开发建设进展较快,目前已进入优质产品销售阶段。集团公司2.3万平方米研发大厦、1309平方米钒电池展馆也已建成投入使用。 实施的500千瓦钒电池储能光伏直流充电站示范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
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技术由万利通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国家“863”计划钒电池项目组全面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说,“自主生产的3.5价电解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与清华大学合作成功研制了第二代单堆5KW、10KW的钒电池。项目的开发有利于钒产业链的延伸,可以衍生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同时,还可以配套形成钒电解液、质子膜、复合双极板、碳毡、筑塑模块等5个系统的产业集群,构筑承德乃至河北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发改委副主委、市钒钛办主任刘建海对我市钒钛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地介绍,他说:“钒钛基地项目是我市最大的产业项目,该项目建设对承德钒钛产业延伸、实现跨越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项目已启动实施一期工程,到目前,建龙一期120吨转炉提钒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已上报省发改委,近期将完成项目备案,现已着手拆迁及场平工作;承钢一期标志性工程投资50亿元的190万吨冷轧项目建设方案已上报河钢集团,近期将转呈省发改委申请备案,钒钛基地一期工程年内将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将加快我市天大钒业中间合金、金科科技氮化钒铁、万利通钒电池等下游产业加快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百舸争流千帆竞,项目建设硕果丰。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当前,我市正依托钒钛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加快推进钒钛矿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全力推进钒钛基地项目建设,承德必将迎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扬帆奋进!
(关键字:钒钛基地 中间合金 钒铝合金 氮化钒铁 钒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