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酵的泛亚兑付危机事件日前终于获得了昆明市政府首度官方回应,敦促泛亚清理整顿,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依据泛亚应对危机的计划,将于明日举行会议讨论债务重组方案,未来泛亚命运如何还不得而知。事实上,在交易所市场,泛亚危机并非个例,恰好折射出交易所市场的泛滥。
9月25日,昆明信息港刊发了昆明市人民政府通报,通报称,自泛亚投资人提出维权诉求以来,昆明市政府对投资人反映的情况正在认真核实,相关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
据了解,云南省已成立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昆明市督促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切实履行市场主体责任,及时收集投资人反映的情况和诉求,并表示,昆明市政府将按照清理整顿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依法依规做好相关工作,依法依规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这一事关22万投资者430亿元资金的兑付危机,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完全在意料之中。
作为一家稀有金属交易所,泛亚自2011年开盘以来的投资热浪令市场震惊。泛亚曾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然而仅仅四年之后资金链便断裂,泛亚兑付危机事件也由此产生。
有分析人士指出,泛亚事件正好反映出目前交易所市场的混乱,近年来诸如泛亚兑付危机这样的事件频频上演。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08年至今,已经至少出现了7次涉及金额较大、投资者较多的兑付危机事件。
比如2008年的华夏现货老板跑路事件,据悉,2008年7月10日,北京市裕民路北环中心内的华夏商品现货交易所有限公司遭400多名客户围堵。事发前一天,传出该公司总裁及法人代表郭远峰携妻女卷款1.7亿元出逃至美国的消息。2009年山东沂蒙山农产品期货市场多起恶意砸盘事件、2014年青岛鲁银成员单位老板跑路事件、恒泰大通交易突然停止,高层疑似跑路事件等等。
对于交易所乱象频频,光大期货高级研究员王红英表示,这需要从作为市场主体的交易所、投资者以及监管当局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作为从政府、交易所、投资者三者角度来看,出发点都是好的,交易所在有监管的市场当中,合法合规地募集投资者的资金进行市场运转,投资者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这是顺应商业逻辑的。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市场的监管趋于放松,如像泛亚交易所这样的市场主体逐渐出现了高息揽储行为,去进行内部的资金运作,而投资者方面由于没有很好的专业投资知识和辨别能力,没有意识到高投资回报率和高风险并存的客观存在,逐渐被短时间的高回报率诱惑住而没有及时把持住。
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要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投资者交易,当前我国大多数人的投资交易做得还不是很好,对于很多投资品种的投资风险与回报都处于盲区,意识不到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监管层方面应加强立法和监管,在立法方面,一定要将诸如泛亚交易所的公司性质界定清楚,不能出现事前监管立法不到位、事后出现责任又相互推诿的行为。
(关键字:泛亚 兑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