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钢铁业寒冬刚刚开始?</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5-12-16 9:07:39</span>来源:<span>北京青年报</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class="bdsharebuttonbox"> <a class="bds_more" data-cmd="more">分享到:</a> <a title="分享到QQ空间" class="bds_qzone" href="#" data-cmd="qzone"></a> <a title="分享到新浪微博" class="bds_tsina" href="#" data-cmd="tsina"></a> <a title="分享到腾讯微博" class="bds_tqq" href="#" data-cmd="tqq"></a> <a title="分享到微信" class="bds_weixin" href="#" data-cmd="weixin"></a> <a title="分享到人人网" class="bds_renren" href="#" data-cmd="renren"></a></div> </div> <script>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0","bdSize":"16"},"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继日照钢铁、包钢近两个月相继传出裁员传闻之后,本周媒体又报道了武钢可能裁员超万人的消息。前天晚间武钢对此作出澄清,称目前并没有“裁员”,媒体所报道的“内退”、“临时歇工”等措施并没有改变职工的劳动关系和薪资关系。</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日照钢铁 包钢 武钢 裁员</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继<b>日照钢铁</b>、<b>包钢</b>近两个月相继传出<b>裁员</b>传闻之后,本周媒体又报道了<b>武钢</b>可能裁员超万人的消息。前天晚间武钢对此作出澄清,称目前并没有“裁员”,媒体所报道的“内退”、“临时歇工”等措施并没有改变职工的劳动关系和薪资关系。但武钢承认目前行业的严峻形势影响了企业效益,职工收入也随企业效益变化出现浮动,“没有完成工作目标的将被最高扣除20%的绩效”。</p> <p><strong>武钢:“减员”与“裁员”有本质区别</strong></p> <p>武钢前天夜间在公司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幸福武钢”上发布声明,其中称目前并没有“裁员”,媒体所报道的“内退”、“临时歇工”等措施并没有改变职工的劳动关系和薪资关系。据悉,武钢股份的薪酬采用“基薪(岗薪)+绩效”模式,其中,绩效部分随企业效益波动而作相应浮动。由于国家对中央企业有“工效联动”的要求,因此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变化同步浮动也在情理之中。</p> <p>对于所谓的“全员减薪20%”,则是因为武钢集团近两年一直对全体员工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没有完成工作目标的将被最高扣除20%的绩效。同时,武钢集团外宣办也表示,本次媒体报道的是武钢集团下属直管控股子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这份《武钢股份各单位减员优化目标》并没有报道中的“裁员”二字,文中所提到的“减员”与“裁员”有本质区别,目前“内退”、“临时歇工”的员工劳动关系还在武钢,并且武钢仍继续支付部分薪资和五险一金。</p> <p><strong>钢铁工业进入“寒冬”已是不争事实</strong></p> <p>其实,类似武钢这样的传言加澄清的模式并非首次,11月28日,一篇名为《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发公开信宣布减产减员》的文章开始在网上传播,信中涉及日照钢铁计划裁员。不过日照钢铁随后就在官网紧急辟谣澄清,称公司完全不存在减产减员问题。本月初,一则“包钢集团董事长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称“包钢集团将减产减员”。随后,包钢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所谓公开信是假的,“减产减员”纯属网络谣传。尽管如此,但中国钢铁行业“黄金10年”已经结束,当前中国钢铁工业进入“寒冬”已是不争的事实。“钢铁消费下降导致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从而引发恶性竞争、价格下跌,最终导致行业亏损严重。”来自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粗钢产量为6.75亿吨,同比仅下降了2.2%,目前有效产能约10亿吨。同期,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386.38亿元,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在国内10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48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47.5%,平均销售利润率-1.5%。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粗钢产量约为8.06亿吨,同比下降2%,这将是1981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的首次负增长。</p> <p>钢铁产量饱和后减产时代已来临</p> <p>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此前表示,今年中国钢材需求量为6.68亿吨,同比下降4.8%,粗钢产量8.06亿吨,同比下降2.1%。未来无论钢材需求量还是粗钢产量都将持续下降,中国钢铁业将进入“减量发展”阶段。</p> <p>原鞍钢经济研究所专职研究员马忠普认为,今年全国粗钢产量多年来首次减产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目前钢铁产量饱和后减产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次国家采取的是让市场倒逼起作用,因此钢铁破产企业也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一些资金链断裂的僵尸企业会退出市场。高盛在12月6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从2016年起将出现更多钢铁产能关闭的情况。而这场钢铁业寒冬可能不会短期度过,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16年中国钢材需求量为6.48亿吨,同比再降3%;粗钢产量将为7.81亿吨,同比降3.1%。而未来15年内,这一状况会持续,预计2030年中国钢材需求下滑至不超过5亿吨。“显然,钢铁行业已经到了该考虑如何准备长期过冬的时候!”一位钢铁企业人士这样说。</p> <p>(关键字:日照钢铁 包钢 武钢 裁员)</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0768)</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