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分化格局仍将延续

2016-5-23 9:22:18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大宗商品市场担忧的一大定时炸弹是美联储加息,尽管今年前几个月美联储“放了鸽子”,但并不排除年内加息两次的可能性,目前美元指数已经从阶段性底部回升。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美元指数收报95.250点,5月以来累计上涨2.42%。

美联储公布4月26日-27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委员都认为,如果经济形势允许,6月加息“有可能”,即委员们希望保留6月加息的可能性。

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美元潜在升值的压力,过于强硬的措辞可能会导致美元大幅飙升,并挫伤经济,从而也破坏美联储的加息依据。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最近FOMC会议看起来似乎在来回摆动的原因,就像去年9月那样意外鸽派,而10月却又格外强硬。

“因为大宗商品与美元指数负相关关系;特别是今早公布的美联储4月份议息声明,透露出6月份潜在加息信息,美元指数近期持续震荡偏强。”姜兴春表示,未来一个月左右仍是震荡上涨格局,对需求复苏有限的大宗商品形成压力,整体经历第一季度大幅上涨和第二季度初的冲高回落以后,中短期以弱势震荡为主,相对农产品偏强,工业品、有色、贵金属均以震荡调整为主。

对于原油及铜等大宗商品市场的分化,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认为,主要是和供需基本面和大环境下资产配置需求不同导致的。其中可以关注到的是,原油出现强势反弹,而农产品中部分品种表现不熟,如豆粕和棉花等,有色金属则表现相对逊色。主要原因是原油和部分农产品要么是反映通胀的先行指标,要么是可以对冲通胀的投资标的。对于原油市场,原油价格反弹之后,美国页岩油产品可能复产的可能,需求不大可能大幅回暖,主要是供应变动可能是动态的。

程小勇指出,大宗商品存在供应过剩和高库存的品种应该还算占大多数,但是部分品种因减产或供给侧改革这些过剩压力已经出现明显的缓和,价格之所以没有反弹主要是需求同样疲软,没有起色。因此,美联储一旦加息的话,那么会进一步削弱潜在对冲通胀的投资需求,因此美元指数在近期再度回升对大宗商品的利空是很明显的。但考虑到当前美国经济指标好坏参半,6月份加息的不确定性犹存,因此强势美元兑大宗商品的影响也会是变动的。

(关键字:大宗商品 美联储加息)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