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从西昌钢钒财务部传出让所有西昌钢钒人为之振奋的消息:该公司5月份实现单月盈利,是自2011年12月投产以来首次单月盈利。
据悉,西昌钢钒自2011年12月建成投产就面临严酷的市场“寒冬”和行业性亏损。同时,内部产能规模无法释放,产量低、成本高,品种、质量竞争力不足;新建项目本身设备折旧及财务费用也较行业高出许多,亏损的“帽子”就像一团挥之不去的雾霾,常年紧扣在西昌钢钒人的头上。
“抓住市场机遇,科学组织生产,严控各项费用支出,争取各级政策支持,确保5月份实现持平不亏,力争扭亏为盈,把亏损的‘帽子’甩到安宁河里去……”这是该公司负责人在4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上向全体职工发出的集结令。为此,该公司下达了各工序、各环节分解指标责任状,每周进行跟踪落实。
5月份,该公司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唐复平4月份到西昌钢钒的调研指示精神,打破旧观念,树立新思维,全力推进“提效率、强质量、降成本、调品种”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提高效率,该公司严格按照“均衡、稳定、经济、高效”的生产组织原则,做好供产运销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生产组织效率,促进产量规模快速提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持续优化。5月份完成生铁产量38.57万吨、转炉钢35.72万吨;吨钢综合能耗首次“破六进五”降至594.98kgce/t,高炉综合焦比降至520.72kg/t,全流程钒收率进一步提高,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环比优化7.62 kgce/t、3.17 kg/t和0.15%。
坚持市场倒逼工序成本和财务目标值管理,该公司以2016年初吨钢成本为基准,到2016年12月份实现成本降低300元、到2017年9月份实现成本降低400元为目标,制定了《西昌钢钒系统量化降低吨钢成本300至400元实施方案》。5月份,各工序均完成方案下达的进度目标。同时,将优秀民企作为对标单位,从工序成本、技经指标、能源动力、设备保障、经营成本等方面深化全员、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的对标挖潜,并定期安排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到先进企业进行交流,促进公司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力争今年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70 kgce/t,生产环节吨钢物流成本降至80元以下。
该公司在加强市场开拓的同时,通过严格工艺纪律检查,强化过程控制,狠抓设备初始化、精细化管理,使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工序降级改判率等质量指标大幅优化。
(关键字:西昌钢钒 吨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