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钨市场大起大落 企业惜售观望心态增强

2016-7-12 14:18:30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杨宇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转瞬间,上半年已经过去,如同其他钢铁、有色金属等多数大宗商品原材料一样,自去年年末价格跌至冰点之后,进入2016年,市场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行情。

去年11月初,国内钨市场全面降至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整个行业面临前所有的严峻考验。随后在主要龙头钨企挺价、减产、限销以及国储局展开收储等多方面因素的利好推动下,钨价迎来了久违的触底反弹。虽然在12月末小幅回调,但在钨协及龙头钨企维护行业稳定、国储局接连两度收储、行业各方一致惜售盼涨的影响下,钨市场最终仍重回上行通道。并且从4月初开始,钨市场更是出现加速拉涨,各产品价格不断走高。至5月中旬,钨市场冲高回落,价格一泻千里,下跌的速度与上涨的速度可谓是不相上下,加之钨市淡季即将到来,行业信心更加缺乏,抛货现象日趋凸显,即使6月初钨协主席团会议再度发声挺价惜售,亦未能像往常那样“力挽狂澜”。

据了解,目前65%钨精矿主流报价已经下调至6-6.4万/标吨,50-55%钨精矿主流报价下调至5.7-6万/标吨;APT主流报价下调至9.5-9.7万/吨;中颗粒钨粉末主流报价下调至160-164元/公斤,碳化钨粉主流报价下调至157-161元/公斤。通过下表可以看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钨市场便一落千丈,当前的价格与5月中旬的高点相比跌幅惊人,甚至重返去年12月末的水平(见下表)。

而此番钨市场之所以大幅回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前期上涨过快,各产品价格尤其是下游产品价格存在虚高,涨势过快直接导致终端厂家难以承受,毕竟钨制品和硬质合金价格并未有明显的跟进,因此一旦当价格到达顶点之后,便会因后继无力而迅速下滑。

二是市场回调后,对于价格何时触底,业界各方缺乏统一的共识,因此上下游询盘采购谨慎,观望心态导致成交困难,最后竞相降价成为出货最有效的手段。

三是高点与低点的巨大落差,意味着无论是贸易商还是生产厂家,只要在合适的时刻抄底成功,即使价格转入下行通道,只要出货也是获利丰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出货不会去考虑矿山钨精矿的成本是多少,也不会去考虑APT及钨粉末的成本是多少,它首先考虑的是入手的成本是多少,这就使得低价抛货的层出不穷。

四是当前钨市场确实处于淡季,国外需求低迷,国内也比较疲软,本身价格就处于下降阶段,需求减少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些现金流紧张的厂商难免会被迫低价出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钨价现在仍未止跌,部分产品价格还在下滑,但随着需求量的萎缩,钨企也不急于在此时“廉价清仓”,预计后期行情仍将弱势盘整,但惜售观望心态将会同步增强。

(关键字:钨 钨精矿 APT 钨粉 碳化钨)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