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中旬钨市场冲高回落之后,价格便始终跌跌不休,而在进入7月之后,由于矿山挺价惜售以及下游各方维稳心理,行情逐渐止跌,并再度开启年内第二次急速反弹态势。
产品名称 | 规格 | 均价涨跌 | 6月30日 | 7月29日 | 单位 |
黑钨 | GB-1 | ↑0.65 | 6.5-6.7 | 7.1-7.4 | 万/标吨 |
白钨 | GB-1 | ↑0.65 | 6.4-6.6 | 7-7.3 | 万/标吨 |
钨矿 | 50-55% | ↑0.65 | 6.1-6.3 | 6.7-7 | 万/标吨 |
APT | GB-1 | ↑0.85 | 10.1-10.3 | 10.8-11.3 | 万/吨 |
钨粉 | 中颗粒 | ↑1.5 | 170-173 | 171-175 | 元/公斤 |
碳化钨 | 中颗粒 | ↑1.5 | 167-170 | 168-172 | 元/公斤 |
钨铁 | FeW80 | ↑0.3 | 11.7-12.1 | 12-12.4 | 万/基吨 |
钨铁 | FeW70 | ↑0.3 | 11.4-11.8 | 11.7-12.1 | 万/基吨 |
钨酸钠 | ≥96% | ↑0.35 | 8.2-8.4 | 8.5-8.8 | 万元/吨 |
钨精矿:
7月钨精矿市场愈发坚挺,特别是在月初标矿价格跌至接近6万/吨的水平时,持矿商明确拒绝出货,下游冶炼厂家及贸易商也有意抄底拿货。在此局面下,钨精矿价格一路走高,涨势丝毫未有停歇,甚至是愈演愈烈。至月末,65%钨精矿主流报价已经从本月低点时的6-6.4万/标吨上调至7-7.4万/标吨,50-55%钨精矿主流报价则从低点时的5.7-6万/标吨上调至6.7-7万/标吨。即便如此,矿山出货意向依然偏弱,中间加工贸易商大多也都继续持货推涨,致使下游冶炼厂家拿货困难,生产开工受到较大影响。
APT:
7月APT市场涨势十分强劲,与钨精矿可谓是齐头并进。至月末,APT价格重回11万/吨的水平,厂商主流报价从本月初低点时的9.5-9.7万/吨上调至10.8-11.3万/吨,下游买方11万/吨以下采购难度加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原料钨精矿价格不断上扬,APT生产成本显著增加;二是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西,赣州、九江以及宜春高安等地不少中小型钨化工生产厂家因环保不达标,陆续停产;三是原料紧缺,就连正常开工的APT厂家也不得不降低产能。因此APT货源紧张,厂商盼涨气氛浓厚。与此同时,在国内钨市的利好带动下,处于夏休状态的欧洲钨市也迎来回升走势,APT价格从本月中旬时的低点美元/吨度上调至月末的美元/吨度。
钨粉末:
7月钨粉末市场有所上升,但由于终端需求未有明显释放,所以企业涨价比较被动,两头受压情况愈发突出。至月末,中颗粒钨粉末主流报价从本月初的低点160-164元/公斤上调至171-175元/公斤,碳化钨粉主流报价从本月初的低点157-161元/公斤上调至168-172元/公斤。目前硬质合金及钨制品厂家自身产品订单一般,对原料钨粉末消耗相对有限,面对其价格的抬高,或仍是按需采购,或是在此基础之上适度增加采购,但考虑到后期的不确定性,大量囤货备货的还是少数。而钨粉末企业表现普遍谨慎,价格稳步调整。
钨铁:
7月钨铁市场同样触底上行,原料钨精矿持续拉涨,厂家报价随之上调。不过钢厂需求却一直疲软,钨铁价格涨势略显缓慢。至月末,70钨铁主流报价由本月低点时的11.1-11.5万/基吨上调至11.7-12.1万/基吨,80钨铁主流报价由本月低点时的11.4-11.8万/基吨上调至12-12.4万/基吨。而国内钨铁接连上涨,出口报价水涨船高,欧洲钨铁市场也跟进向好。至月末,鹿特丹钨铁不含税价格从本月中旬时的低点24-25美元/千克钨上调至25.8-26.5美元/千克钨。
综上所示,当前国内钨市场涨势如虹,上下游各方信心尚未有任何减弱,各产品价格有望突破前期5月份时的最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的过快拉涨也使得行业运行风险增加,尤其是这一波的回升主要是原料端在推动,需求端则是乏善可陈。以目前情况看,预计后期钨市仍将上涨,但由于支撑力度缺乏,当价格达到一定的高度,市场获利回吐随时可能出现,所以不能过于乐观,仍需密切关注行情动态。
(关键字:APT 钨矿 钨粉 碳化钨 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