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持稳PPI降幅继续缩窄 多国或加入宽松阵营

2016-8-10 9:06:28来源:广州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继上周五强劲的非农就业报告后,昨日公布的LMCI指数进一步凸显美国经济的强势表现。受美元强势复苏影响,国际金价遭到打压。

分析预计,下半年美国经济继续回暖、新兴市场企稳,但英国脱欧公投后欧洲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攀升,多国或加入“宽松阵营”。

不过,昨日数据显示,中国7月CPI同比上涨1.8%,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0.9个百分点。经济学家认为,由于CPI持稳且PPI开始改善,短期难看到货币宽松,但稳增长政策仍需发力。

广州日报讯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8%,连续第2个月处于“1时代”。7月PPI同比连续第53个月下降,但降幅继续收窄0.9个百分点。经济学家认为,由于CPI持稳且PPI开始改善,短期难看到货币宽松。

强降雨致部分地区菜价涨

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1%,涨幅比上月回落14.0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服务、居住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3%、2.3%、1.6%,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81个百分点。

7月份CPI环比上涨0.2%。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7月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北等部分地区出现汛情,强降雨对鲜菜的生产和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致使部分地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安徽、湖北、河北、北京鲜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16.2%、14.3%、13.3%和12.8%。二是暑期因素导致部分飞机票和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1%和6.5%,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1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连续上涨三个月后转为下降2.1%,鲜果和蛋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9%和1.5%,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10个百分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CPI同比较上个月下降,主因去年7月CPI环比高基数,不代表CPI将趋势性下降。2015年7月CPI为2012年以来最高值,明显超越季节性。由于CPI同比等于最近12个月CPI环比连乘,去年7月CPI环比高基数会导致今年8月CPI同比下降。同样由于基数原因,9月CPI将重新回到2%之上。

PPI环比由降转升

7月份,全国PPI环比由降转升,由上月下降0.2%转为本月上涨0.2%,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来环比价格为正的总的态势。

余秋梅认为,部分工业行业价格由降转升,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本月分别上涨2.5%、0.4%和0.2%;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纺织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0.6%,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9和0.5个百分点;此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继续上涨。

7月份,PPI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5.9%、9.2%和4.7%,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0.9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53%左右。

麦格理集团中国策略主管Erwin Sanft指出,中国7月PPI是个“巨大的、利好的意外”。在连跌三年后,中国PPI料于12月开始转为上涨。PPI的好转源于去产能预期的加强。 方正证券(7.270, -0.01, -0.14%) 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受供给侧去产能影响,PPI环比同比皆好转,利于企业盈利改善。

各国经济及货币、财政政策预期

美国“赛非农”又送重磅利好美元获提振

美联储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就业市场状况指数(LMCI)为1.0,上月为-1.9。该指数基于19个劳动力市场指标,其中失业率和私营部门就业状况权重较大,还包括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和薪资指标。由于该指数可以直接反映出美国当前的就业状况,同时它还有一个“赛非农”的称号。过去六个月,美联储这项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数的平均变动每月都为负值。与之相似,这一时期内的总体非农就业人数增幅也在减缓,从去年第四季度的28.2万,到今年第一季度降至19.6万,到第二季度进一步减缓至15.3万。结合最近两月强劲的非农数据,美国就业市场状况进一步好转得到更强有力的证实。

受此消息影响,昨日美元指数得到提振,报96.29附近,美元兑日元上涨0.62%。

中国PPI改善中国央行降息预期降低

澳新银行经济学家David Qu和Louis Lam认为,由于CPI持稳且PPI开始改善,中国央行料不会降息。他们并不认为随着贷款利率管制及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取消,中国央行需调降基准利率。

汇丰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CPI同比上涨1.8%符合预期。尽管如此,经济下行压力仍旧显著,稳增长政策还应持续发力。

其他国家新西兰联储或接棒“放宽”货币

除了美联储,其他主要央行几乎都处于宽松模式,新西兰联储(RBNZ)可能成为下一个放宽政策的主要央行,预计将会在周四降息25个基点,至2.0%。

英国央行在上周四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宣布将基准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0.25%,此举符合市场主流预期,同时也是英国2009年以来的首次降息。与此同时,英国央行决定将资产采购(QE)规模增加600亿英镑,至4350亿英镑,此举出乎市场预期,此前多数观点预测英央行将维持QE规模不变。

英国央行官员昨日也指出,如果英国经济下滑情况恶化,那么有可能需要出台更多量化宽松措施,英镑似乎正在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事实上,从今年年初至今英镑兑人民币贬值了近10%,近两个月来更是贬值7.88%。

金融市场表现

人民币

克服“脱欧”影响 在岸、离岸均企稳

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594,上调21个基点。

瑞银证券分析师汪涛指出,过去12个月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7.3%左右,考虑到未来美元可能进一步升值,人民币在6.6~6.7以上仍然存在贬值空间,但汇率更可能出现双向波动,这主要取决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走势。未来还有一些关键的政策时点可能会导致人民币中间价定价和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波动:9月初的G20会议、10月初人民币正式加入SDR、11月初美国大选,以及12月美联储可能的加息。预计央行会继续保持相机抉择的汇率政策,在维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定的同时顾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然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在四季度加剧,但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不会超过6.8。

渣打银行指出,美元兑在岸或离岸人民币均克服了“脱欧”所带来的影响,前者在6.70以下水平站稳,在岸及离岸差价也保持在较窄水平。市场对每日中间价以一篮子货币作为参考的形成机制有更深认识。尽管资本流出的压力仍在,但外资流入在岸债市在6月份达到476.8亿元人民币,是有纪录以来第二高。外资与在岸市场的连接渠道日趋增加,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稳定性的提升同时在在岸及离岸人民币价差越趋收窄中体现,差价由7月时的接近200点子收窄至目前少于100点子。若美元兑人民币维持在6.70以下及美元转弱,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在短期或有空间下跌。不过只要美元兑人民币能保持在6.70以下,市场应对此不以为然。除非美元大幅上升,其认为美元兑人民币可望保持在6.70以下,维持美元兑人民币今年年底在6.67的预测。

人民币

美元走强 黄金短线仍存回落风险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连续第二个月远超预期,美元迅速走高,黄金因此承压,当日跌幅接近2%。进入本周后金价走势维持低迷,至周二午盘时报于1330美元/盎司附近。上海金价周二收盘则报289.00元/克。


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消退系金价今年以来首要的上涨因素,今年黄金已上涨近26%。上周五的非农数据则重新点燃了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目前来看美联储年内加息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一是美国大选在即,其次其他经济指标特别是通胀率仍未达到预期目标。本周随后消息面较为清淡,市场可能继续消化上周五非农数据所带来的影响。

机构方面,截至周一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持仓量较上一个交易日减少6.54吨至973.80吨。

技术上,在上周五录得大阴线后,金价周一收成小十字星,暗示此前跌势有所缓和。目前金价已下破5月底以来的上行通道且位于20日均线下方,短线压力明显,后市需要留意1310美元/盎司附近的支撑力度,如被有效下破后市可能跌回1300美元/盎司以下。MACD指标及KDJ指标目前偏空,短线需要留意金价继续回落的风险。操作上,金价大幅回落为投资者提供了入场的机会,可逢低轻仓买入。

(关键字:CPI PPI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