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地 钢铁、有色等四大行业迎“升”机

2016-8-10 8:55:10来源:证券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编者按:近日,我国今年上半年去产能成绩单相继亮相。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7%、38%。与此同时,8月4日,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纳入统计的99家大中型钢企会员实现利润总额125.87亿元,同比大增4.27倍。对此,分析人士认为,2016年是国企改革深化年,也是清理过剩产能之年,供给侧改革将引发周期股反弹。下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速钢铁、煤炭、有色和建筑材料等四大产能过剩行业“瘦身”,未来相关企业重大资产重组机会大增,有望迎来投资良机。今日本版特对上述四大行业及其龙头公司进行分析梳理,以供投资者参考。

钢铁  供给侧改革进程将加快

钢铁行业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而随着去产能成果初现、基建项目发力,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景气度出现回暖迹象。

具体来看,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指数报告显示,7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重回扩张区间,环比回升5.1个百分点至50.2%,行业景气度回升明显。此外,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河北省钢铁行业PMI指数环比上升8.8个百分点至50.00%。从上述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随着近期钢价的持续上涨,加之成本依然偏低,钢厂二季度盈利总体保持在不错的水平。

商品价格方面,从期指上看,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螺纹钢主力合约累计上涨42.26%,最新收盘价为2538元/吨,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该合约表现出众,自6月份以来累计涨幅高达28.31%,显示出市场对于钢铁业即将来临的销售旺季的看好。

政策面上,7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上半年钢铁、煤炭领域去产能情况汇报,认为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地方主责、企业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有效推动去产能。

8月4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强调,要加紧推进去产能各项工作,确保完成2016年目标任务。各地要把责任层层细化分解到具体的企业、项目和负责人,确保每项工作、每个时间节点都有人负责、有人督查。同时,会议明确,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各地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再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三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坚决防止产能“边减边增”。

此外,会议还通报了目前中国钢铁和煤炭去产能进展情况。其中,钢铁方面,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7月份全国28个产钢地区和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压减炼钢产能2126万吨,占全年任务量的47%。其中,包括浙江等在内的4个省份已经完成全年任务;包括河北、辽宁等在内的8个省份工作进度在10%-35%之间;超过10个省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尚未实质性启动。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伴随着下半年更大的去产能压力,钢材市场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为钢价反弹提供强大支撑。

市场表现方面,据统计显示,7月份以来,两市30只可交易钢铁股中,有22只个股股价实现上涨,占比73.33%。其中,方大特钢(22.24%)、三钢闽光(13.74%)、杭钢股份(13.00%)、太钢不锈(10.44%)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过10%,此外,物产中拓、大冶特钢、首钢股份、鞍钢股份、马钢股份、河钢股份、南钢股份、新兴铸管、沙钢股份等个股也有不错表现。

业绩方面,截至昨日,共有4家钢铁公司已披露今年中报,其中,南钢股份业绩实现翻番,沙钢股份、安阳钢铁本报告期均实现同比扭亏。

投资策略上,广发证券表示,“需求侧托底稳增长、供给侧深化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两大重点工作,坚定看好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盈利水平或是推动钢铁行业去产能的突破口,在下半年盈利无法持续改善的前提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或将加速落地,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出清”;改革和转型过程中,特钢将在军工、核电、航天航空、汽车、高铁等领域承担重任,能源结构升级将倒逼油气管网加速建设,可关注特钢和钢管领域的投资机会。维持钢铁板块“买入”评级,重点推荐低估值龙头、有转型预期、有土地资源和业绩增长明确的公司,重视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主题性投资机会。8月份重点推荐:玉龙股份、首钢股份、河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  

有色 铝锌两品种被机构看好

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以及稳增长双重任务下,今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中的铝、铜等工业金属基本面出现明显好转。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在12个工业行业中位居第二。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512万吨,同比增长0.1%,增幅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铜、铝、铅、锌产量分别为403万吨、1532万吨、197万吨、3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1.9%、2.8%、-0.9%。

而从商品期指上看,上述工业金属合约价格也出现了显著反弹,具体来看,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锌主力合约累计上涨29.97%,最新收盘价为17435元/吨;沪铝主力合约累计涨幅为12.94%,最新收盘价为12220元/吨;沪铅主力合约年内累计上涨5.88%,最新收盘价为13945元/吨;沪铜主力合约累计上涨2.65%,最新收盘价为37620元/吨。

期货合约价格的反弹显示行业供需关系正逐步改善,不过机构也普遍认为,行业供给侧改革依然任重道远,其中,东北证券表示,虽然有色金属行业出现了可喜的改善,但长远来看,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仍然低迷,行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整个工业在调结构和转型升级方面任务依然较重。

政策面上,今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争取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等具体目标,并明确了严控新增产能、积极推动低效产能退出、扩大市场应用等多方面去产能重点任务。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有色金属行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指导意见》的印发显示了管理层对于行业改革的重视,将指导、促进有色金属行业整体的转型与升级。

从相关个股的市场表现来看,7月份以来,在40只可交易的铜、铝、铅、锌等工业金属类个股中,有29只个股股价均实现上涨,占比超七成。其中,兴业矿业(48.80%)、金贵银业(42.37%)、西部矿业(27.49%)、豫光金铅(20.96%)、建新矿业(18.31%)、天山纺织(17.64%)、盛达矿业(14.99%)、中色股份(14.84%)、明泰铝业(12.44%)、华钰矿业(11.06%)、驰宏锌锗(10.13%)等11只个股7月份以来累计涨幅均在10%以上。

投资策略上,东兴证券建议关注顶层设计中供给侧改革重点部署的工业金属板块,看好其中基本面较好的铝、锌品种。在政策的引导下,减产效应、库存及出口税率降低以及电解铝下游需求的逐步回暖和铝生产成本的支撑,这些因素共振将支撑铝价趋势向好;今年全球锌矿产量下降,进口锌精矿加工费也呈下降走势,显示锌精矿供应仍偏紧,锌库存走势也有下降趋势,同时锌下游主要消费领域也逐渐回暖,预计2016年下半年锌价仍有上升空间。个股方面,受益于铝、锌价格上涨,弹性较大的标的为云铝股份、中孚实业、西藏珠峰。

此外,对于行业整体投资机会,该券商还建议把握有业绩确定性的子板块,看好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趋势,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核心材料碳酸锂供应格局仍维持偏紧局面,今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大概率仍将维持高位,因此产业链上游锂资源板块仍是需要关注的热点。  

(关键字:供给侧改革 钢铁 有色 产能过剩)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