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大宗商品价格对新兴市场很重要,这一点不应该出乎意料。然而,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的新研究揭示了它们究竟有多重要,尽管一些大型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和印度)是大宗商品净进口国。
“从2014年中期起,大宗商品价格戏剧性下降……成为导致惠誉在2015年下调13个新兴市场主权评级、2016年迄今已创下18个的新纪录的最重要因素,”这家美国评级机构的欧洲、中东和非洲主权业务负责人埃德·帕克(Ed Parker)表示。
鉴于大宗商品价格(按标普高盛大宗商品指数(S&P Goldman Sachs Commodity index)衡量)已自1月中旬的低点回升38%,这项分析似乎表明,新兴市场的未来将更加光明,即使情况在好转之前可能变得更糟。
惠誉的分析似乎表明,自2014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已导致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条件(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率)下降20%。
惠誉的分析似乎表明,自2014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已导致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条件(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率)下降20%。
帕克表示,这种条件恶化导致“实际收入被转移到世界其他地方”,通常还带来经济增长以及经常账户和预算平衡减弱。
“起点较弱的国家(即没有财政和经常账户盈余、低债务水平和累积资产作为缓冲的国家)可能不得不削减支出以减少双赤字,加剧贸易条件(逆转)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帕克表示。
总体而言,惠誉发现其评级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条件在2014年和2015年下降了19%,今年迄今进一步下降1%。
中东、非洲和拉美国家与俄罗斯出现了最大的恶化,而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
这些动态与惠誉的评级模型高度相关。新兴市场贸易条件的上升和下降呼应了这家评级机构主权信用指数的变化,该指数衡量新兴市场的平均评级。
鉴于大宗商品价格自今年1月以来上涨,这似乎表明,由于这些衡量标准之间的相关性,大宗商品出口国贸易条件随之出现的改善,也应该带来更强劲的经济增长和主权评级。但帕克预计在近期内会有更多坏消息。
“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全面影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反映到信用指标上,因为各国起初都会利用储备金和融资选项,还有就是经济中的滞后和非正式缓冲等因素,”他说。
然而,帕克补充说,新兴市场的前景应该开始出现起色。
“如果大宗商品价格缓慢恢复,它应该开始带来更强劲的经济表现。贸易条件与新兴市场主权评级之间的强有力历史关系似乎表明,届时前景应该开始明朗,”他最后总结说。
(关键字:大宗商品 新兴市场 主权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