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10月,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疯狂表现令人咋舌。截至10月底,下半年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已连收四阳,无论上涨持续时长和累计涨幅,均已全面超越上半年2-4月的行情。对此,分析师刘心田认为,下半年的市场牛市出乎意料。如若说上半年的行情有触底反弹的成分,则下半年的牛市是货真价实的“红牛”。“商品市场暴涨滋生泡沫,无序、过度的上涨对经济弊大于利,预计11月商品市场受10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减泡沫信号影响,流动性会减弱,市场或会进入"速冻",黑色系的大幅回调不可避免。”
大宗商品行情创五年之最
数据显示,10月31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收官773点,较月初747点上涨26点,涨幅为3.48%,较9月份明显扩大。同比2015年,BPI上涨12%(2015年10月30日BPI为690点),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BPI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同比上涨情况。10月份收官的773点也创出近16个月以来的新高。值得关注的是,截至10月31日,BPI与2015年5月下旬指数相当,与2014年12月指数较为接近。按照目前的态势,BPI有望在11月中下旬升至2014年同期水平(800点)。
分析人士表示,结合上半年的市场来看,下半年这波上涨行情的持续时间和涨幅已经远超上半年2-4月的上涨行情,大宗商品市场这个“银十”变成了价值更高的“钻十”。
从具体品种看,10月份的市场仍是黑色系领涨,炼焦煤、焦炭、动力煤等涨势丝毫不减,炼焦煤以27.97%的涨幅强势上榜,高居榜首,价格一度飙回到2013年9月份水平。在焦煤板块带动下,铁矿石10月份也再度发力,冷轧板、热轧卷、螺纹钢等各类板材涨幅均在3%以上。煤焦钢继8月份集体飙涨后10月再迎全面爆发。
分析师范艳霞指出,10月市场之所以如此疯狂原因有几点:一是原油在10月份再度冲破50美元关口,虽下半月呈现回落,但8、9月份积累的底子还在,有原油托底,大宗商品市场似乎更加有底气;二是部分品种以点带面带来的影响,从煤焦到钢铁然后到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煤焦类商品近三个月的暴涨彻底引爆了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三是“从众心理”,期货市场火爆收涨,不光是商品跟风,市场心态也开始跟风,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本来涨的商品涨势更凶,不涨的商品也跟着炒作上涨,焦炭、动力煤的上涨基本上开始进入“无序状态”,甚至连菜籽油都拿出来炒作一下。
部分农产品现货价格暴涨
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暴涨似乎正向现货市场蔓延。以农产品板块为例,时隔6年之后,“蒜你狠”卷土重来。国家发改委10月31日公布的全国小农产品价格情况显示,10月份大蒜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7.24元/斤和7.89元/斤,环比上涨6.16%和4.64%,同比上涨90%和67.9%。
分析师崔晓娜指出,供应量减少是导致今年蒜价上涨的根本原因。2015年11月,山东、河北产地的大蒜遭受冻害影响较为严重,因此,今年上市期,全国大蒜总产量较去年相比减少20%左右。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大蒜目前出现的大幅波动已经超过正常波动范围,除了天气、产地导致供需不平衡的因素外,更大程度上是投机资金进行的炒作,“反映出涌入农产品领域的投机资金非常多。”
刘心田指出,目前商品市场的连续暴涨已滋生了泡沫,四季度的市场将是去泡沫的过程。从11月份开始各行业将陆续进入淡季,就板块和行业来看,原油冻产协议未达成给市场蒙上一层阴影,部分商品如能源、有机化工品、塑料包括农副等可能会面临回调,而一直火爆的煤焦钢板块上涨基础也并不牢固,一旦需求收缩,不排除大幅回调。预计11月份市场整体涨幅或会收缩至2%左右,预计市场涨跌比例或“六四开”。
(关键字:大宗商品 黑色系 铁矿石 螺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