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大宗商品进口势头强劲?已有破绽显现

2017-3-10 9:45:23来源:中金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据路透报道,中国2月进口主要大宗商品的势头保持强劲,凸显了最近的积极趋势,但也掩盖了一些正在浮现的问题。

2月中国进口的原油煤炭铁矿石均比上月低,但如果按日均计算的话,进口情况仍然是很强劲的。

2月原油进口量为3,178万吨,相当于每天828.6万桶 ,高于1月801万桶/日,仅次于12月创出的最高纪录857万桶/日。

2月铁矿石进口量是8,349万吨,低于1月的9,200万吨,但日均进口量298万吨则稍高于1月的296万吨。

煤炭的情况较弱,2月进口量为1,768万吨,低于1月的2,491万吨。

2月煤炭日均进口量是631,428吨,远低于1月的803,548吨。

然而,1月煤炭进口异常强劲,而且2017年前两个月的进口较去年同期大增了48.5%。

2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34万吨,低于1月的38万吨,但如果按日平均来算则差别不大,2月为12,143吨/日,仅略低于1月的12,258吨/日。

总体来看,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即便说不上强劲成长,也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这个结论看上去很合理,但稍微深入一点就会发现,仍不乏令人担忧之处,这些忧虑本身当然不足以压倒目前的趋势,但的确突显出一些风险。

谁说中国大宗商品进口势头强劲?已有破绽显现
成品油出口激增

原油进口的势头主要是受小型民营炼厂需求增加所推动。以前的监管规定不允许这些炼厂直接进口原油。

现在它们既然可以购买原油,而不必依赖重油作为给料,生产也就相应加快,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内生产成品油过剩的局面。

这可以从成品油出口大增中窥见一斑,2月成品油出口达426万吨,较1月的304万吨高出40.1%。

按日平均计算,2月的表现更加骄人,约为122万桶/日,较1月约784,516桶/日提高了55%。

整体来看,2月原油进口量较1月多出27.6万桶/日,但出口则增加约43.6万桶/日。

换言之,2月原油进口的增加远不足以弥补出口的跳增,这也许显示了国内市场需求成长放缓,或者是油品库存的减少。

至于钢铁市场,2月钢品出口为575万吨,较1月的742万吨减少了22.5%。

2017年1-2月,钢产品出口则减少25.7%,如果今年余下时间都持续这样的趋势,那么总出口可能约8,000万吨,远低于2016年的1.085亿吨。

尽管钢产品出口或减少近3,000万吨对于年产约8亿吨的钢铁业来说,完全构不成致命打击,但这的确突显出,中国今年钢铁产量的风险看来主要偏于下档。

这意味着,铁矿石进口的风险也偏于不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矿场是否会重启,或者说成本和反污染措施是否会让矿场继续闲置。

煤和铜的疑虑

至于煤矿,2月进口疲软大都是季节性因素,因冬季取暖需求减少,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夏季需求高峰来临时。

但就像去年进口强劲增长主要是中国政策决定所致,2017年当局的决策也将左右煤炭进口。

这里有两股对抗因素在起作用。一方面,当局希望确保本地矿场在价格及供应上的稳定;另一方面,北京当局加大力度限制煤炭的使用,以治理污染问题。

前一个因素对煤炭进口应该是略为正面的,因为让供应稍受抑制且国内价格相对较高,将提升进口煤炭的竞争力。

第二个因素则取决于中国当局汰换采暖建筑及供电厂燃煤系统的快慢。

今年1-2月未锻轧铜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减少15.8%,对中国制造及建筑业体质绝非乐见的迹象。

尽管存在一些供应问题或许影响了进口,但中国铜库存一直在增加,也令人担忧。

3月3日止当周,上海期交所指定仓库铜库存已自去年11月4日所及的近期低点97,839吨激增221%,至313,873吨。

总的来说,中国大宗商品进口势头强劲的市场普遍说法,似乎显露出一些破绽;虽还未达开始升起警示旗的地步,但确实值得关注。

(关键字:大宗商品 原油 煤炭 铁矿石 铜)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