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市周评(5.14-5.18):本周钨市场分化态势愈发突出,赣州环保监管督察升级引发APT供应紧俏,价格强势上扬,而钨精矿价格则趋弱回落的奇特现象。
产品名称 | 规格 | 均价涨跌 | 5月11日 | 5月18日 | 单位 |
黑钨 | GB-1 | ↓0.3 | 11.4-11.5 | 11.1-11.2 | 万/标吨 |
白钨 | GB-1 | ↓0.3 | 11.3-11.4 | 11-11.1 | 万/标吨 |
钨矿 | 50-55% | ↓0.3 | 10.9-11.2 | 10.6-10.9 | 万/标吨 |
APT | GB-1 | ↑0.4 | 17.5-17.7 | 17.9-18.1 | 万/吨 |
钨粉 | 中颗粒 | ↑1.5 | 275-279 | 277-280 | 元/公斤 |
碳化钨 | 中颗粒 | ↑1.5 | 272-276 | 274-277 | 元/公斤 |
钨铁 | FeW80 | 0 | 17.9-18.2 | 17.9-18.2 | 万/基吨 |
钨铁 | FeW70 | 0 | 17.4-17.7 | 17.4-17.7 | 万/基吨 |
钨酸钠 | ≥96% | ↑0.05 | 12.5-12.8 | 12.6-12.8 | 万元/吨 |
本周钨行业最为抢眼的当属APT ,赣州本地APT冶炼企业近乎全线停产。据了解,赣州作为钨主产区,供应了全国钨产品的半壁江山,APT供应量也是远超三分之一,受此影响,其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截至目前,APT主流报价已经上调至17.9-18.1万/吨,由于现有货源主要供给老客户的既有订单,剩余存货稀少,不少企业低于18万/吨根本不愿销售。与此同时,钨粉末市场也有所跟进,企业报价适度调高,中颗粒钨粉末主流报价已经上调至277-280元/公斤,碳化钨粉主流报价上调至274-277元/公斤。而终端硬质合金及钨制品厂家大多前期已经有充足的备货,需求释放相对缓慢,因此询盘下单兴趣暂时不高。在此情况下,钨粉末企业更愿意采取背靠背的交易模式来规避APT后期继续涨价的成本风险。
一方面是APT的一直独秀,另一面是原料钨精矿的成交乏力,钨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首先,APT冶炼厂商停产,钨精矿需求采购明显下降,销售陷入困局是很自然的;其次,今年以来,不少APT冶炼厂商在环保监管持续升级的形势下,生产一直不太顺畅,钨精矿自身备货量就处于较高水平,所以在停产之后,即使钨精矿价格回调,也没有太大兴趣低价囤货。据了解,当前65%黑钨精矿主流报价已经下调至11.1-11.2万/标吨,65%白钨精矿下调至11-11.1万/标吨,50-55%钨精矿下调至10.6-10.9万/标吨。尽管如此,当前钨矿山开工生产力度不足,供应量相对有限也使得矿山不愿再继续降价销售,即使有个别的低价成交,也都是一些为了回笼资金的加工贸易商,多数持矿商仍选择维稳以待,标矿普遍坚守11万/标吨的出货底限。
本周钨铁市场则表现平静,国内外需求一般,原料钨精矿价格回落,但下降幅度有限,本身钨铁价格前期涨幅也不大,所以厂商报价大都无心调整。据了解,今日70钨铁主流报价继续保持在17.4-17.7万/基吨,80钨铁主流报价在17.9-18.2万/基吨。国际方面,欧洲钨铁迟迟未见起色,本周三鹿特丹钨铁价格继续保持在40-40.6美元/千克钨。
综合来看,此番环保政策的强力推进最终持续多久,行业尚无统一的认识和定论,因此上下游各方心态不一,后期走势仍存较大的不确定性。然而从钨精矿的供应以及终端需求情况看,钨市场底部支撑效应较强,价格高位运行态势预计仍难以打破。
(关键字:钨 钨精矿 钨铁 APT 钨粉 碳化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