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15日,大商所、中钢协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共同开设的“商品期货与资本运营高级课程——煤焦钢产业四期班”在北京金融街中心举行第二期课程。在学员分享环节,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秋生作“政策红利造就黑色牛市”主题发言。展望未来钢铁市场,张秋生认为,粗钢供给高位受限,但降幅有限;短期需求先强后弱,行业出现分化;钢材库存呈逐年下降态势,淡旺季库存变化较大,钢厂原料库存维持低位。
观点六:环保治理全覆盖、常态化、规范化
政策趋严:到 2020 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 2015 年下降 15% 以上;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 2020 年底前完成钢铁产能改造 4.8 亿吨,2022 年底前完成 5.8 亿吨, 2025年底前完成9 亿吨左右;不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要实施全面达标排放治理,在2020年1月1日前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 重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 ”,力争2020 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 左右。
全覆盖:生态环境部计划再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冬季错峰限产在“2+26”城市的基础上,新增汾渭平原以及长三角地区,错峰限产城市数量或扩围至80个城市。 目前环保部门对钢厂水、气体等污染排放进行实施在线监测。近日,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长三角这三大重点区域治霾41城市进行网格监管全覆盖,实施远程监测。
常态化: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从2018年6月11日持续到2019年4月28日,安排200个左右的督查组,重点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谓平原11城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防污染方向不变,但力度和形式有所调整:环保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未来三年不会变。环保的政策目标和方向不会改变,但力度和形式会发生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禁止“一刀切”,后期环保限产有望实行差异化执行,限产力度和措施有望缓和。山东、山西、河北、陕西、浙江、安徽等省份正式发布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未来几年环保督查时间持续性长,覆盖面广,力度更大,采取点面结合,重点区域强化循环施压,环保限产常态化越发明显。环保限产常态化成为压制供给的有效手段。
三大重点区域环保限产中长期利好焦炭。“2+26”城市、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是此轮环保督查的重点区域。2017 年,以上区域焦炭、生铁、粗钢合计产量分别为2.75 亿吨,4.57 亿吨和5.26 亿吨,分别全国产量的63.8% 、64.3% 和63.2%。其中,除山西、陕西、内蒙古这三个地区焦炭能自足外,河北、山东和江苏三大重点产钢大省均是严重的焦不保铁,其他省份焦炭均需大量外采焦炭来满足生产,若环保治理超出预期,各省市的焦炭供需关系将严重失衡,有可能造成焦炭价格大幅上涨。
焦化行业超低排放倒逼产能退出,结构优化,布局向产煤区集中。焦化行业产能结构分析:2017年,全国焦化产能 6.5亿吨,产量4.3 亿吨。其中,按照属性分类:独立焦化厂产能占比66%,钢厂自有焦化厂产能占比34%。按照炭化室高度分类:截止到2016年,4.3 米以下炭化室产能为2000 万吨,占比3%。4.3米炭化室产能占比在45.1%;5—6 米炭化室占比39.6%,6—7 米以及7 米以上的炭化室产能占比12.3%。按照熄焦工艺分类:全国干熄焦产能占比仅37%,湿熄焦产能占比63%。其中,钢厂焦化厂干熄焦比例为78%,独立焦化厂干熄焦比例仅有16%。目前湿熄焦独立焦化厂中产能低于100万吨的焦化产能为8000万吨,占全国比重14.5%。焦化行业有望在2018年通过干熄焦改造、中小产能关停整合等方式实现过剩产能出清。
中长期看好焦炭市场。第一,未来几年预计有8000万吨左右的焦化产能退出,按照江苏钢厂焦化限产50%,新增产能5300万吨,焦炭需求缺口在2000万吨左右,但新增产能短期无法投产。经过三年蓝天保卫战的环保治理和去产能的持续推进,焦炭行业退出产能增多,总体呈收缩状态,随着环保检达标后高炉复产对焦炭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焦炭的供需格局将从目前的弱平衡转变为紧平衡的格局,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供不应求的状态。第二,目前焦炭行业污染严重,焦企环保设施普遍不达标,焦化行业受环保影响最大。按照最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90% 以上的钢企和焦企无法达标,需大量投入脱硫脱硝等环保设备,初步测算,吨钢环保成本至少上升20 元/ 吨。2+26城市、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焦炭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4%左右,这三个区域的焦炭产能变化将极大的影响未来焦炭市场的供需格局。第三,焦化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式拉开帷幕,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焦炭议价权由钢企业向焦企转移,焦企的话语权提升 。同时,独立焦化厂整合,钢焦联合企业焦化厂逐步退出后导致焦炭外购量增加,焦炭供应偏紧,加上阶段性的运力紧张,未来焦炭价格有可能振荡偏强。第四,煤炭行业由于供应宽松,政策干预较大,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对焦企的成本波动影响不大。而环保日益趋严和焦化行业的结构调整导致钢企的成本大幅上升,钢企的利润将大幅收缩,钢企利润向上煤焦产业链转移,焦企利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波动。
观点七:去产能继续发力,兼并重组将加速
粗钢去产能接近尾声,煤焦去产能仍在路上:2016—2018年粗钢去产能1.45亿吨,完成“十三五”1.4亿吨的目标。2016—2018年煤炭去产能5.5亿吨,占“十三五”期间8亿吨煤炭产能目标任务的68.8%。未来两年煤炭去产能仍有空间。
焦炭行业供给侧改革2018年开启。“2+26” 城市焦化企业要求自 2019 年 10 月1 1 日起,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今年以来,央视曝光陕西黄陵煤化和山西三维焦化违规排污事件,徐州市突发环保督查导致钢厂和焦化全部停产,第二轮中央环保督查、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长江经济带沿江流域环保督查环保治理集中发力,加上江苏省焦化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淘汰炭化室高度在 4.3 米及以下、运行寿命超过 10 年的焦炉。
焦炭主产区 “2+26”城市、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区域开始强化督查,焦炭湿熄改干熄,沿海港口焦炭汽运改铁运,焦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开启。
钢铁和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有望加快推进。从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度来看,上游煤炭前10名集中度41%,下游钢铁前10名集中度34%,独立焦企前10名集中度仅有13%,距离“十三五”规划目标 60%差距较大。总体来看,安全、环保、技术、质量、能耗五箭齐发,继续助力钢铁去产能。
目前粗钢去产能任务接近尾声,后去产能时代,钢铁产业优化布局。京津冀钢铁产能逐步退出,钢厂与煤矿战略合作向钢厂与焦企转移。钢铁及上游煤焦矿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提升,钢厂的定价权增强。未来钢铁产业布局模式推演如下:
一,南部钢铁产业基地:湛江港(宝钢)和防城港(柳钢、广西盛隆)钢铁基地。
二,北部环渤海钢铁产业基地:曹妃甸(首钢京唐、河北前进)、京唐港(唐钢)、唐山丰南工业区和渤海新区(纵横钢铁、鑫通冷轧镀锌、瑞丰钢铁)。
三,东部沿海钢铁产业基地:南通(中天)、盐城响水县(徐州宝丰、龙腾特钢)、连云港(镔鑫、兴鑫)、日照(济钢搬迁)、青岛(青钢)。
四,中西部钢铁化工产业园:退城进园,邯郸歙县(邯钢、石钢、天钢)。
五,转移到东南亚:马来西亚(广西盛隆)、印尼(青山、新武安钢铁、霸州新亚、武安市永诚铸业)、泰国(邢台德龙)。
观点八:钢材出口维持低位
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717.9万吨,同比下降13.1%。中美贸易战对钢材出口直接影响有限,对钢材间接出口影响较大,尤其是机电产品。 受人民币大幅贬值、 BDI 持续上涨,出口钢材价格性价比优势以及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 预计未来钢材出口持续维持低位。
观点九:原料成本重心上移,对钢价形成支撑
环保限产下,上游原料供给受限,下游钢厂产能受限条件下,钢厂调整用料结构,加大优质煤、焦、矿、废钢等原料的使用量,优质和劣质的原料品种价差有望进一步加大。受制于环保限产,钢价振荡偏强 ,钢厂高利润以及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影响,原料价格重心将不断上移,叠加环保治理(吨钢环保成本上涨20—50 元/ 吨)和三项费用成本抬升,成本有望成为未来钢价上涨的推动力。
观点十:钢铁产业链的利润不平衡,向下游传导不畅
钢铁及上游行业利润大幅增长,但下游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1—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黑色及压加业为97.8% (钢铁 增长134% ),煤炭开采业为18%, 石油天然气为446%, 焦化为36.1%,而下游行业中 汽车为1.6%,电气为1%, 金属制造业为1.2%,船舶、铁路等运输业 为—1.7%,80家船企利润总额12.2亿元,同比下降32.2%。
展望中长期钢铁市场,张秋生分析认为:
钢材市场:短期来看,后4 个月建材好于板材。其中,螺纹钢依然是成材中的龙头产品,最弱的是冷轧板卷。分月来看:9月钢价前高后低;10月、11月振荡上涨,12月份高位回落。钢价的走势的节奏取决于环保限产、中美贸易战和需求释放。
中长期来看,预计2019 年钢价均值低于2018 年,此轮钢铁牛市还有 2 年周期,上涨至 2020年上半年,但上涨动能和空间有限,钢价顶部区间 5000—5500 元/ 吨 。
原料市场:短期来看,后四个月原料方面最强的品种是焦炭。预计焦炭振荡上涨,准一级焦运行区间 2200—2800 元/ 吨;主焦煤稳中有涨,涨幅 100—200 元/ 吨;铁矿石弱势振荡,运行区间62—80 美元/ 吨; 合金振荡上涨,随螺纹价格波动,钒铁、铌铁、硅铁、钼铁等部分品种受环保、螺纹新规等影响,供需失衡影响涨幅较大;废钢振荡偏强。中长期来看,焦化行业供给侧开启,超低排放标准加码,焦化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提升,定价话语权增强,中长期看好焦炭市场,预计2019年焦炭继续领涨原料市场。受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占比提高,煤钢企业长协合同以及国家调控等因素影响, 煤炭价格小幅上涨,但涨幅有限;铁矿石供大于求局面略有缓解,原油持续走强,美元维持强势, 预计铁矿石 重心上移,维持振荡格局,运行区间 60—85 美元/ 吨;废钢振荡偏强;合金振荡上涨,随螺纹价格波动。
风险点则主要聚集于:中美贸易战不确定性、需求不及预期、环保限产不达预期等。
黑色牛市能走多远?对此张秋生认为:从经济周期10年规律来看,2008年爆发次贷危机,2018年经济已经出现拐点,2019年经济有望继续平稳回落;从宏观角度看,商品走势3年一周期,2016年—2018年黑色价格振荡上涨,预计2019年黑色价格会回调。他认为黑色牛市能持续到2019年,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
一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全球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中美贸易对抗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上2019年是十三五的关键之年,国家通过促改革、稳增长、扩内需、宽货币等手段维稳经济,对钢价形成支撑。
二是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和三大攻坚战仍未完成,政策重心转移为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
三是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刚刚开始,中央环保督查全覆盖,时间持续到2020年。
四是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基建、石油化工、新能源对钢材需求形成拉动。
五是钢铁兼并重组加快,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提升,钢厂定价权增强。
未来黑色系投资机会什么地方?对此张秋生分析认为:
一是受环保、螺纹新规等影响, 钒铁、铌铁、硅铁等部分合金品种有望迎来上涨。
二是焦化行业供给侧改革开始,环保持续加压,超低排放标准实施,焦炭的供需格局将从目前的弱平衡转变为紧平衡的格局,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供不应求的状态。供给侧改革下,明年一、二级市场有望迎来战略布局的机遇。
三是电炉钢节能环保,可减少矿石依赖,国家大力发展电炉钢, 未来电炉钢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期,电炉钢的占比将逐步提升,加上环保限产常态化和高利润提产刺激下,对废钢的需求增加。同时,环保治理和废钢准入条件提高,对废钢供应形成压制,废钢价格有望振荡上涨。
(关键字:钢铁市场 粗钢去产能 煤焦去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