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国内钒产品价格走势图及今年走势回顾

2018-12-26 15:16:28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杨宇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国内市走势回顾

今年钒市场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1至5月的持稳窄幅震荡,6-7月中旬的大幅上扬,7月中旬至8月的再度高位横盘,9月至10月的直线拉升,以及11月至年年末的暴跌回落。

受制于2017年年末的冬季采暖季限产,去年四季度钢价一反常态的出现大幅上扬,伴随而来的则是10月末钒产品在历史库存基本出清的情况下,展开又一轮的强势反弹,并在今年1月末基本重回2017年8月初的高点。虽然进入2018年之后,在6月份之前,钒市场经历了几次来回反复的涨跌,但基本都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态势。在此期间,五氧化二钒(在本文特指片钒)价格在16-19.8万元/吨,钒铁价格在17.5-21.6万元/吨,钒氮合金价格在26-32万元/吨。

而相比于去年7月份才开始发力上涨的走势,今年钒市场上涨启动时间则提前了整整一个月,进入6月便急不可待的快速上攻。一方面钒原料供应愈发紧张,建龙、川威、德胜三家主要片钒企业不断上调长单报价,中小片钒企业也借势进一步上调报价;另一方面钒产品现货库存处于绝对较低的水平,再加上钢铁行业需求又比较旺盛,再加上钢价上扬,由此加剧了钒产品供需紧张的程度。截至7月中旬,钒价就已经突破2008年的历史次高点,其中五氧化二钒价格上涨至27-27.5万元/吨,钒铁价格上涨至27.5-29万元/吨,钒氮合金价格上涨40.5-43万元/吨。随后,钒市场进入一个半月的高位横盘阶段,钢厂对于高价不愿接受,钒原料坚守挺价策略,钒合金供货商低价也是不愿销售,买卖双方陷入僵持观望状态,行情基本都是大稳小动,毫无波澜可言。

当然,钒市场最为火爆的阶段便是9至10月。进入9月之后,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钢铁市场持续上行,并在10月份达到全年以来的高点,钢厂吨钢利润不断扩大,生产积极性大幅增加。更为重要的,钢筋新标准将于11月1日执行,钢厂提前着手工艺切换,尤其是中小民营钢厂加大钒合金备货量,这使得钒合金供需愈发失衡,进而刺激钒行业涨价信心急剧攀升。在此情况下,钒市场展开了长达两个月轰轰烈烈的暴力急速上扬。在此过程中,钒价不仅轻松突破2005年的历史最高点,且进一步上涨,再创新高。截至10月末,仅仅两个月便已经翻倍,其中五氧化二钒价格上涨至48-52万元/吨,钒铁价格上涨至50-53万元/吨,钒氮合金价格上涨75-81万元/吨。

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钒价严重偏高导致钢厂采购意愿明显下降,陆续采取铌代钒以节约成本,致使钒合金消耗不断减弱。更为重要的,钢铁等大宗商品市场进入11月后,集中重挫下滑,钢厂吨钢利润瞬间大幅缩水,对合金炉料的高价因此变得更为抵触。而与需求不断减弱相对应的是,各大钒企在暴利的驱动之下,开足马力生产,供给量开始逐渐增加。在供需紧张格局消失的情况下,钒市场进入11月份后开始下行回调,尤其是在11月下旬更是加速走低。截至12月末,钒价已经基本回调到即将接近年初至5月末的水平,其中五氧化二钒价格大幅下降至21-23万元/吨,钒铁价格大幅下降至22-24万元/吨,钒氮合金价格大幅下降至31-33万元/吨。 

(关键字:钒 片钒 五氧化二钒 钒铁 钒氮合金)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