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市周评(5.27-5.31):本周国内钨市场跌势依旧,整体表现异常低迷,各产品价格已经下挫至两年以来的最低点,在维稳信心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业界询盘交易十分平淡。
本周钨精矿市场难以坚守,持矿商报价被迫松动回调。据了解,目前65%黑钨精矿主流报价已经降至9.2-9.4万元/标吨,65%白钨精矿主流报价降至9.1-9.3万元/标吨,50-55%钨精矿主流报价降至8.8-9万元/标吨。即便如此,下游钨冶炼厂家由于运营成本较高,对于原料采购极力压价,致使钨精矿成交阴跌现象加重,不少标矿实际交易价甚至跌至9万元/标吨的关口。
本周APT市场持续冷清,价格仍是跌跌不休,主流报价下调至14-14.3万元/吨。不过下游买方采购观望气氛浓厚,并不急于拿货,因此APT成交疲软,现金价大多跌至14万元/吨的关口,个别更是低于此价。受此影响,APT厂商倒挂形势愈发严峻,不少开始着手实施停产减产计划。与此同时,硬质合金及钨制品厂家需求低迷,备货并不积极,库存量也都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因此钨粉末生产企业新增订单十分有限,竞争呈现白热化,报价调低成为无奈之举。据了解,目前原生中颗粒钨粉末主流报价已经下调至220-222元/公斤,碳化钨粉主流报价下调至218-220元/公斤,实际成交则显得有些混乱。
钨铁市场国内外需求毫无起色,再加上原料钨精矿采购价下滑,因此厂商报价仍是无力坚守。据了解,本周70钨铁主流报价小幅降至15-15.2万元/基吨,80钨铁主流报价降至15.4-15.6万元/基吨。国际方面,欧洲钨铁市场延续跌势,本周三欧洲鹿特丹钨铁价格由32.5-33.5美元/千克钨下调至32.15-32.8美元/千克钨(折合国内钨铁15.5-16.8万元/基吨)。
总体来看,进入五月份之后,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由此对出口预期造成利空影响。最主要的是终端应用领域手机等3C产品和汽车行业产销量下行明显,因此今年以来钨消费情况不甚乐观。而在供应基本保持平衡,暂未发生大的改变的情况下,钨产品消耗能力的减弱无疑使得市场承压加重。但随着钨精矿价格即将接近行业9万元/标吨的成本心理承受极限,行业降价出货意向势必将不断减弱,挺价情绪有望再度逐步增强。基于此,预计后期钨市场仍将弱势盘整,但下行阻力也将愈发凸显。
产品名称 | 规格 | 均价涨跌 | 5月24日 | 5月31日 | 单位 |
黑钨 | GB-1 | ↓0.15 | 9.4-9.5 | 9.2-9.4 | 万/标吨 |
白钨 | GB-1 | ↓0.15 | 9.3-9.4 | 9.1-9.3 | 万/标吨 |
钨矿 | 50-55% | ↓0.15 | 8.9-9.2 | 8.8-9 | 万/标吨 |
APT | GB-1 | ↓0.25 | 14.3-14.5 | 14-14.3 | 万/吨 |
钨粉 | 中颗粒 | ↓2.5 | 222-225 | 220-222 | 元/公斤 |
碳化钨 | 中颗粒 | ↓2.5 | 220-223 | 218-220 | 元/公斤 |
钨铁 | FeW80 | ↓0.05 | 15.4-15.7 | 15.4-15.6 | 万/基吨 |
钨铁 | FeW70 | ↓0.05 | 15-15.3 | 15-15.2 | 万/基吨 |
钨酸钠 | ≥96% | ↓0.05 | 11.5-11.7 | 11.4-11.7 | 万元/吨 |
(关键字:钨 钨精矿 APT 钨铁 钨粉 碳化钨本周钨市场跌势依旧 后期下行阻力将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