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暴跌是否会引领国际大宗商品走弱?

2020-3-11 8:10:36来源:经济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3月9日,国际油价暴跌,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市场产生剧烈震荡。国际油价暴跌是否会引领国际大宗商品走弱?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国际油价暴跌只是短期性的,后期将逐步修复上行,但总体而言,今年年内油价水平不会太高,对整个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工业品价格产生下降性影响。与原油市场相比,更应该关注疫情在全球的发展变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原油分析师李彦表示,当前,国际原油市场以美国、俄罗斯、欧佩克三大产油国相互制衡的格局并未改变。美国作为重要的原油生产国、出口国,对油价有着特殊的诉求,尤其是在总统选举年,一方面要满足国内选民低价用油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页岩油财团的利益,因为油价低于35美元/桶,页岩油产量将显著减少。因此,美国介入原油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国际油价不可能继续大幅下滑。未来,国际油价将逐步修复上行。

但从修复的时间来看,由于影响油价的关键在于供需的变量,即使后期三方达成减产协议,但由于减产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先减商业库存,再关闭石油设施,因此,国际油价也不会迅速反弹。李彦认为,以与当前油价类似的过往历史为例,2014-2016年油价两次从上一次深跌中修复,基本都经历了接近半年的时间。因此,总体而言,今年内国际油价都不会维持高水平。

作为基础性产品,原油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关联性强。“原油价格走低,直接拉低大宗产品成本,更重要的是,打击了市场氛围。油价下跌对整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下降性影响。”李彦表示,但从以往的历史看,原油价格变化对工业品价格影响更甚,农产品价格仍主要受自身市场供求紧张关系影响。近期,在国际油价下跌同时,国际金属、天然气价格跟随下跌,而越南大米、巴西食糖等价格均出现了“逆市”上升的情形。

专家认为,国际油价与大宗商品尤其是工业品价格密切关联,但总体而言,其影响具有短期性、潜在性的特点。当前,疫情持续在国外扩散,且短期未看出停止的势头,全球经济受疫情的影响程度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直接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有利于缓解当前国内物价水平偏高局面。因此,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在国外发展变化,作好预案。

(关键字:国际油价 大宗商品 工业品)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