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国内钒市场稳步趋弱,整体降幅相对有限。由于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叠加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全球资本市场遭遇至暗时刻,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国股市频频出现熔断,集体大幅下挫。在此形势下,未来宏观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和冲击,业界对后期行情观望居多,操作普遍较为谨慎。
3月份钒市场承压下行,终端钢厂需求偏弱是主要原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制造业工厂、建筑工地陆续复工复产,开始逐渐恢复正常运行秩序。不过鉴于此前创下的钢材天量库存,当前包括建筑钢材在内的各钢材品种正处于去库存阶段,尚需时日消化,因此钢厂在生产节奏仍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以缓解库存压力。受此影响,钒合金成交略显乏力,钢厂采购招标价有所回落,各地供货商报价跟进下调。尽管如此,由于钒原料的成本支撑作用以及钢铁行业依然较强的刚需效应,钢厂合金招标价至月末也都趋于稳定。据了解,目前钒铁主流报价保持在10-10.2万元/吨,承兑成交集中在10万/吨的水平;钒氮合金主流报价则保持在14.5-14.8万元/吨,承兑成交集中在14.4-14.7万元/吨。
3月份钒原料行情表现平静,虽然高价成交受阻,但生产企业挺价惜售态度十分明确,下游买方低价采购也较为困难。据了解,本月主要片钒企业新一轮承兑长单报价继续坚守在9.6万元/吨,出货签单都处于正常状态。而中小片钒企业散货现金报价则都回撤至9.3-9.5万元/吨,实际成交大多都在9.3万元/吨左右。与此同时,偏铵与粉钒市场也趋弱回调,尽管成交比较一般,但企业观望气氛浓厚,并不急于降价出货。据了解,目前偏铵折精钒98%主流报价保持在9.2-9.5万元/吨,98%粉钒主流报价则在9.6-10万元/吨。
与国内钒市场缓慢调整形成鲜明对比,3月份国际钒市场跌势加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不断蔓延,海外钢厂生产遭遇到的影响逐渐凸显,特别是在进入3月份后,欧美地区疫情形势更加严重,多国开始限制经济活动,钢铁企业在需求下降以及疫情防控影响下集中出现减产。在此情况下,国际钒市场需求疲软,询盘交易冷清,价格随之深度下挫。据悉,至月末,欧洲钒铁价格已经由上月末的27.5-29.95美元/千克钒下调至22-23.5美元/千克钒(折合国内钒铁7.7-8.3万元/吨),欧洲五氧化二钒价格由上月末的6.5-7.25美元/磅下调至5.05-6.1美元/磅(折合国内片钒7.7-9.3万元/吨),美国钒铁价格则由上月的13.6-14美元/磅钒下调至11-11.4美元/磅钒(折合国内钒铁8.5-8.8万元/吨)。
总体来看,当前国内钒市场呈现僵持盘整状态。从现状看,各产品价格已经重回三年多以来的绝对低点,无论是原料端还是下游合金加工厂商均无意再降价出货。尤其是前年10月份五氧化二钒50万元/吨的标杆效应仍历历在目,一旦价格出现进一步深度下探,中间贸易商抄底囤货的兴趣势必迅速提升。此外,从终端钢铁行业看,当前钒合金刚需依然存在,特别是出于对疫情过后国家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有望加大的超强预期,业界维稳情绪非常强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利空负面因素同样较为突出。一是: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海外疫情仍然不容乐观。由于海外相关国家隔离管控力度显著弱于中国,所以推测疫情持续时间大概率会更长,这无疑会对今年全球宏观经济尤其是全球贸易造成较大冲击。二是当前除了农产品一枝独秀外,恐慌情绪始终笼罩在大宗商品市场,持续看多氛围缺乏。在原油为首的能化产品价格“崩塌”后,同样具备金融属性的有色金属,以及国内自主定价的黑色系业已加入暴跌队列,甚至以避险工具著称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难逃闪崩的命运。三是国外钢厂需求疲软加剧,国际钒市恢复困难,短时间内外价格倒挂程度仍将延续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使得钒产品出口受到压制,内销压力加大。另外,客观的利差可能会导致国外钒产品进口增多冲击国内行情。
基于上述各方面因素,预计4月份国内钒市场将以稳为主,价格暂时仍难有大的起伏,或将继续窄幅波动运行。
产品名称 | 规格 | 均价涨跌 | 2月28日 | 3月31日 | 单位 |
五氧化二钒(片状) | 98% | ↓0.15 | 9.5-9.7 | 9.3-9.6 | 万元/吨 |
钒铁 | FeV50 | ↓0.35 | 10.3-10.6 | 10-10.2 | 万元/吨 |
钒氮合金 | VN16 | ↓0.8 | 15.3-15.6 | 14.5-14.8 | 万元/吨 |
五氧化二钒(粉状) | 98% | ↓0.2 | 9.8-10.2 | 9.6-10 | 万元/吨 |
五氧化二钒(粉状) | 99% | ↓0.2 | 10.8-11.2 | 10.6-11 | 万元/吨 |
偏钒酸铵 | 折精钒98% | ↓0.15 | 9.4-9.6 | 9.2-9.5 | 万元/吨 |
(关键字:钒 钒铁 钒氮合金 五氧化二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