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前半段,大宗商品反弹主要是流动性宽松下的货币现象,6月伴随海外经济企稳,商品上涨反映了经济修复预期。3月底海外央行加大宽松力度,美联储将基准利率区间降至零,宣布无上限QE,同时美国出台占GDP比例约10%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法案,市场情绪企稳,流动性危机缓解。5月之后分别经历了欧洲疫情缓解和欧美经济重启,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超跌反弹。
原油、黄金、铜、铁矿石的上涨原因略有不同,原油减产叠加欧美经济重启后需求回暖;低利率环境利好黄金,疫情反复下避险有支撑;铜上半年矿产原料偏紧,价格反弹偏强;铁矿石则主要是南美疫情上升后发货不及预期导致库存走低。简而言之,流动性宽松、避险、经济修复预期、供应偏紧是上述商品上半年涨幅显著的主要原因。
有色金属或率先表现
展望后市,从经济层面看,我们的基本假设是下半年国内经济继续复苏,年底前后完全恢复至疫情之前水平,商品尤其是工业品的下游需求将会持续改善,有利于其价格反弹的持续性。但需求修复的主要时间是二季度,未来修复的速度将会放慢,因此商品价格涨势持续的同时,涨幅将可能不如二季度。
基建投资将接替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制造业也将出现修复。投资者可以积极布局与上述行业相关的黑色和有色品种。需要注意的是,海外疫情仍在加速扩散,一旦疫情再度影响海外复工复产的节奏,可能对商品价格产生短期影响。这一风险需要警惕。
从某种程度上,进入中国的资金选择何种资产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就近期国内市场而言,股市情绪高涨,外资持续净流入,短期权益市场吸引力大于商品,债市较弱。长期来看,当本轮股市上涨行情平静后,资金面临重新分配。下半年国内经济仍将处于库存周期的去库阶段,在被动去库时权益率先发力,但经济进入主动补库时商品表现更好。IMF预计明年全球经济或大幅反弹5.4%,在经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下,资金有望再次进入大宗商品市场。
下半年预计商品市场整体将维持宽幅震荡。经济企稳修复拉动商品需求改善,但供应端仍有压力:原油继续减产空间有限,铜矿石偏紧局面将改善,铁矿石库存边际回升,国内化工企业有新增产能投放。因此,下半年商品更多为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相较而言,有色金属有望首先受益于全球经济修复迎来做多机会,其次,雨季之后国内地产将会对黑色商品需求形成拉动作用。此外,黄金仍具备战略配置价值和上涨空间,建议维持配置。
(关键字:有色金属 大宗商品 原油 铁矿石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