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可谓“一路高歌”,部分品种甚至出现“刹不住车”的局面,连破新高,这样的市场走势早已偏离供需基本面了。为了有效遏制大宗商品价格,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再次上线。自五月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作力挽狂澜。
我国对钢材实施控价,美印等5国陷入“钢铁荒”
具体来看呢,自5月来,单是我国国务院常委会议,就已经三次连续“点名”大宗商品,而发改委方面也多次发布公告表明,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境内有关大宗商品企业进行约谈。
那么谈到大宗商品,最为典型的必然就是钢铁材料,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来,钢材的价格就飞涨得离谱。而早在5月27日,我国中新社也曾报道到,中钢协响应政府号召,向全钢铁行业提出自律倡议,维稳钢价。目前来看,政府的呼吁控价是有效的。
据我国中证报6月8日消息显示,钢铁价格在经历5月大幅调整后,利润明显回调,据机构数据显示,当日螺纹钢平均生产利润回调至约316.2元/吨,相较今年利润最高点下调幅度超70%。
那么问题来了,钢价为何如此飞涨?
很简单,排除掉企业市场的炒作投机行为,最大的因素为两方面:一方面,国内钢铁产量供能大,占世界总产量过半,而目前国内出于经济恢复,基建加速,钢材需求旺盛,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整个国际钢价的上涨;
另一方面,疫情逐步恢复,全球多国进入经济复苏重建阶段,同样加大基建力度,供需差下,价格上涨。此外,经济过快恢复后,美钞加印影响下,全球通胀,同样对钢材进口成本造成冲击。当前,美国、印度、越南、德国与韩国五大钢材进口国受影响较为严重,陷入到了“钢铁荒”!
发改委表态:继续严禁新增产能,“钢铁荒”或将加重
据我国钢铁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5月我国全行业钢材产量达12469万吨,同比增长7.9%:其中粗钢产量达到9945万吨,同比增长6.6%,占到了全球产能的约56%,约为美国的14倍,日本的12倍。按理来说,我国钢材产能仍不算吃紧,但为啥需要严格压缩产能呢?
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劣质粗钢产能也在不断被压减,“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压减1.5亿吨以上,提前两年超额完成目标。此外,发改委6月17日最新公告,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四五规划期间,粗钢的需求量仍会继续上涨。
不过,为了优化国内钢铁行业布局,提升其发展质量与水平,发改委强调,迎合“碳中和”发展目标,我国将继续严格按照禁止新增产能规定执行,推动国内钢铁绿色低碳化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第一钢铁生产国,倘若继续贯彻执行产能禁增规定,那么全球钢铁供应链必然受到不小冲击,那么这些国家的“钢材荒”现象也或会加重!
(关键字:钢铁荒 新增产能 大宗商品 钢价 国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