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经济区福建湄洲湾又多了一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
继中国石化福建联合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后,又有一个大炼油——中化集团1200万吨/年炼油落户湄洲湾。8月20日,中化集团大炼油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
湄洲湾位于我国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沿海中部,莆田市和泉州市交界处,由泉州市与莆田市共同管辖,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多泊位天然深水良港。
国家发改委2011年3月发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湄洲湾发展区要推动石化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临港重化工基地、能源基地。
今年1~7月福建省石化产业总产值1228亿元,同比增长15%,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
项目落地
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被国家炼油规划列为“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的重点项目之一,设计年加工原油1200万吨,主要生产煤油、汽油、柴油等产品。
中化集团表示,此次获批是其在石油炼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多年来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不断完善石油业务产业链的重要成果。
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从筹建至今将近7年。2005年10月,中化集团决定在泉州建设炼油项目。2006年9月,中化泉州石化公司注册成立。2008年12月,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其开展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前期工作。2011年8月,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得环保部批复。
该项目主体生产装置包括新建1200万吨/年常减压、160万吨/年延迟焦化、260万吨/年渣油加氢、240万吨/年催化裂化等19套炼油装置。工程总投资293.8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2.35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61%。
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表示,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使用的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包括签订长期供油合作协议的科威特,该炼厂项目将于明年6月底试生产。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建成后的油品销售将以华南、华东市场为主并辐射全国。
补齐短板
以进出口贸易起步的中化集团一直想完善其产业链,成为一家上下游一体化的石化企业。
在上游,中化集团积极响应和实施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2002年,中化集团成立了中化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专门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业务。
近年来,中化油气油勘探开发业务的产量与储量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量稳步上升,油气产量快速增长,资产质量与结构大为改善。截至2011年底,该公司在巴西、哥伦比亚、阿联酋等10个国家已拥有23个油气合同区块,基本形成以中东、南美为核心的战略发展布局,权益内剩余油气可采储量达4.1亿桶油当量,2011年权益内油气产量达2201万桶油当量。
2002年~2011年,公司在石油上游业务领域累计投资65亿美元,累计生产权益油气8259万桶油当量。
在中游,中化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炼厂——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公司(WEPEC)的最大股东。该公司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是可加工高含硫原油的全加氢型炼化企业。中化集团还控股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年的中化弘润石油化工公司。
在下游,2005年中化集团与道达尔集团携手合作,他们在环渤海地区和华东地区共同开发的加油站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在福建和广东地区自主建设的加油站网络顺利推进,同时不断拓展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等地市场。目前,中化集团已拥有加油站近400座。
(关键词:炼油项目 福建联合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