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燃料油现货价格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

2013-12-24 9:16:51来源:外盘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周一亚洲燃料油现货价格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达到逾两个月高点,受助于原油价格走升。

同时,380cst燃料油现货价差跌至贴水,受燃料油现货交易价带来的压力影响。

380cst燃料油价格报每吨614.83美元,较上周五水平高4.62美元。380cst燃料油价差较新加坡现货报价每吨贴水0.23美元,低于上周五的每吨升水0.19美元。

计算结果显示,自上周五以来,由于现货交易因素和报价相当于较新加坡现货报价贴水,燃料油现货价差承受压力。

新加坡贸易商兴隆和Gunvor上周五的380cst燃料油船货售价为每吨615美元,较新加坡现货报价贴水0.59-0.90美元。

尽管现货价差下跌,但380cst燃料油市场结构仍处于逆价差,即近期价高于远期价。

数据显示,上周五时1月装运的船货每吨报价较2月船货高出2.25美元,表明市场结构仍然为稳定至走坚。

交易员表示,燃料油市场将有可能持续受到支撑,因1月份运至亚洲的燃料油船货预计将下滑到两个月低位。一份针对船运和交易消息人士展开的调查显示,较高的运输成本让交易商很难做到保本,因此从西方运来的燃料油面临阻碍。

其他市场消息方面,亚洲炼油商在生产燃料油时,越来越多地透过低价格石油产品取代昂贵的原油作为原料,试图以此控制成本和减缓利润的下滑。

这些厂商正买进燃料油(炼油过程中的便宜残渣),并混入超轻质原油,在工厂中进行加工处理。如此炼厂能够降低投入成本,削减老是亏损的残渣产量,并生产更多高品质的油品。

这种转向较低廉原料的作法可能会打压亚洲原油需求,并抑制价格升势,尤其是在日本准备要扩大使用替代原物料的情况下。日本对于进口原油,向来会支付最高的现货溢价。

韩国炼厂则已扩大进口直馏燃料油(SRFO),可以更容易混油和加工,而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需求仍然强劲。日本的进口需求将成长,因为在3月有另外两个常压蒸馏装置(CDUs)关闭,将使得国内的供应吃紧。

一韩国交易商在谈到把燃料油作为炼油的原料时表示,这应该是个长期趋势,只要原油价格依旧昂贵,且燃料油相对便宜的话。

炼油厂商未来五年利润恐怕不佳,因产能扩大的速度料将超过需求成长。炼油厂表示,利润率落后于中东原油价格的涨幅,迫使其另觅原料。

炼油商通过在炼厂加工混合油,可以减少燃料油的产出,提高石脑油和柴油等价值更高产品的产量。炼厂加工中东原油时,燃料油占产出量近半。

交易商和炼厂也在关注中国的需求。中国政府已经允许两家独立炼油商明年进口原油。这将意味着,通常加工燃料油来生产更昂贵燃料的独立炼油商,可能开始在生产中使用原油。

中国直馏燃料油进口量在今年1-10月基本持稳在约110万吨,不过其最大独立炼油商--中国化工的原油进口增长,说明该燃料需求强劲。

JBC的Gorry称,预计独立炼油商的原油进口配额要到2014年下半年才会发挥有效影响,指出新进口商面临的物流和监管障碍将使中国直馏燃料油的需求保持稳定。

 

 

(关键字:原油 燃料油 燃料油价格)

(责任编辑: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