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原油市场前景依旧偏空 原油熊市或将延续

2014-12-4 9:58:38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廖美优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纽交所 伦交所 影响因素
12月3日 67.38 69.92 周三,因有迹象显示,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维持现有产量上限不变情况下,全球石油供应将持续过剩。 
12月2日 66.82 70.54 周二,市场继续对供应过剩担忧,以及美元走势强劲的打压,纽约原油期货收盘暴跌,回吐了前一交易日 的大部分涨幅。 
12月1日 69 72.54 周一,由于连日阴跌需要技术性反弹,同时受到美元走低的影响,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暴涨。 
11月28日 66.15 70.15 周五,受到OPEC决定不减产的影响,纽约原油期货暴跌。 
11月27日 休市 72.58 周四, 因 (11月27日)适逢美国感恩节,美国金融市场休市。 

    2.2014年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走势图

 

   3.2014年OPEC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12月3日)公布的截至11月29日当周的能源库存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370万桶,出乎分析师此前预期。

报告显示,美国11月2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368.9万桶,预期+175万桶,前值+194.6万桶。

美国11月29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302.8万桶,预期+55万桶,前值-164.8万桶。

美国11月29日当周EIA汽油库存+214.3万桶,预期+150万桶,前值+182.5万桶。

另外,美国11月29日当周EIA精炼厂设备利用率升至93.4%,前值91.5%。

报告公布后,纽约商业交易所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升势,其中明年1月交割的合约上涨81美分,至67.70美元/桶,涨幅为1.2%。

美国经济形势

周三,美联储发布了当前美国经济形势报告褐皮书(Beige Book)。褐皮书显示,美国各地区就业人数普遍增加,美国经济活动在10~11月继续扩张,消费者支出增加,油价下跌利好经济。尽管油价暴跌,但页岩勘探活动稳定,原油产量处纪录水平。

美国经济活动在10~11月继续扩张。一些地区调查显示,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表示乐观。绝大多数地区消费者支出在增加,这受益于油价下跌。此外,几个地区冬天提早降临,人们对冬季服装的消费明显增加。美国绝大多数地区反映,制造业活动在增强。

褐皮书还显示,美国各地区就业人数普遍增加,不过诸多地区在信息技术、工程、制造和交通运输等领域难找到合适的工人。总体看,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向好,这与同日公布的美国ADP就业数据趋势相当。美国11月ADP私人部门新增就业人数20.8万,虽不及预期的22.2万人,但已连续六个月高于20万;10月ADP就业人数从23万修正至 23.3万。
不过,美国物价增幅和工资增幅都疲软。一些地区显示,劳动力成本有“小幅到适度”增长。

褐皮书显示,尽管油价暴跌,页岩油气生产区的钻探活动保持稳定。11月初,北达科他州油气勘探活动较10月有所下降,蒙大拿州油气勘探活动较10月有所上升,整体原油产量仍处于历史纪录水平。北达科他州官员们预计,未来两年石油产量还会上升。亚特兰大和达拉斯地区受调查者对油价下跌表示担忧。

今年6月以来,由于供大于求的局势,油价开始下挫。上周沙特宣布不减产,布油、美油两个交易日暴跌10%。褐皮书中指出,油价下跌利好美国经济。

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通过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美联储褐皮书是FOMC会议纪要的重要参考资料。美联储将于12月16~17日举行FOMC会议。

世界经济形势

2014年,全球各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除了靠页岩气革命的美国经济复苏较为稳定清晰之外,欧盟经济仍深陷欧债危机之后的泥淖之中,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在显著放缓,日本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全球市场石油需求变得疲弱。

国际能源组织IEA表示,已将2014年每日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下调20万桶,降至70万桶,因经济增长放缓,且有迹象显示石油使用量下滑。可能需要油价进一步下滑,才能令供给达到平衡。

油价的下跌,冲击了世界经济版图。对中国、日本、欧盟等石油进口国家显然是一个利好,对俄罗斯、伊朗这些产业结构单一的国家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导致其经济陷入新的衰退。不过,石油价格下跌也将只是一个阶段性过程,长期依旧会回到正常水平,而经历过这次油价战争洗牌之后,能够生存下来的公司,都将是胜利者。

三、后市预测

上周四(11月27日)因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维也纳会议上拒接减产,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国际油价继续大幅走跌,WTI油期货价格下跌7.54美元,跌幅10.23%,录得录得2011年5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创下2009年9月25日以来低位。

本周WTI原油价格在66.15-6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69.92-72.58美元/桶左右震荡。进入本周因美元走低使得原油结束四日连跌,涨幅逾4%,但从基本面看来,原油市场前景依旧偏空,原油供应过剩的利空因素依旧主导油市,后期油市供应方面可以说是欧佩克组织与非欧佩克国家的博弈,常规石油和非常规油气的博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作为石油供应占据全球总供应量三分之一的欧佩克,并不愿意独自承担“减产保价”的责任,以主要产油国沙特来看,八十年代的减产不仅未能令油价如期上扬,反而丢失大部分市场份额从而令其承受长时间的财政赤字问题,本次沙特等主要产油国不顾其他财政失衡小国家的呼吁拒绝减产,也是避免重蹈覆辙;第二,欧佩克拥有全球石油剩余储量的70%以上,而且常规石油开采成本的相对低廉,令其有信心与美国页岩油等高成本非常规油气抗衡,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油市供应继续宽裕。第三,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将继续经历不均衡复苏,新兴市场局势动荡、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将继续利空能源需求及需求前景。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油市仍将受到供应过剩的利空因素影响,在无明显保价措施或者突发事件情况下,国际油价将在震荡中自主寻找平衡点,目前欧美原油期货价格维持70-65美元/桶波动,综上所述,预计本月内很有可能继续向65-60美元一线靠拢,宽幅震荡。

 

(关键字:原油 原油期货 原油价格)

(责任编辑: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