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国际油价再度重挫 跌至五年新低

2014-12-11 10:08:3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廖美优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纽交所 伦交所 影响因素
12月10日 60.94 64.24 周三,油价再度重挫,跌至五年新低,因有迹象显示推动油价走低的全球供应过剩问题加剧。 
12月9日 63.82 66.84 周二,受到美元走弱的支撑,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止跌回升。 
12月8日 63.05 66.19 周一,受到美元指数走强的打压,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暴跌。 
12月5日 65.84 69.07 周五,沙特下调部分出口原油价格后,强劲的美国就业数据也未能抵消利空打压,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大幅走跌。 
12月4日 66.81 69.64 周四,因沙特下调对美国的石油出口价格,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小幅走跌。 

    2.2014年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走势图

 

   3.2014年OPEC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路透12月11日 -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此外,炼厂产能利用率高企,造成汽油及馏分油库存大增。

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止当周,美国原油库存 (USOILC=ECI) 上升150万桶。分析师原预期原油库存减少220万桶。
炼厂产能利用率 (USOIRU=ECI) 增加2个百分点至2005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油品库存因而增加。

EIA数据显示,汽油库存增加 (USOILG=ECI) 820万桶,是路透调查分析师预估增幅260万桶的三倍多。馏分油库存 (USOILD=ECI) 增加560万桶,分析师预估为增加92万桶。

EIA称,美国原油期货合约交割地--库欣的原油库存上升102万桶 (USOICC=ECI) 。美国上周原油进口 (USOICI=ECI) 日均增加36.5万桶。 
 

“这实在是非常偏空。原油库存虽仅增加150万桶,但整体库存却增加了740万桶,”阿肯色州WTRG Economics能源分析师James Williams说。“原油肯定从此将面临非常大的下行压力。”

EIA数据公布后,美国原油及布兰特原油价格扩大跌幅。美国原油 (CLc1) 周三收报每桶60.94美元,盘中跌至近五年半低点60.43美元。布兰特原油期货 (LCOc1) 结算价下挫2.60美元,或3.9%,报每桶64.24美元

美国经济形势

因美国近期经济数据表现相对疲弱,打压美国经济第四季度的前景,美元上涨劲头暂时放缓,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调,人民币中间价则顺势走强。

美国近来经济数据表现不佳:10月份消费者支出增加0.2%,9月份消费者支出弱于预期;另一项衡量企业支出计划的指标连续2个月下滑,即10月份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减少1.3%。10月消费者和企业支出均不及预期,暗示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将放缓,诱发美元多头平仓,抛售美元以锁定赢利。不过,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接近七年半高点,表明在全球需求踯躅不前,美国经济仍将相对具有韧性,这使美元的抛压相对温和。

本周,美元指数横盘整理于87.5-88.5区间。中国银行外汇交易员李奕旻表示,美元上涨劲头暂时放缓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美元指数遭遇长线上涨过程中的重要阻力关口考验,美元指数在经历了下半年的持续上涨后,暂时高位调整合乎情理;另一方面,寒潮正在席卷美国,鉴于极端天气再次来袭,投资者可能了结获利头寸,使得美元经历艰难的冬天。综合以上两点来看,美元指数面临调整压力,但中长线上涨趋势不变,下方支撑位于87一线。

美国经济数据放缓令美元承压走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相应上涨,并于27日创下8个多月以来的新高。不过在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依然维持在6.13-6.14的水平。

安邦咨询发布报告称,美元持续走强的同时,中国央行宣布降息,因此年内人民币难有更加强劲的升值动力。但人民币即使贬值,其幅度仍将是可控、轻微的。

至于明年人民币汇率是升是贬,高盛/高华资深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走向需要综合考量经济发展与对外投资两方面因素,并应将决定权交还给市场。宋宇预计,明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有贬值压力,但下半年或有所回升,同时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愈加明显。

世界经济形势

中国银行席经济学家曹远征12月2日表示,日本宽松刺激措施是“火中取栗”,高额财政赤字会否让日本变成欧洲、出现债务危机,值得关注。针对明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及风险,当天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全球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1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2015年全球GDP增速可望达到3.0%上方,逆转过去几年徘徊在2.5%左右的颓势,迎来增长的新拐点,但也面临货币政策分化、地缘政治等风险。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表示,2014年全球经济维持分化复苏态势,盎格鲁体系发达国家(美、英、澳、加)基本摆脱危机影响,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低迷不振;亚太新兴市场发展良好,东欧、拉美与中东地区跌宕起伏。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力度增强主要源于干扰经济复苏的短期性因素有望缓解或消除,宏观政策条件较为宽松,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促进进口国投资、消费增长以及全球经济再平衡取得进展。美国通过“再工业化”和“页岩气革命”增强了内生增长动力,摆脱了能源条件约束;中国产业结构、分配结构调整取得很大进展,降低了外部依赖度。

在增速有所加快的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依然面临一些风险因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钟红认为,主要风险点有三个:一是2015年全球货币政策继续分化,美联储预计将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加息进程。鉴于美元在全球的重要地位以及美国资本市场和基金管理的规模,美联储未来利率变动对新兴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应关注部分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可能的风险传导,主要体现为该市场正遭遇增长减速,而资本外逃会经由本币贬值、利率上升、资产价格下降,导致经济增长进一步减速,诱发金融危机,特别是那些金融市场容量小、不稳定、政府债务高、经常账户赤字、不太依赖出口的国家更脆弱。二是地缘政治风险存在不确定性,直接影响相关国家经济增长。乌克兰事件对欧元区和俄罗斯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只要乌克兰国内矛盾没有化解、国际社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东欧地缘政治风险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威胁就始终存在。三是大宗商品2015年价格将维持颓势,价格超预期波动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从地区和国别来看,陈卫东预计,美国2015年整体经济将接近全面复苏和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鉴于美国经济复苏整体良好,市场对明年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将继续走强。欧元区经济今年复苏脆弱,明年或温和复苏。若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不理想,欧央行可能加大刺激力度,比如购买欧元区成员国国债。欧元区维持量化宽松政策并可能加大购债力度,将导致欧元兑美元进一步贬值,汇率很有可能跌破1.20。

“日本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短期是利好,但由于结构性调整没有落到实处,今年二、三季度增长低于预期,消费税上调则是直接导火索。”钟红预计,日本2014财年(至2015年3月31日)经济增长仍然为负。日本央行今年10月扩大了货币刺激规模,明年会否加码宽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若明年日本经济如预期增长1%,加码可能性不大。”她称。

对于亚洲新兴经济体,陈卫东分析,虽然上半年受全球出口低迷和中国经济减速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速稍缓,但下半年在内外需共同拉动下,又恢复增长动力。预计2014年实际经济增速6.5%,2015年将达到6.6%,继续领跑全球。他称,受产能过剩、高杠杆率和新增长点尚在孕育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小幅放缓,GDP增长在7.2%左右。“经济增长重要性已不如过去,速度不是最值得关注的。”曹远征表示,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增加的就业岗位数从过去的120万个增加到180万至190万个,若政府目标是每年新增就业1000万个,实际经济增长6%左右就可以实现。

三、后市预测

本周WTI原油价格在60.94-66.8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64.24-69.64美元/桶左右震荡。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1月末宣布不减产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不断收到“坏消息”,在不到10个交易日里,布伦特油价就跌去10美元,到8日,华尔街下调2015年油价预估且科威特预计未来半年油价保持低位令油价重挫,国际油价暴跌4.2%,刷新五年来低点;6月末以来下跌超过40%。截止至12月10日国际油价收盘:WTI:60.94跌2.88;布伦特:64.24跌2.60。美国NYMEX 1月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88美元,跌幅4.51%,创11月2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报60.94美元/桶,创2009年7月份以来最低收盘位;ICE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60美元,跌幅3.89%,报64.24美元/桶,也创2009年7月份以来最低收盘位。油价下跌,一部分原因在于疲软的世界经济,石油需求低于市场预期;而另一部分原因则在欧佩克本身,即它的产量高于市场预期。目前原油价格已逼近美国页岩油厂商的生产成本,各方仍选择降价保住市场份额,欧佩克原油实际供应量甚至超过日均3000万桶上限,在需求没有大幅增长特别是中国进口疲软的困扰下,这种不减产短期内使得国际油价看不到走出弱势的可能性。预计后期,国际原油走势依旧低位震荡为主。
 

(关键字:原油 原油期货 原油价格)

(责任编辑: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