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 纽交所 | 伦交所 | 影响因素 |
44.66 | 55.91 | 周三,因美联储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美元应声走软。 | |
43.46 | 53.51 | 周二,由于市场继续担忧美国原油库存将进一步增加,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大幅走跌。 | |
3月16日 | 43.88 | 53.44 | 周一,市场继续受到供应过剩的打压,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大幅走跌。 |
3月13日 | 44.84 | 54.67 | 周五,受到美元指数突破100的打压,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暴跌。 |
3月12日 | 47.05 | 57.08 | 周四,因此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加重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大幅走跌。 |
2.2015年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走势图
3.2015年OPEC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根据EIA数据,截至3月13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第十周上升960万桶,至4.585亿桶,为自1982年开始数据采集以来最高水平。月度数据则显示当前库存处于自193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当周库欣地区原油库存上升290万桶,至5440万桶,为2004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去年9月份EIA称库欣地区库容为7080万桶。
EIA数据同时显示,上周美国原油产量也升至新的周度记录高点940万桶/日,月度数据显示美国原油产量上次达到这一水平的时间是1972年11月份。Herbert J. Sims & Co.资深副总裁Donald Morton表示:“围绕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将满仓的预期升温,预计本周美国油价会跌破每桶40美元。”Again Capital创始合伙人John Kilduff也称,市场不断猜测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已经见顶,油价还会下探每桶40美元。
美国经济形势
3月10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刚过去的一周使人们领略到了全球经济版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六年前,美国还笼罩在金融恐慌中,欧洲也被无辜殃及,中国则是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引擎。时至今日,美国经济已开始高歌猛进,其新增就业已达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中国正挣扎在经济放缓的泥潭之中,欧洲经济仍在逐步企稳。
象征这种转变的是各方南辕北辙的货币政策信号:美国上周五公布的强劲就业数据增大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今年内上调短期利率的可能性;而中国央行上个月再度宣布降息。
中美之间经济前景、政策策略的差异性预示着金融市场也将余震不断。譬如,美元有潜力继续走高,过去一年中,美元兑其他一篮子货币的累计升值幅度达11%,兑人民币累计升值2%。
这样的背景令人不禁提出一个大大的疑问:更加强劲但仍被危机削弱的美国经济能否像过去几十年那样推动全球经济前进?
由于当前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过去要大,因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无疑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比以往更大的影响。但美国经济的改善以及欧洲形势的趋稳将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渡过中国问题带来的难关。
这一前景的核心是:全球金融压力的格局发生改变。美联储官员上周四表示,31家大型银行通过了美联储对其财务抗压性进行的年度压力测试,意味着它们拥有足够多的缓冲资本,能够经受住再一次经济衰退的冲击。这是自美联储在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推出压力测试以来,接受测试的银行首次全部通过压力测试。
随着美国金融机构站稳脚跟,信贷规模正在加速上升。今年2月中旬,美国银行业的工商业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2%,与此同时,房地产和消费者贷款也出现增长,现金持有量增速放缓。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则下调了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增速预计仍将高于大多数其他国家,但增长动能明显减弱。中国经济去年的实际增长率为7.4%,为近25年来的最低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6.8%。
此外,中国经济的问题也反映在一些以大宗商品出口为导向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命运中。俄罗斯与巴西经济均处于或接近衰退。
中国政府任务艰巨,既试图在短期内提高经济产量,又要推进经济改革,而这两个目标可能会发生冲突。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并且集中在房地产领域。
中国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时值正在迅速老龄化的中国社会亟需更全面的社会服务、更好的生活方式之际,这种政策偏好使得决策者手中有吸引力的选项变少,经济增速减缓,政府预算更紧。
在中国举步艰难之际,欧洲表现出一些改善的迹象,这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前景方面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欧洲央行上周四上调了今明两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期,这一迹象表明,该行对欧洲经济正在立稳脚跟抱有信心。过去五年间,欧洲经济一直是全球经济中的“麻烦点”。欧洲央行将于周一开始实施一项规模逾1万亿欧元的刺激计划。欧洲央行认为欧元区2017年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2%。
荷兰国际集团(ING)经济学家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如果欧洲的经济增长率真的能够达到2%,那么对全球经济、对中国来说都会带来很大不同。
世界经济形势
一般而言,再好的经济形势也有坏企业,再坏的经济形势也有好企业,就看怎么把握形势进行科学决策。分析经济增长的曲线变动,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20个季度从高位向下行,目前经济增长还没有明确的回升信号,大多数指标是偏弱的。从供给和需求指标分析,国内需求疲软,外需增长不如预期,投资在不断放缓,消费增长平缓,出口增长低于往年,工业增长已经从高位连续20个季度滑落,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连续下滑,制造业PMI也连续多月下降。
2015年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国际也来自国内。
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化对中国有利也有挑战
2015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化,不同经济体宏观政策在不断分化。先看发达经济体,欧元区刚刚走出危机最差的时期,2015年经济增长可能稍好于2014年,但是2015年欧元区债务恶化不会明显缓解,通货紧缩将会持续,在此形势下,欧元区已经推出欧版QE,将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表现为放松。再看日本,在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后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几个季度萎缩,2015年经济不会好于2014年,安倍为了刺激经济,实现预期通胀和增长目标,将在宏观政策上继续实行宽松政策。在这次危机中,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私人消费抬头、房地产开始复苏、制造业回流、失业率下降等都使经济向好。但美国2014年11月宣布退出QE,并于2015年年中可能开启加息窗口,宏观政策总体趋势表现为“收缩”。发达经济体之间宏观政策的收和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由于美国是世界超大经济体,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放松带来的影响,不足于抵消美国在宏观政策上收缩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再看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在新兴经济体中是表现最好的两个经济体,这两个经济体目前为了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都相继采取了放松的宏观政策。但是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体,面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也分化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也带来挑战。总之,2015年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利有弊。去年以来美元回流、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对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降低成本有利。比如石油我国每年进口约三亿吨,如果价格降一半,我们进口原油会节省一千亿美元,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还有铜、黄金、铁矿石、大豆等。但是,当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以后,就会引起新一轮的世界通缩。一旦通缩,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对中国产品出口将形成严重约束。还有,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形势下,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诸多国家开始竞相货币贬值,这使得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对其他货币明显升值。这严重抑制了中国的出口,将对2015年国内经济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后市预测
本周WTI原油价格在43.46-47.0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53.44-57.08美元/桶左右震荡。国际原油多空因素交织震荡维持近两个月后,最终还是于3月份开始选择重回震荡偏下的走势。本周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增加,国际原油市场弥漫着供应过剩的疑虑,且众多交易员预计最近一周美原油库存将继续增加,或将录得连续第10周增加并且刷新纪录高位。受此影响,周二美原油WTI更是录得连续6个工作日收跌,收盘至43.46美元/桶,刷新2009年3月份以来新低。至周三收盘因为美联储(FED)决议声明偏鸽派(倾向于放宽货币政策),其影响力让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增加并刷新纪录高位所造成的利空效应烟消云散——至少暂时性地如此。国际油价收盘:WTI:44.66涨1.20;布伦特55.91涨2.40。美国NYMEX 4月原油期货价格周三(3月18日)收盘上涨1.20美元,涨幅2.76%,报44.66美元/桶。综上,短期国际市场缺乏明确利好消息,市场人士对于原油整体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仍心存担忧,供应宽裕仍将持续压制原油走势 。
(关键字:原油 原油期货 原油价格再收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