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 纽交所 | 伦交所 | 影响因素 |
34.74 | 36.35 | 周一,全球原油产量持续维持在纪录高位附近,市场预计供应过剩局面在2016年底前恐难改善,油价近期承压大幅下跌,不过美元回落为油价提供了部分支撑。 | |
34.73 | 36.88 | 周五,本周跌幅为2.56%。美国支出法案的通过终结了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但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5周来首次上升加重了供应过剩担忧,油价依然承受着巨大压力。 | |
34.95 | 37.06 | 周四,能源市场情报机构Genscape数据显示库欣库存增加140万桶,而美联储(FED)完成加息继续推高美元,油价暂缺利好提振,双双跌近数年低位。 |
2.2015年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走势图
3.2015年OPEC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令此前预期原油库存下降的分析师感到意外;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亦增加。
截至12月11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480.1万桶,至4. 90657亿桶,分析师此前预计为减少140万桶。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原油库存增加60.7万桶,至6005.6万桶。
截至12月11日当周,美国汽油库存增加173.1万桶,至2.19384亿桶,分析师此前预计为增加200万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增加256.3万桶,至1.51976亿桶,分析师此前预计为增加220万桶。
数据显示,炼厂原油日加工量下降41, 000桶。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为91.9%,低于之前一周的93.1%。
美国汽油日进口量增加1.2万桶,至66万桶;汽油日需求量减少20万桶,至922万桶。
上周美国原油日进口量增加291, 000桶。
美国经济形势
在上周美联储敞开加息大门后,本周金融市场稍显淡静。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终值、11月耐久财订单及核心PCE物价指数等数据的相继出炉,将为权衡美国经济形势提供最新资料。周日中国11月工业企业利润的出炉同样不容忽视。周四开始不少国家金融市场将逢圣诞节假期陆续休市。
在上周美联储敞开加息大门后,本周金融市场稍显淡静。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终值、11月耐久财订单及核心PCE物价指数等数据的相继出炉,将为权衡美国经济形势提供最新资料。周日中国11月工业企业利润的出炉同样不容忽视。周四开始不少国家金融市场将逢圣诞节假期陆续休市。除此之外,日本金融市场周三逢天皇生日休市。
**美国两大数据重磅来袭**
美联储在上周历史性的实施近10年来首次加息,开启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的新纪元,表明其相信美国经济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伤痛已基本痊愈,这一决定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一轮过山车行情。不过,美国经济是否真的如美联储预见的那样乐观,仍需等待数据说话!
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终值将于周二揭晓,将为权衡美国经济形势提供更多依据。上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环比年率修正值为增长2.1,高于前值的增长1.5%,GDP上修一度给予美联储12月加息带来信心。
美国耐久财订单在8月、9月连续两个月下滑,一度表明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急速下降。不过,10月环比上涨2.9%,高于市场预期,为美国年内加息增添依据。作为反映未来生产活动的重要线索,美国耐用品订单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对不易损耗物品的订购数量,是金融市场及企业家注意力的重心。周三出炉的11月数据,能否延续此前强劲势头,备受瞩目!
**一枚中国数据不容小觑**
中国11月经济略有改善,官方制造业PMI降至逾三年新低,但财新PMI延续回升势头,创下五个月高位;通缩加剧,进出口连续第五个月双降;CPI季节性回升,PPI连续第45个月下降,全年外贸负增长几成定局。不过,中国工业、投资、消费均胜预期,成为11月经济运行的一抹亮色。
将于周日出炉的中国11月工业企业利润不容忽视,该数据今年曾多次在A股及商品市场掀起波澜。自今年6月以来,中国工业企业利润连续下滑,10月同比下降4.6%,降幅比9月扩大4.5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解读称,10月利润下降因产品销售下滑,单位成本及费用上升,及石油开采、钢铁、煤炭等采矿及原材料行业利润下降明显。
本周,休市潮将席卷金融市场,周三日本金融市场将逢天皇生日休市,周四马来西亚金融市场逢先知穆罕默德诞辰休市。周五,英美、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将逢圣诞节假期休市。下周一英国金融市场继续休市。
世界经济形势
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以来,全球危机不断,2009年始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到目前尚未结束,中间伴随着中东、北非国家的政局动荡和内乱、战争,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快速下行、汇率贬值,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内战,2015年以来中国的股市、汇市价格下跌,世界经济和金融越来越显得不安稳。
一是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可能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中长期趋势。价格下跌导致企业利润暴跌,财政收入下降,居民收入下降,导致投资能力下降和需求下降。资源和能源国家的进口能力和建设、发展能力大大削弱,资源和能源进口国虽然因此受益,但是出口受阻,境外投资能力降低,很多合同确定的项目将无限期的延期,以前的投资因为在价格高位可能亏损,影响后续的投资能力。委内瑞拉、加拿大、俄罗斯、沙特、澳大利亚、巴西等面临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
二是周期因素的影响。从1988-1990年的中国经济下行,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苏联解体和东西德合并,再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0-12年内全球经济和金融就会出现局部和区域性危机,本轮危机到2017-2020年恰好是10年周期和30年周期的叠加点,存在爆发新的危机可能。危机从哪里找到突破口?可能就是价格和速度下行上体现,而且恶性循环,重新达到平衡。这个价格不仅是实体经济价格,也包括金融资产价格。
三是持续的低利率政策。美国从2009年3月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已经7年时间,尚未有结束的象征,欧洲央行在2010年加入量化宽松,日本在2012年10月加入,发达国家货币救助的是金融资产价格,保持了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扩大了货币发行;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扩张货币政策,救助和繁荣的是实体经济,带来货币贬值压力,积累的外汇购买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目前面临价值缩水的风险,对汇率的干预能力削弱,汇率、股市和其他金融资产价格未来数年依然存在继续暴跌的可能。目前全球政府债务、各种金融资产价值是GDP的百倍以上,泡沫的发展在实体经济下行和危机时,其资产价格将出现暴跌。
三、后市预测
上周美联储完成世纪加息,新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维持在0.25%至0.50%的区间,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压制,国际油价应声大跌,油价再次录得“两连阴”,欧美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下探至七年来低点。进入本周虽然两大会议均已拉下帷幕,但会议决议的余威依旧影响市场;欧佩克的高产策略引发市场忧虑情绪,供应过剩仍将是中长期影响油价走势的主要利空因素之一,而美联储下一次加息的时间节点也成为市场再次关注的焦点。对于后期油价走势,多数人均持悲观态度。近日,关于美国原油出口禁令解禁的消息,持续引发市场关注。但有业内人士称美国原油出口禁令解除可能在短日对油市形成指引,由于并未明显影响供需面,对油市的中长期影响效果并不明显。截止本周12月21日国际原油收盘价格:WTI34.74 ↑0.01布伦特36.35 ↓-0.53 。目前国际原油已经跌至如此低位的情况下,究竟有没有大幅反弹的可能呢?从以往原油走势规律来看,原油总是在波动中寻找高低点,在达到阶段性低点之后,一般会报复性反弹。但目前国际油市被利空充斥,即使反弹,幅度也不会太大。
(关键字:原油 原油期货 原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