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 纽交所 | 伦交所 | 影响因素 |
3月16日 | 38.46 | 40.33 | 周三,卡塔尔方面消息显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会议计划于4月17日在多哈举行,这令多头信心得到提振。同时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幅小于预期,缓解了市场的库存担忧,而美联储(FED)维持利率不变也有效提振了风险资产,令油价涨幅进一步扩大。 |
3月15日 | 36.34 | 38.74 | 周二,因近期涨势遭遇到40美元/桶上方的强劲阻力,同时市场对美国原油库存压力的担忧持续上升,油价今日重启跌势,此外,美联储会议决议前投资者愈加谨慎也抑制了油价的上行动能。 |
3月14日 | 37.918 | 40.39 | 周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月报下调需求预期增加了油市的基本面担忧。此外,伊朗2月产量创近20年最大增幅,同时该国依然不愿意配合冻产令产油国会议前途未卜。 |
3月11日 | 38.5 | 40.39 | 周五,因国际能源署(IEA)月报暗示油价或已见底,同时美国本周石油活跃钻井数连续第12周减少,而美国活跃总钻井数更是触及41年来最低。 |
37.84 | 40.05 | 周四,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原计划于3月20日举行的冻产会议或难成行,多头信心大受打击,不过欧洲央行(ECB)意外降息后美元先涨后跌为油价提供了一定支撑。 |
2.2016年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走势图
3.2016年OPEC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即使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减少且进口放缓,美国上周原油库存连续第五周增加,再创纪录新高。
截至3月11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130万桶至5. 2318亿桶,增幅远低于分析师此前预估的增加340万桶。 位于俄克拉荷马州库欣的原油库存增加54. 5万桶,触及6,750万桶的纪录新高。
美国汽油库存减少74. 7万桶至2. 4972亿桶,市场此前预估为下滑230万桶。
过去四周汽油需求同比增加6.4%,至940万桶/日。 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减少110万桶至1.6134亿桶,符合分祈师预期。
炼厂原油加工量增加85, 000桶/日。炼厂的产能利用率则下滑0.1个百 分点。美国上周原油进口减少35. 5万桶/日。
美国经济形势
外汇市场消息,上周自欧洲央行决议出台后,本来似乎没有人预计美联储会在本月加息,因此美联储变得稍显激进,按捺不住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本周四召开加息预期会议。就在一个月前,债券等相关市场还坚信,美联储今年是不会加息的。
美国经济复苏符合加息预期
最近,利率期货市场的走势显示美联储6月份之前加息一次的几率已经攀升至43%,12月份之前加息一次的几率目前为75%。形势较2月初大幅逆转,当时市场预计这两个时点的加息几率均为零。
这种转变源于美国公布的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缓解了对油价暴跌及海外经济放缓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
最新的数据显示受益于薪资增幅增加,美国1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大增0.5%,创八个月最大升幅。美联储高度关注的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1月同比大增1.7%远超预期,创2014年10月来最高。
就业市场持续复苏,家庭消费上升,所有这些都说明实体经济表现大致符合美联储的预期。数据还表明,劳动力供应将低于需求,意味着争夺劳动力的竞争加剧和薪资增长,这是继续加息的有力理由。
金融市场在逐步摆脱悲观情绪。在今年早些时候价格大幅下挫之后,从股票到原油等风险较高资产的价格过去一个月实现反弹。今年早些时候,投资者曾大量买入美国国债以保护资金,现在投资者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将资金配置到价格已经暴跌的资产上。
目前,投资者密切关注美联储周三对利率决定的解释以及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些什么。和讯外汇认为如果美联储暗示计划今年加息,可能会提振市场对美元的需求,美元将再度走高。
世界经济形势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各国的必然选择。应该根据各自国情采取必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国际市场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各方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彼此政策的沟通和协调,防止负面外溢效应。特别是经济大国,则更需要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对他国的影响,提高透明度。
现在和未来几年,对我国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中等收入陷阱”。要吸取拉美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毫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十三五”年均6.5%以上的增长目标;并警惕民粹主义的政治思潮和排除过度经济福利主义主张的干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改革创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产业发展,注重需求引领,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中高速增长。
世界经济形势:六低一高
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中,其特征有六低一高:低增长,低贸易流动,低投资,低利率,低通货膨胀,低物价,高债务。
第一是GDP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1月1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1%,为近6年最低。其中,美国经济增长2.5%,中国经济增长6.9%,欧元区经济增长1.5%,日本经济增长0.6%。预测2016年和2017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3.4%和3.6%,均较2015年10月该组织发布的预测数据下调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2016年和2017年经济增速均为2.6%,均较上次预估值下调了0.2个百分点;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均为1.7%,其中2016年预估值上调0.1个百分点,2017年增长预期不变;日本今明两年分别增长1.0%和0.3%,其中2016年增长预期不变,2017年增长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连续第五年增长率下滑。正如国际货币基金总裁拉加德所说,世界经济陷入“新平庸增长”。
第二是低贸易流动
2016年2月26日《金融时报》报道,2015年全球贸易总额下滑逾14%,表现为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一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等全球商品贸易指标都接近历史性的低水平,国际贸易增速连续4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根据WTO数据,按美元计价,2015年前10个月,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下降11.3%,其中货物出口下降11.0%;进口下降13.0%。2015全年按照美元计价,中国出口下降2.8%,但美国出口下降6.8%,德国出口下降11.2%,日本出口下降9.4%,印度出口下降17.5%。WTO还预测,2016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3.9%,增速不仅大大低于1990年以来5.1%的年平均增长水平,而且低于4月预估的4.0%。
第三是低投资
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总量为1.23万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了16%。5000个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的现金储备到2014年底达到4.4万亿美元,几乎是金融危机之前的两倍。201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虽然同比大幅提升36%,达1.7万亿美元,但主要原因是跨境并购净交易额超过6437亿美元,同比骤升61%,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跨境并购交易金额激增132%,达3390亿美元,而2015年全球绿地投资同比仅增长0.9%,基本上陷入停滞。其外资流入量的增长并未转化为有效的生产性能力扩张。此外,一部分并购交易仅属于“公司重置”行为,即出于避税和安全原因而搬迁公司总部,其生产活动并没有发生大规模转移,特别是对美国公司的并购交易受税收规则因素推动较大,使反向交易金额激增。
第四是低利率
美国实行了数年的量化宽松政策使联邦基准利率几乎接近零,2015年12月美联储把基准利率提高了25个基点,2015年4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至0.7%,导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为2.4%,这使原来打算2016年3月再次加息的概率大大降低。欧元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2014年9月从0.15%降至0.05%后一直维持至今。日本2015年第四季度经济折合年率下降1.4%,全年仅为0.4%。2016年2月16日日本央行开始正式实施负利率。
第五是低通货膨胀
2015年全年,美国CPI仅增长0.7%,为50年来第二慢增速。与此同时,美国PPI累计下跌1.0%,为2010年以来最低。2016年1月份其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3%。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国1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1.4%,创2014年10月以来最高的同比升幅。分析人士认为,因能源价格持续走低,会延长通胀水平达到美联储设定目标的时间。欧元区消费物价指数2016年1月仅上涨0.3%;1月PPI下降1.0%。日本央行预计2015年财年核心CPI上升0.1%,之前预计上升0.7%,2016年核心CPI上涨目标仅0.5%。
第六是低物价
2015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较大。除棉花、白糖价格略有上涨外,小麦、玉米、大米、大豆、天然橡胶、铜、原油及成品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铁矿石及贵金属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能源、铁矿石价格跌幅最大,12月同比跌幅超过30%;有色金属次之,价格跌幅超过20%;小麦、玉米、大豆、豆油、天然橡胶、金、银等商品价格同比跌跌幅也在10%左右。较长一个时期来,粮食、大豆、棉花、天然橡胶、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低位,其中个别品种如布伦特原油、铁矿石价格已经跌至10年来的低位。预计2016年油价整体波动区间在每桶25-50美元范围内,上半年较弱,下半年较强。美国商品调查局大宗商品CRB价格指数到2015年底跌至380点,比上一年最高位下跌24%。2016年1月份,该指数继续向370点下跌,正在接近全球金融危机时2008年底至2009年初300点的水平。2016年2月8日-12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香港股市都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再急剧下挫,原油价格每桶最低逼近26美元。
一高是高债务
2008年至2014年,美国债务增长1倍,达到6.8万亿美元,新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增加2倍,达到2.6万亿美元,占生产总价值80%,全球公私债务高位累积。美国、欧元区和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例分别为104.9% 、 93.7%和246.2%;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2015年财政赤字与公债均略有上升;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GDP比重4.3%;44.4%。根据麦肯锡调查,全球总债务不断创历史新高,从2007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债务总额增加57万亿美元,达到199万亿美元,债务与GDP之比提高到 260%,其中日本517%,西班牙401%,美国269%,巴西则因债务违约被惠誉将评级降为BBB-。2015年末全球有7.6万亿以美元贷出的国际债务,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债市、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和资本大规模异动,导致2015年流出和撤离新兴市场的资本为1200亿美元。
三、后市预测
本周WTI原油价格在36.34-38.5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38.74-40.39美元/桶左右震荡。本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投资者对于经济放缓的担忧情绪减弱,同时美元疲软、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减少以及技术性仓位调整等利好因素也对油市形成明显支撑,国际油价连续反弹、布伦特油价更是连涨6日、顺利跃至40美元/桶上方。虽短暂的利好支撑国际原油上扬,但后期供应过剩的现状难改观,高产将继续制约原油上涨,短期原油或将弱势盘整。截止本周三收盘3月16日国际原油收盘:WTI38.46 ↑2.12布伦特40.33 ↑1.59因原油期货周三飙升,因石油输出国组织官员称,即使伊朗不合作,沙特和其它主要石油出口国也将限产。目前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仍显疲弱,能源需求及需求前景不佳,而供应方面,尽管产油国会晤消息此起彼伏,但预计其协议减产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油市将继续受到供应过剩利空因素压制,走势整体乏力,当然油价长期低位运行,技术上看此前多以触底,宽幅下挫的阻力亦加大,综合来看,下半月油价或维持35-40美元/桶区间内运行。若有产油国会议等方面的最新利好消息,油价仍有触及40美元上方的可能。
(关键字:原油 原油期货 原油价格 国际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