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美国基准WTI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近三周以来首次升穿每桶40美元关口,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触及四个月高点,因美元走软,而且市场对产油国能够达成限产协议并开始缓解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局面的预期升温。
上述两种原油期货价格在上周五涨逾6%之后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纽约商交所(NYMEX)5月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64美分,至每桶40.36美元,涨幅1.6%;伦敦洲际交易所(ICE)6月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89美分,至每桶42.83美元,涨幅2.1%。
分析师们表示,今日似乎没有直接因素推动油价上涨,油价走高可能主要是因为美元走软、市场憧憬美国本周公布的原油产量和库存数据延续上周下降趋势、本周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会议上产油国有望达成冻结石油产量协议。美元走软可驱动油价上涨,因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变得更加低廉。
上周油价累计涨逾16%,其中上周五即上涨6%,因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下降,促使空头交易员再度了结空头头寸。而且,美国能源部估计美国国内原油产量仅略高于900万桶/日,引发市场广泛预期美国能源部本周公布的数据将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进一步下降。
与此同时,投资者们对周日多哈会议上主要产油国能够达成冻产协议越发乐观。出席会议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和非OPEC产油国可能同意将原油产量冻结在1月或2月水平。不过,一些分析师和策略师认为,即使达成冻产协议也难以遏制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形势进一步恶化。伊拉克上周日甚至称其3月原油产量已达到455万桶/日创纪录水平。
高盛集团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原油再平衡历经18个月后才最终开始,眼下降低原油产量毫无道理。事实将证明任何支撑当前油价的决议最终都将弄巧成拙,要使非OPEC产油国刚刚开始的供应调整在2016年下半年形成供应短缺,油价持续低迷将是必要条件。”
摩根士丹利银行称,美国上周原油库存下降490万桶的情况与季节性因素不符,其背后的许多导因不会重现。该行预测本周市场情绪会转向负面,从而导致油价下跌。德国商业银行则警告称,若多哈会议未能达成全球性冻产协议,油价将出现回调。
由于短期内全球原油供应量不太可能大幅下降,因此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中国等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国,寄希望于消费国吸收过剩原油供应。中国将于本周三公布3月石油进出口初步数据。中国2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近25%,至3180万吨,约合800万桶/日,创纪录高点。BMI Research称,未来几年中国原油进口料保持旺盛水平,因汽油利润率可观、更多私营炼油厂商获得进口许可、炼油产能扩大以及原油储存能力提高。
今日NYMEX 5月RBOB汽油期货价格上涨3%,至每加仑1.5077美元;柴油期货价格上涨1.2%,至每加仑1.2147美元。
(关键字:原油期货 全球经济 美国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