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50美元关卡沉重阻力 油价冲高回落

2016-6-2 9:12:39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廖美优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纽交所 伦交所 影响因素
6月1日 49.01 49.72 周三,油价日内一度下挫逾1%,但随着市场传闻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于明日会议上考虑设置产量上限,油价获得有效提振并一度转至平盘附近,同时美元回落也为油价提供了一定支撑。 
5月31日 49.1 49.69 周二,夏季出行高峰即将到来增加了投资者的多头押注,不过强势美元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量维持高位依然令油价承压下挫。 
5月30日 休市 49.76 周一,因假期休市,市场交投略显清淡,虽然美国产量下降继续支撑油价小幅反弹,但伊拉克增加出口计划以及美元走强令油价的上行空间受限。 
5月27日 49.33 49.32 周五,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再度刷新2009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至316座,暂时缓解了市场对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的担忧,但市场依然认为油价走高将诱发新增产量,供应过剩担忧和美元走强均令油价承压。 
5月26日 49.48 49.59 周四, 油价上攻的新一轮催化剂是美国原油库存的下降,以及供应中断事件导致全球原油日产量减少近400万桶,国际油价日内稍早双双升至50美元/桶上方,为近七个月来首次。

    2.2016年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走势图

 

   3.2016年OPEC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北京时间6月2日凌晨4:30公布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27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235.1万桶至5.392亿桶,路透调查的分析师预期减少250万桶,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

具体数据,美国5月27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235.1万桶,预期减少250万桶,前值减少514万桶,从而表明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当周API汽油库存减少148.5万桶,预期减少15.7万桶,前值增加361万桶,当周API精炼油库存减少115.6万桶,预期减少89.1万桶,前值减少292万桶。

美国API原油库存意外大增235.1万桶

美国石油协会同时表示,美国至5月20日当周API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减少103.6万桶,前值减少18.9万桶。

另外,截止至5月27日当周,美国原油进口上升73.1万桶/日至800万桶/日。

  美国经济形势 

6月2日凌晨,美国股市低开低走,尾盘回升小幅收涨。此前,美联储褐皮书发布报告显示:大部分地区经济适度增长 劳动力市场收紧推涨薪资,制造业在各地区的表现则好坏不一。

标普500指数收涨2.29点,涨幅0.11%,报2099.26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65点,涨幅0.01%,报17788.85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4.20点,涨幅0.08%,报4952.25点。

消息方面

美联储周三发布褐皮书称,四月至五月中旬,经济活动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适度增长,通胀压力略微增加,美国公司的劳动力成本也在增长。能源行业依旧疲软,钻井数目在下滑。

CME美联储观察: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6月和7月加息的概率分别为21%和57%;ISM数据公布前分别为17%和54%。

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美联储主席耶伦将于6月21日出席参院听证会。
数据方面

美国5月ISM制造业指数51.3,预期50.3,前值50.8。

美国5月ISM制造业新订单指数55.7,前值55.8。

美国5月ISM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63.5,预期58.5,前值59。

ISM工厂指数调查主席Holcomb:形势“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库存短缺造成供应下降,这是一大亮点。物价上涨来自能源反弹,并标明经济更加稳定。

美国4月营建支出环比-1.8%,预期0.6%,前值0.3%修正为1.5%。

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0.7,创六年半新低,预期50.5,初值50.5;4月终值50.8。
个股消息

软件开发商Salesforce股价下滑,该公司宣布计划斥资28亿美元收购Demandware。Demandware是一个电子商务及相关服务平台。赛福时公司收盘跌幅为0.29%。

阿里巴巴集团最大股东软银今日宣布,计划抛售价值至少79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帮助减少自身负债。受此影响阿里巴巴收盘重挫6.48%。

可口可乐周三宣布,已与联合利华公司达成协议,以5.75亿美元收购对方的拉美地区豆浆饮料业务AdeS。联合利华涨幅为0.72%

世界经济形势

“2016中国金融论坛”于5月20日-21日在北京召开。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出席并演讲,在演讲中他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做出5点判断,以下为内容要点。

一、全球经济虽然在缓慢复苏,但下行压力较大。

今年4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前夕,2016年第二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于4月14日至15日在华盛顿举行。此前,4月12日,IMF再次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这是过去这几个月以来,IMF连续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曾由3.6%下调到3.4%,再于4月12日,进一步下调到3.2%。2016年刚刚过去3个多月,IMF就对全年经济做出3.2%的增长预期,这已经非常接近于2015年全球经济3.1%的实际增长率,而且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值得警惕。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二、贸易增长更为低迷,提高国货质量至关重要。

在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世界贸易组织(WTO)把2016年度全球贸易增长率下调到2.8%,与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持平。这是全球贸易增长率连续3年低于已经低迷的全球经济增长率。而且全球贸易2.8%的增长率也大幅度低于过去20年间全球贸易年均5.2%的增长率。

更具挑战的是,2015年是多年来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率首次低于发达国家贸易增长率。由于发展中国家往往是通过贸易促进本国经济较快速度发展,所以全球贸易的这一新的特点值得高度警惕。

中国要在对外贸易上做更大努力,包括推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一定要保持住当前的发展势头,保持住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所占份额。2016年,要通过企业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保持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的地位;要通过供结侧的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提高“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信用,用质量来保障全球市场中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客观地说,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因为现在包括美国、欧盟等在内的西方主要经济体,已从过去“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政策立场上表现出倒退到一种相对孤立主义的倾向。无论是在美国大选,还是在西方其他国家的大选中,孤立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苗头和倾向都表现得很明显,值得高度警惕。

所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以扩大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就非常重要。

三、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政策协同发力,以稳定市场预期,增进投资者信心。

今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结构性改革。G20首次提出,要在单个国家和G20集体层面,运用结构性改革政策,不能只单纯依赖货币政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宣示。

因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走出危机主要靠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利率降为零时,发达国家通过进一步印发钞票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流通性以促进经济复苏。

但是近七年以来,这一政策走到尽头。单纯依靠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利率降成负利率也解决不了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所以,各国要运用结构性改革政策,而且一些财政政策有空间的国家,要适度增加财政赤字,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这就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协同发力。

今年,中国发挥G20主席国的领导力,在国内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是客观而言,改革本身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在调整的过程当中确实遇到一些难题,需要克服。

现在货币政策方面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靠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降成负利率肯定走不通;另一方面,美联储已启动利率正常化进程,就会保持这一势头,那么美联储利率正常化带来的流动性紧缩又对全球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对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货币的汇率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最近这几天,有迹象显示美联储有可能在6月份再次提高利率,虽然提息幅度很小,还是0.25个百分点,但国际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波动。目前,市场非常敏感,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调整,对市场信心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正是由于目前市场高度的敏感性,市场波动程度往往超过经济基本面的表现,或者说市场波动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基本面。一些国家经济基本状况总体可以,但是相关市场的波动往往与其基本面脱节。所以,稳定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也成为G20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考虑。

在这个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最终公报的形成也是G20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四、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困难。

今年,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较大困难,尽管其中中国和印度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在4月12日的报告中,主要经济体里面,IMF仅上调了中国的2016年度经济增长预期,印度的增长预期维持不变,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全部都被下调了。俄罗斯和巴西两个主要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预期均被下调,两国现在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

在IMF的最新预测中,俄罗斯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了0.8个百分点,由此前的-1%被进一步下调到-1.8%。巴西经济在国内政治和自身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连续衰退,2016年度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5%被进一步下调至-3.8%。

俄罗斯和巴西是金砖国家中的两个重要国家,而且是全球的重要原材料生产国和供应国。所面临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自身经济结构方面的不合理。所以,结构性改革对这些国家同样非常重要。近期,原油和铁矿石的价格不断下降,现在虽然有所稳定但未来情况仍很难预测。所以,单一的经济结构,只靠原油出口、矿石出口,不利于一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即使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国际经济的大框架下,有关产品价格一旦出现大的波动,其经济就将面临巨大压力。所以,在西方发达经济体面临挑战的同时,一些新型国家经济体也面临着挑战。

五、 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在进一步显现。

以俄罗斯为例,尽管现在世界总体大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矛盾和冲突仍不时出现,这使得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态势不时受到干扰,值得高度警惕。

中国在充分认识风险,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要抓住机遇,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只有让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影响力。不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怎么演变,中国作为2016年G20主席国,如何推进G20进程,确保全球经济沿着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轨道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一定要遵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加强同G20各成员的政策协调,形成政策合力来推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三、后市预测

本周WTI原油价格在49.01-49.4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9.32-49.76美元/桶左右震荡。周初,周四(5月26日),因上周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而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加拿大的原油供应也收到制约,WTI原油一度突破50美元关口,为去年11月来首次。但随后油价很快就回落了,目前油价在49美元左右徘徊。周中后期,据悉欧佩克将于6月2日在维也纳召开例行会议,相较于以往会前油市的宽幅波动,本次会议前夕市场相对理性,业者静待会议消息为主。就目前沙特、伊拉克等成员国对石油产出的态度来看,本次会议提及或者达成冻产协议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后期油市仍将受到供应面、尤其是中东地区供应宽裕的压力,而全球范围内经济复苏缓慢,能源需求欠佳,全球石油库存高企的局面亦对油市回暖增添阻力。此外,美联储会议纪要偏向鹰派,加息预期推升美元、也将对油市形成一定打压。不过目前油市回暖势头较足,不排除跃至50美元/桶上方的可能。排除地缘冲突、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近期油价存在下行风险,预计油价或维持47-51美元/桶区间内运行。

 

 

 

 

 

 

 


 

(关键字:供应过剩 原油价格 美元 原油库存)

(责任编辑: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