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下炼化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7-7-13 11:57:46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7月盛夏,全球50多家石油公司齐聚第22届世界石油大会。在这个有着“石油界奥林匹克”的竞技台上,油气领域的最强大脑们上演着智慧与激情的碰撞,展示着科技与创新的魅力。

在一个多月前,在福布斯2017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上,他们刚进行过一次静悄悄地角力。在大多数油企因为低油价而排名集体滑落的背景下,道达尔、壳牌等油企却依靠炼化优势实现逆袭。其中,道达尔下游板块营业额达70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达30%以上。低油价下,炼化业务步入黄金发展期,总产能也逼近49亿吨/年大关。炼化主题也成为此次世界石油大会的一大吸睛话题。

但在盈利的繁荣景象下,挑战已在潜伏。2016年,在持续两年强上升趋势下,全球炼化业务未延续强劲表现,传递出发展空间收窄的信号。而在亚太,尤其是对产能建设挂上加速挡的中国炼化业务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尤为凸显。

2016年,中国炼油行业盈利1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创历史纪录。“中国炼油工业面临新城镇化、经济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炼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金云告诉记者,中国炼化企业正从以国内为主,走向国内外兼顾的发展道路,以国际产能合作为主要内容的“走出去”步伐加快,目前已投资国外11个炼化项目,还参与了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不少炼厂的建设。

同时,“内忧外患”“上紧下收”等压力使国内炼化业务发展暗礁丛生。“内忧”,来自产能过剩。近几年,乘着我国下放炼油项目审批权、放开原油进口权和低油价的春风,国内炼能来了一次小爆发,炼油产能过剩,已超亿吨,过剩率约在13%至18%。未来3年,国内还将投产3至5个千万吨级炼厂,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外患”,则是新能源不断挤压成品油销售市场、煤制油等非油基相关产能持续增加,2020年全国煤制油产能或将超过1300万吨/年。

上紧下收,使炼化业务既面临环保和质量全面升级的“紧箍咒”,又面临成品油市场出口“收窄”,行业利润空间压缩。

挑战中同样蕴含着无穷机遇。辩证地看,虽然国内炼化产能过剩,但是高端产能依然不足,在优化区域布局、借助“一带一路”机遇拓展发展空间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虽然成品油市场价格战硝烟四起,炼油市场竞争已趋于“红海”阶段,但化工依然展示出强大的增长空间,化工高端市场依然是一片蓝海,尤其是一些高精端化工产品,甚至还有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中国炼油能力总体过剩背后存在着区域布局、炼厂间技术经济指标、高端高清洁油品生产水平和炼化一体化水平等4个方面不平衡,而这就是炼化企业抢抓机遇的突破口。”金云认为,“中国炼油业应加快从追求规模转向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内涵发展的品质。”

拥有全产业链的大石油公司,也正积极寻找着放大炼化优势、规避发展风险的最佳路径。从本届世界石油大会“有竞争力的炼化技术”“炼油与化工的融合”“炼油化工新策略”等探讨话题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谋划和战略布局已然开始。

共识的背后,行动力将是企业在下一轮发展周期胜出的关键。归根结底,当前炼化企业最大的挑战是自身,如何改变强大的传统生产惯性,如何在企业内部再造最佳盈利路线图,如何将企业变成“闻”利而动的市场敏感体,考验着企业转型的速度,也考验着企业创新发展的耐力。而对资源型石油企业来说,更考验着再造企业“体型”的勇气和发展的战略智慧。

(关键字:油价 炼化行业)

(责任编辑:0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