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塔里木河沿岸百万亩胡杨林层林尽染,披黄着金,呈现独特的美丽景致。地处塔河南岸的哈得作业区的“百果园”,也吸引了成群的白鹭、红嘴雁、野鸭、大雁等“做客”,在空中盘旋、在水上起舞。
白鹭有着“生态鉴定师”的美誉。大漠深处见绿洲,草长莺飞白鹭欢。为把油气田建设成白鹭“生态检验师”的乐园,塔里木油田坚持把“生态优先”理念融入油气勘探开发全生命周期,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全员环保教育体系,通过文化融绿、科技护绿、生态添绿,油气开发到哪里,绿色就延伸到哪里。
牙哈作业区的特产雪菊,和白鹭一样对生态环境十分“挑剔”。金秋季节,采摘雪菊、晾晒雪菊,成为员工业余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家有燕雀,代表人丁兴旺,燕雀成为了牙哈作业区员工心中的“吉祥鸟”。公寓外围茂密的树林,也成为野兔的“领地”。燕雀、野兔和雪菊——牙哈的“吉祥三宝”,成为石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注解。
阵阵秋风吹过,芦苇荡沙沙作响,野鸭群“嘎嘎”叫,这是西气东输气源地克拉2气田人工湿地的金秋交响曲。将6个污水处理池改造成6个人工湖,移栽芦苇对水质进行生物净化,利用鱼儿监测水质,形成“小生态圈”。
塔中油田是典型的沙漠油田,经10年绿化试验,研究沙漠的科学家与塔中油田员工共同研究筛选出70多种适宜在沙漠生存的花草树木,并在塔中油田周围建起4360公顷的生态大观园。如今沙漠公路不仅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开发和运输的命脉,也成为野生动物活动迁徙油气区“居家”的路径。
地处沙漠腹地的哈得作业区,10多年如一日,坚持开展“杜绝污染从我做起”活动,员工摸索出多听一会儿、多观察一会儿、多动手、多擦一下的“四多”巡检法,杜绝设备跑冒滴漏,持续技术创新,实现污油、污水、天然气“三零” 排放。同时,坚持不懈地植树绿化,防风固沙,每年植树近5000棵,绿化面积达30万平方米,建成了“百花园”“百果园”“百鸟园”等六大特色绿化园区,成为新疆特有鸟类白尾地鸦、红嘴雁、野鸭、大雁的栖息乐园。
开发一个区块,建成一片绿洲。塔里木油田通过科技和管理创新,攻克了建设绿色油田的技术瓶颈,打造出了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效益型生态环保体系,实现由末端治“黑”到源头植“绿”的蜕变。如今,已开发的21个油气田,如同21颗翡翠明珠,镶嵌在广袤无垠的金色沙漠中,勾绘出绿色与金色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
(关键字:建设 绿色 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