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阳石化扭亏脱困的调查和思考(下)

2017-12-4 8:26:06来源:中国石油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咱真的盈利了?您得以党性保证这消息是真的!”今年4月,当获悉连续72个月亏损的辽阳石化于3月份首次实现单月盈利后,一位退休干部激动地打电话给公司领导。

短时间内扭转长期亏损,最主要的参与者是辽阳石化,受到震撼最大的是辽阳石化,受益最多的同样是辽阳石化。大家急切地问,辽阳石化是否真的走出了亏损阴霾?辽阳石化的盈利是否可持续?未来发展的空间还有多大?

改革开放后,曾经独领风骚的辽阳石化,一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触礁搁浅”,身上打着典型的老国企所有的烙印。如何乘胜追击,今天的辽阳石化比其他企业更需要从这次扭亏脱困中看清症结、汲取营养、获取动力,把亏损留在昨天。

如何客观认识辽阳石化扭亏的内生动力?

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内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矛盾论的观点,也是企业发展规律。辽阳石化的扭亏是在企业内部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是刀尖向内的自我剖析和诊断

3月至10月,辽阳石化连续8个月盈利,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结束了连续12年的亏损。

集团公司炼化板块扭亏解困工作组11月20日的工作简报显示,今年前10个月,辽阳石化173项重点技术指标有136项好于去年同期,其中炼油综合商品率达97%、轻油收率达89.2%,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

数字的背后更精彩。在整个扭亏增盈过程中,辽阳石化化工业务排名有所上升,炼油业务实现首次盈利。不仅辽阳石化上市业务实现盈利,摆脱了去年在集团公司炼化企业效益排名垫底的局面,而且未上市企业同样实现首次盈利,相当于两个特困企业同时脱困。在辽宁省,辽阳石化也是为数不多的逆势增长的大型国有企业,得到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希的高度肯定。

一切都说明,辽阳石化的盈利不是短时现象,而是全方位向好发展。辽阳石化的盈利,有底气有基础有空间,值得更多期待。

当然,短周期内的盈利也给很多人带来“想象空间”。辽阳石化的扭亏是帮扶出来的?是自己干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辽阳石化的盈利,自己的努力究竟占到几成?

客观说,和去年相比,国际油价、炼化产品的市场环境差别不大,去年的“天”更好,因为今年实际油价高于去年同期,对炼化企业盈利形成一定挤压。也就是说,天还是那个天。

当然,辽阳石化盈利有多种因素。为了帮助辽阳石化减轻包袱,集团公司给企业注资减债和资产减值,帮助企业减少财务费用支出。炼化板块成立“辽阳石化扭亏解困专项工作组”,以每月一次的频率深入现场调研指导,这也是炼化板块2002年以后首个针对单个企业的工作组。生产经营部、规划计划部、财务部等总部机关有关部门及销售单位在原油配置、成品油优化流向等方面全力支持,帮助辽阳石化做好产销衔接。

无论是在辽阳石化,还是在总部相关部门、炼化板块,都有一笔清楚账。“辽阳石化扭亏最关键的是企业广大干部员工的主观努力。”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财务处处长、辽阳石化扭亏解困工作组副组长高宇坦言,“在辽阳石化身上,是因为先有人努力,才有后来的天帮忙,辽阳石化把自己的路走活了,也把自己的路走宽了。”

如何深刻理解辽阳石化盈利的人为因素?

动力变革是企业实现质量效益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动力变革的关键在人。转了理念、换了思路、改了做法,正是人的改变让辽阳石化“换挡提速”,企业发展和盈利的基础越扎越牢

今年9月底,烯烃厂的一名员工主动找到车间主任,建议公司查一下部分货运司机用罐车中氮气换丙烯的猫腻。公司顺藤摸瓜,一天仅直接损失就减少1.6万元。

这仅是辽阳石化全员参与创效的一个缩影。然而就在去年,还是另一番景象。因为绩效考核吃大锅饭、安全追责高举轻放、算账意识的缺失等因素,往往是发现问题,员工说与不说一个样,横竖都是亏损;干与不干一个样,反正收入都一样。“过去,作为公司较繁忙的岗位,忙得脚不连地,拿到手的奖金却比停产车间同岗位要少。” 炼油厂加氢三车间加氢裂化装置员工郑重告诉记者。

这样的大背景下,往往造成人离责任有多远,不清楚;人离市场有多远,不知晓;人离效益有多远,没算过。

随着组织结构、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改革深入,系列民生工程的推进,管理的从严精细化,作为生产要素中最宝贵的资源,辽阳石化人从束缚中走了出来,从企业发展的旁观者、抱怨者、质疑者变成了参与者、贡献者和奋斗者,释放出惊人的生产力。

“现在,每到周末假期,本应空旷无人的办公楼里却和平时上班一样,主动来单位工作的干部员工越来越多,勤奋工作的身影随处可见。”辽阳市委调研组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扭亏增盈的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

人还是那些人,装置还是那些装置,可是和去年相比,装置非计划停车次数下降60%,安全事故事件总量降低60%,辽阳石化变了。以前,辽阳石化人算账,算的是多加工一吨原油亏损多少。而如今,辽阳石化把吨油边际贡献干到了651元。“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一样了。”员工调侃。

“我从2009年毕业来到企业就亏损,在持续亏损中,我几次动了走的念头,如果不是今年盈利,我已经走了。”面对记者,一位新提拔的科级干部难得的坦诚。

看似是盈利留住了他,其实是改变和希望留住了更多的人心。“我们有奔头,也有盼头了。”将近1.8米的东北大汉、芳烃厂重整车间歧化甲班班长周永楠深情地说,“辽阳石化的1万多名员工是最爱辽阳石化的人,我们在这安身立命甚至一辈子,当希望被重新点燃,没有人比我们更爱这个家。”

辽阳石化的扭亏为盈,表面看扭转的是效益,实则是人心。唯有相信员工、依靠员工、发动员工、惠及员工,企业才有盈利的基础。未来如何在保持人的积极性,让一个个活跃的主体释放更多活力,依然是辽阳石化持续向好的关键和法宝。

如何准确把握辽阳石化发展的历史坐标?

不在亏损中振兴,就得在亏损中死亡,这是企业的生存法则。眼下的辽阳石化扭亏脱困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长征。辽阳石化有条件、有能力、有后劲力争上游,再造新的辽阳石化

对于扭亏,辽阳石化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采取的一些措施是其他炼化企业很多年前就开始的,我们在狂追、恶补。”公司总经理白雪峰告诉记者,“我们刚从生死线上爬了出来,盈利基础还很薄弱,各方面工作欠账很多。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但不可否认,最艰难的一步辽阳石化已经迈了出去。高宇告诉记者,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但是迈出的第一步最为关键,因为这是决定全局的第一步,“辽阳石化整体发展态势是好的。按照这个趋势,明年会比今年好,我们有充分的信心。”

横向对比看,辽阳石化装置不是最老、规模不是最小、一体化优势不是最弱、人员不是最多,与兄弟企业相比,炼化企业都盈利,辽阳石化本身同样具有盈利的基础。

眼睛向内看,辽阳石化虽有着原油成本高、结构不合理等天然短板,但优势同样明显。俄油也有自身的优势,低价黑色产品石油焦产量仅占原料的3.5%,烃类物质含量高,产品品质也更好。待俄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投产后,效益将更加凸显。

从发展布局看,辽阳石化已经在产品结构上苦下功夫。今年通过调整工艺路线,辽阳石化大幅增产石脑油,少产柴油,将柴汽比降至4.11。此外,公司积极推动化工装置升级转产膜聚酯和功能性聚酯,目前高端聚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成为创效产品之一。

“随着明年大项目上马,我们的产品结构会得到进一步调整,产业链条会更趋合理。”计划经营处处长史君认为,辽阳石化未来盈利的基础将不断巩固和加强。

从内生动力看,辽阳石化的人的生产力依然有很大的释放空间。炼油厂厂长万功远告诉记者,严格管理、全员优化、开源节流依然有很大空间。“今年年底,我们已经提前把明年优化的项目做出来了,保守估计,这些措施能够给厂里增效千万元以上。”烯烃厂生产副厂长吴伟同样信心满满,“等我们把每个员工都发动起来,效益还能再上一块。”

可以预想,不远的未来,辽阳石化布局更佳、链条更优、体量更大、装置更平稳、人更努力。这就是辽阳石化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对标同等规模和条件的炼厂,从目前来看,辽阳石化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高宇说。

无论彻底扭亏的路还有多远,我们欣喜地看到,辽阳石化已经从历史的捆缚中挣脱出来,已经从传统落后的思维中惊醒,市场化的脚步越发坚实。把企业的命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这就是辽阳石化人对未来诘问给予的响亮回答。

(关键字:石油 脱困 调查)

(责任编辑:0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