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 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
纽交所 |
伦交所 |
影响因素 |
2020/4/15 |
19.87 |
27.69 |
因国际能源署在当天欧市早盘公布的最新一期月报中大幅下调年内全球原油需求预期,并预计此前达成的OPEC+减产协议不足以在短期内令市场供需恢复平衡,从而令油价走势承压。并且,当日美市盘中公布的最新一期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报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当周,在美国原油库存录得记录以来的最大单周增量1924.8万桶的同时,美国原油净进口量和炼厂原油加工量继续大幅下滑,这一利空报告数据公布后加重了国际原油期货的下行势头。在实盘剩余时段内,国际油价呈现低位整理走势,收盘双双录得下跌。 |
2020/4/14 |
20.11 |
29.6 |
因当天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将全国封锁令将延长至5月3日并在此前继续执行严格的封锁措施,从而打压了投资者对石油消费复苏的预期,并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当天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也加重了市场对年内石油需求受损的恐慌。这反映出在新一轮减产协议落地执行前,月内剩余时间内原油市场仍将面临日益加重的供应过剩压力,从而打压当日国际原油期货自欧市盘初起持续走低,收盘暴跌。 |
2020/4/13 |
22.41 |
31.74 |
在经历了自北京时间9日晚间以来的逾三天时长的频繁协商后后,参与OPEC+紧急会议的与会各方终于在北京时间当日凌晨达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达970万桶/日额度的减产协议,并于当天亚市盘初正式发布会议声明。受这一利好预期兑现影响,油价在当日亚市早盘交易中一度短暂走高。不过,由于大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此次OPEC+会议上达成的减产协议规模创下历史记录,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石油消费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这一减产幅度仍不足以扭转油市供应过剩及库存累积的利空压力,导致部分多头借机逢高了结,从而打压油价涨势回落。截至当日收盘,WTI和布伦特即期合约的结算价格录得跌涨互现。 |
2020/4/10 |
休市 |
休市 |
沙特主持召开的欧佩克+紧急视频会议于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结束。在经过长达一周的双边会谈以及全世界能源部长为期四天的视频会议,应对新冠疫情所造成的石油需求冲击的协议终于宣告达成。欧佩克人士透露,欧佩克+与会各国最终达成减产协议,首阶段将于今年五六月份每日减产原油970万桶,这也是欧佩克+机制成立以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
2020/4/9 |
22.76 |
31.48 |
截至当日国际原油期货实盘收盘,在当时举行的OPEC+紧急会议上尚未就减产1000万桶/日正式达成统一意见,但由于讨论的减产范围已逐步清晰,且该减产幅度未能达到市场所认为的、足以恢复能源市场平衡性的预期,从而令投资者对油市前景的看空情绪再度升温。 |
2.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 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本周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截至4月10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1314.3万桶,预期增加1160万桶;汽油库存增加222.6万桶精炼油库存增加564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4月8日)报告显示,截至4月3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幅超预期,精炼油库存基本符合预期,而汽油库存增幅超预期。具体数据显示,美国截至4月3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增加1517.7万桶,预期增加967.9万桶,前值增加1383.3万桶。此外,美国截至4月3日当周EIA汽油库存实际公布增加1049.7万桶,预期增加582.1万桶,前值增加752.4万桶;美国截至4月3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实际公布增加47.6万桶,预期增加78.8万桶,前值减少219.4万桶。
2.美国经济形势
4月14日(周二),当天汇市消息面延续清淡,虽然特朗普曾于当地时间隔夜盘后声称将研究重启经济、开放学校的计划,但由于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且累计确诊人数已逼近60万人大关,因此市场预期短期内不存在重启经济的客观条件,从而令美元走势承压。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当天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并大幅下调年内美国GDP增速至负增长区间,这也加重了市场对美元的做空情绪。当天,美元走势收盘承压下跌,美元对一揽子多数主要货币汇率全线录得下跌。
ICE美元指数收盘报98.875,欧元兑换1.0946美元,英镑兑换1.2567美元,澳元兑换0.6408美元,美元兑换107.45日元,美元兑换1.3894加元。
4月14日,当天仍未有美国相关的重要经济数据发布,虽然特朗普曾于隔夜发言称将开始研究重启经济的计划,但在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持续增长的当下,市场预期短期内不存在重启的客观条件,从而对美元指数形成打压。此外,在IMF于当天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美国年内GDP增速自上期前值2.0%大幅下调至-5.9%,这一预期也严重挫伤了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
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3%,此前预期为3.3%。预计2021年全球GDP增速为5.8%,此前预期为3.4%。预计2020年美国GDP增速为-5.9%,此前预期为2.0%;预计2021年美国GDP增速为4.7%,此前预期为1.7%。IMF预计,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损失约为9万亿美元,下行风险占据全球(经济)前景的主导地位。预计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将延续至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
据华盛顿邮报当天在报告中援引的一份计划副本内容显示,美国疾控中心(CDC)和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已经起草了一份公共卫生战略计划,以逐步重启美国部分地区的经济。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在5月1日前,为重启全国大选开始做准备;到5月15日,增加检测剂和个人防护装备的生产;此后将根据当地情况开始分阶段重新开放。
美东时间当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成立顾问团,为经济复苏建言献策,其成员包括来自几乎所有行业的上百位高管,其中包括苹果公司CEO库克、沃尔玛总裁董明伦 (Doug McMillon)、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CEO阿德尔森 (Sheldon Adelson)、新英格兰爱国者队老板卡夫等。此外,名单中还包括前国务卿赖斯等政界和智库人士。
当天,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表示,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5年前重回危机前的轨道。预计到9月30日,2020财年底美国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将超过100%。预期是基于当前法律支出、新冠病毒导致的封锁和高失业率的情况。
4月14日,欧元收盘上涨,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当天未有欧元区相关重要经济数据发布,且IMF在报告中同样大幅下调了对年内欧元区经济的增速预期至下行区间,但由于欧盟境内疫情形势较美国现状偏乐观,从而提振了市场对欧元的避险性买盘。
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0年欧元区GDP增速为-7.5%,此前预期为1.3%;预计2021年欧元区GDP增速为4.7%,此前预期为1.4%。
另外,当天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发表联合声明称,应对新冠疫情,国际社会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至关重要。声明内容显示,新冠疫情正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将继续利用一切可用政策工具,推动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随时准备动用1万亿美元借贷能力,帮助其成员克服危机。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支持这一行动,并呼吁向IMF相关基金提供更多紧急捐款。
当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发言称:新的欧盟预算提案将是"有雄心的"。欧盟的预算在疫情下的复苏中扮演中心角色。受疫情影响,欧盟正在研究调整银行规则。
4月14日,英镑收盘上涨,英镑兑美元汇率上涨。当天未有英国相关重要经济数据发布,受欧元升势带动,英镑收盘上涨。
当天,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BR)在发布的报告中称:预计英国第二季度GDP将萎缩35%,此后将快速反弹。预计第二季度,英国失业率将升至10%,此后缓慢下降。预计2020-2021财年,英国预算赤字升至GDP的14%。预计2020-2021财年,英国借款额达到2730亿英镑。
4月14日,日元收盘上涨,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受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影响,市场对避险日元的看涨情绪继续升温,提振日元震荡走高。
今日重要财经要闻关注:法国3月CPI年率终值(%)、美国3月零售销售月率(%)、美国3月工业产出月率(%)。
3.世界经济形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将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其影响程度将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面对这场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的双重危机,IMF强烈敦促各国强化多边合作,共同推动疫情后全球经济的复苏。
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目前,全球疫情何时得到遏制仍存不确定性。IMF认为,若疫情能在今年下半年消退,相关抗疫措施逐渐放宽并配合一系列政策支持,2021年全球经济依然有望反弹至增长5.8%。IMF指出,强有力的多边合作,对于遏制疫情蔓延和全球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多重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大幅放缓”
IMF表示,自1月份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对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冲击。为遏制疫情蔓延,多数经济体采取了“隔离、区域封锁、社交疏离”等措施,这些举措带来的经济冲击通过贸易和产业链扩散到贸易伙伴乃至全球。假如疫情在今年第二季度达到峰值并在下半年消退,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这与今年1月份3.3%的增速预测相比,大幅下调了6.3个百分点。
“这是在很短时间内IMF做出的大幅修正。随着各国为控制疫情而采取必要的措施,许多国家面临包括公共卫生危机、金融危机在内的多重危机,它们以复杂方式相互作用。”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塔表示,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首次同时陷入经济衰退,预计今年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将出现下降。据估计,此次疫情在2020年和2021年对全球GDP造成的累计损失可能约为9万亿美元。
具体而言,IMF预测2020年发达国家经济将萎缩6.1%,如果疫情在下半年消退,2021年有望增长4.5%。发展中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今年将萎缩1.0%,明年有望增长6.6%。吉塔·戈皮塔表示:“目前疫情及经济走势仍不明朗。全球经济能否在2021年出现反弹复苏,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疫情防控的结果。”
“多重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大幅放缓。”IMF研究部世界经济研究处处长马尔哈·纳布尔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是疫情造成经济活动中断;二是外部需求疲软和供应链中断造成的全球溢出效应;三是争相购买避险资产和借贷成本上升带来的相关金融压力。此外,对于资源出口型国家而言,需求疲软造成的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给相关国家的公共财政和外贸带来压力。
IMF认为,由于部分行业受到冲击严重,政策制定者实施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财政、货币和金融市场措施,以支持受影响的家庭和企业。在整个疫情防控阶段,应继续提供这种支持,以尽量减少经济严重衰退期间投资乏力和失业可能带来的持久创伤。马尔哈·纳布尔强调,持续有效和沟通良好的政策行动对于提振商业信心和加强经贸活动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令人鼓舞”
IMF多次表示:“中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令人鼓舞。正确的政策举措能有效对冲和减缓疫情带来的冲击,发挥重要作用。”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多次表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韧性,通过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中国经济正在重返正轨。”在最新报告中,IMF预测中国经济今年仍将保持增长。
IMF当天还发布了《全球金融稳定报告》,IMF金融顾问兼货币和资本市场部主任托拜厄斯·阿德里安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得益于及时采取有效的“组合拳”应对疫情冲击,包括严格的公共卫生健康措施,以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中国经济秩序正快速恢复正常”。
马尔哈·纳布尔认为,中国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政策反应迅速,帮助保护受影响的民众、企业和最困难群体,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由于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要注意面临来自外部需求减弱的挑战。
“多边合作对全球经济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今年全球经济下滑的幅度存在相当大不确定性,疫情结束后全球复苏的力度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马尔哈·纳布尔认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退和收入下降后,对危机蔓延的担忧可能会对民众的消费支出造成压力,由此减缓复苏进度。
“多边合作对全球经济恢复健康至关重要。”吉塔·戈皮塔认为,各国急需强化合作,助力经济恢复健康,避免全球化进程和经济复苏受到损害。
IMF呼吁各国强化多边合作,希望各国政府加大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建设,保证医疗物资的贸易流通顺畅,共同研发疫苗和药物,让所有国家都能共享成果。
IMF警告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使全球经济陷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各国政府和卫生官员只有共同努力、团结合作,才能防止出现更糟糕的结果。如果政策制定者不能协调全球应对疫情,经济衰退可能会延续到2021年。
从历史上看正是国际合作的失败让大萧条肆虐全球,文章呼吁IMF、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各国央行通力合作,采取积极措施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文章表示:“正如通过早期大胆的措施可以最有效地控制疫情一样,我们必须迅速回应,共同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国际社会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团结应对、共克时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增添力量。
马尔哈·纳布尔强调,强化多边合作对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十分重要。他建议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寻找疫苗和治疗方法,同时确保基本医疗用品和设备的跨境运输没有障碍,并向低收入国家提供多边援助。“合作解决贸易争端,降低扭曲的贸易壁垒,将极大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三、2020年2月份全国原油进出口统计数据(产销国)
产品 |
年度 |
月份 |
产销国 |
进口数量/吨 |
进口金额/美元 |
出口数量/吨 |
出口金额/美元 |
石油原油(包括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 |
2020年 |
2月 |
印度尼西亚 |
50988.68 |
21344227.5 |
— |
— |
2020年 |
2月 |
伊朗 |
333327 |
171418888 |
— |
— |
|
2020年 |
2月 |
伊拉克 |
5312911.8 |
2569651603 |
— |
— |
|
2020年 |
2月 |
科威特 |
2269290.52 |
1144376708 |
— |
— |
|
2020年 |
2月 |
马来西亚 |
1790241.94 |
721909405.5 |
30723.4 |
11100379 |
|
2020年 |
2月 |
蒙古 |
24119.91 |
9224962.5 |
— |
— |
|
2020年 |
2月 |
阿曼 |
2989182.25 |
1518049540 |
— |
— |
|
2020年 |
2月 |
卡塔尔 |
98393.3 |
49756002 |
— |
— |
|
2020年 |
2月 |
沙特阿拉伯 |
7369825.47 |
3727178034 |
— |
— |
|
2020年 |
2月 |
泰国 |
111459.98 |
50440726 |
— |
— |
|
2020年 |
2月 |
阿联酋 |
1629423.73 |
812790333.5 |
— |
— |
|
2020年 |
2月 |
也门 |
255725.72 |
131323493 |
— |
— |
|
2020年 |
2月 |
越南 |
61265.37 |
33168437 |
— |
— |
|
2020年 |
2月 |
哈萨克斯坦 |
360199.23 |
189734133.5 |
— |
— |
|
2020年 |
2月 |
阿尔及利亚 |
67393.85 |
34087089 |
— |
— |
|
2020年 |
2月 |
安哥拉 |
3157218.25 |
1550480137 |
— |
— |
|
2020年 |
2月 |
乍得 |
28064.61 |
14407536 |
— |
— |
|
2020年 |
2月 |
刚果(布) |
754960.8 |
368471873 |
— |
— |
|
2020年 |
2月 |
埃及 |
108059.18 |
57204614 |
— |
— |
|
2020年 |
2月 |
赤道几内亚 |
245503.62 |
123981814.5 |
— |
— |
|
2020年 |
2月 |
加蓬 |
523554.13 |
262477122 |
— |
— |
|
2020年 |
2月 |
加纳 |
378802.3 |
189118242 |
— |
— |
|
2020年 |
2月 |
科特迪瓦 |
65599 |
33498593 |
— |
— |
|
2020年 |
2月 |
利比亚 |
564174.51 |
311119981 |
— |
— |
|
2020年 |
2月 |
尼日利亚 |
128606 |
66218461 |
— |
— |
|
2020年 |
2月 |
南苏丹共和国 |
196686.57 |
103314456.5 |
— |
— |
|
2020年 |
2月 |
英国 |
570766.9 |
312610581 |
— |
— |
|
2020年 |
2月 |
挪威 |
1075213.97 |
488796214.5 |
— |
— |
|
2020年 |
2月 |
俄罗斯联邦 |
7027375.57 |
3463681940 |
|
|
|
2020年 |
2月 |
阿根廷 |
72117.31 |
36877354.5 |
|
|
|
2020年 |
2月 |
巴西 |
3826157.55 |
1820770469 |
— |
— |
|
2020年 |
2月 |
哥伦比亚 |
1001741.81 |
429963541 |
— |
— |
|
2020年 |
2月 |
厄瓜多尔 |
205712.9 |
94386676.5 |
— |
— |
|
2020年 |
2月 |
墨西哥 |
32797.53 |
14977167 |
— |
— |
|
2020年 |
2月 |
加拿大 |
210422.59 |
90484750 |
— |
— |
|
2020年 |
2月 |
澳大利亚 |
146729.94 |
74926037.5 |
— |
— |
|
2020年2月合计 |
43044013.78 |
21092221142 |
30723.4 |
11100379 |
四、后市预测
本周美国WTI原油原油价格在20.6-2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1.72-29.25美元/桶震荡。周内美国最大产油州的一些钻探商认为减产幅度超出了必要范围而拒绝进一步减产,使得欧佩克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减产的计划在德克萨斯州遭遇阻力,加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于周三公布上周原油、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全面大幅增加的预期也令油市承压,油价周二(4月14日)大幅下挫:美国WTI原油5月期货收盘下跌2.30美元,跌幅10.3%,报20.11美元/桶,为本月以来的最低收盘价,略高于3月30日创下的18年来最低收盘价格20.09美元/桶。WTI原油盘中曾跌破20美元支撑位,至19.9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下跌2.14美元,跌幅6.7%,报29.6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月和第一季度分别下跌48%和61%。
上周日,欧佩克及其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盟友召开的紧急会议最终决定将日产量削减970万桶,这是该组织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减产。不过,鉴于为抗击新冠大流行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导致全球需求大幅下降,这种降价不太可能对价格产生太大实质性的影响。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印度周二将其封锁措施再延长两周,而法国、德国和英国预计未来几天均将宣布至少延长三周。
基本面利好因素:
美国石油协会(API)周二公布报告显示,至4月10日当周,API汽油库存增加222.6万桶,远低于此前一周增加的940万桶,以及预期的680万桶。此前三周,汽油库存净增加1,650万桶;API库欣原油库存增加536.1万桶,低于此前一周的680万桶。
至于每周钻机数量,贝克休斯报告称,过去四周减少了179台钻机,至504台,但总数仍比2016年5月316台的低点高出60%。
基本面利空因素:
美国石油协会(API)周二公布报告显示,至4月10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1314.3万桶,高于此前预期1160万桶。过去三周,原油库存增加3,060万桶;API精炼油库存增加564万桶,远高于预期的123.9万桶,过去三周精炼油净减少了240万桶。
沙特能源大臣称沙特4月原油产量将为1230万桶/日时表示,如果沙特在本月最后一天前都以最高产速产油,那么5月原油库存仍将增加。
美国油企高管向得州监管机构就该州是否应迫使企业减产以抵消疫情影响发表意见,在此之后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悲观。部分高管支持强制减产,另一些人则反对,但他们都指出,在疫情导致全球石油需求萎缩三个月后,目前无论当局采取什么行动,短期内都无法解决严重的供应过剩问题。
瑞士能源风险咨询公司Zug创始人雅各布(Olivier Jakob)表示:“未来两周,我们仍然处在需求被最大程度破坏、原油供应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环境中,且可能会看到原油库存的持续增加。未来供应减少和需求改善的前景,可能会减轻夏季之后的期货溢价压力,但现货可能仍将承压。”
预测下周WTI油价将触及22-25美元/桶,布油在之后几个月触及20-28美元/桶。
(关键字: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