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纽交所 |
伦交所 |
影响因素 |
2021/5/13 |
63.82 |
67.05 |
原油收盘下跌,因印度新冠疫情危机加重以及美国一关键输油管道恢复运营,令此轮涨势中断,油价大跌。 |
2021/5/14 |
65.37 |
68.71 |
原油收盘上涨,尽管印度疫情危机仍存,且美国输油管道已恢复,但美国加油站断供情况仍严重,加之全球主要股市上涨及美元汇率下跌,因此支撑原油反弹上涨。 |
2021/5/17 |
66.27 |
69.46 |
原油收盘上涨,尽管印度疫情危机仍存,欧洲经济重启以及美国需求增加,盖过亚洲新一轮的防疫限制措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油价继续上涨。 |
2021/5/18 |
65.49 |
68.71 |
原油收盘下跌,尽管利好因素仍然存在,油价高位回落,API称近一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 |
2021/5/19 |
63.36 |
66.66 |
原油收盘下跌,亚洲新冠病例增多引燃需求忧虑,EIA称近一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油价大幅下跌。 |
2.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本周美国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不及预期,精炼油库存降幅略超预期,汽油库存略超预期。具体数据显示,美国截至5月7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减少42.60万桶,预期减少210万桶,前值减少799万桶。此外,美国截至5月7日当周EIA汽油库存实际公布增加37.80万桶,预期0万桶,前值增加73.7万桶;美国截至5月7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实际公布减少173.40万桶,预期减少150万桶,前值减少289.6万桶。美国东海岸原油库存上周跌至历史最低水平。上周,美国精炼油库存降至2020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原油出口量创历史最大降幅,下降达232.6万桶/日。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截至5月7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减少253.3万桶,预期减少225万桶;汽油库存增加564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87.2万桶。
2.美国经济形势
本周北京时间20日凌晨,美股周三小幅收跌。美联储会议纪要称目前的公共卫生危机继续给经济带来压力,经济前景仍存在风险。几位联储官员预计将开始讨论削减购债规模。加密货币全线崩溃。
道指跌164.62点,或0.48%,报33896.04点;纳指跌3.90点,或0.03%,报13299.74点;标普500指数跌12.15点,或0.29%,报4115.68点。
道指盘中一度下跌逾580点,联储纪要公布后该指数跌幅收窄。标普500指数11大组成板块普遍走低。
美联储周三公布上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认为,美国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离美联储的目标还很远。几位联储官员预计将开始讨论削减购债规模。
纪要称,经济发展的道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包括疫苗接种方面的进展。美联储官员们一致认为会后声明应承认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有所加强,但受大流行病影响最严重的经济部门仍然疲弱,尽管这些指标有所改善。
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周三严厉指责美联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认为这将会使市场放松警惕并带来错误的预期。在此之前,他还曾经批评拜登过于宽松的财政刺激政策。
周三加密货币遭到抛售,比特币一度跌破31000美元,创2月以来新低,此后反弹。以太坊跌超29%,瑞波币跌超33%,莱特币跌超37%。狗狗币下跌40%。
中国人民银行重申加密货币不能用于支付,令加密货币承压。此外,比特币曾经的支持者马斯克转头批评比特币的能源消耗过高不利环保、政策监管风险、以及一些交易员在加密货币大涨后的获利了结,都使比特币受到下行压力。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Jeffrey Halley认为,对于比特币来说,4万美元关口是“至关重要的关系成败的阻力水平”,他还认为比特币有可能跌破3万美元。
瑞士Swissquote高级分析师Ipek Ozkardeskaya表示,技术指标正在示警,“(比特币)37000美元之后的阻力位是3万美元。至少在短期内,我们有可能看到比特币跌至这些水平甚至更低。
投资者关注经济强劲复苏的前景,并担心通胀压力提高对复苏前景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价值股与科技股持续展开股市领涨板块之争。5月迄今,这种担忧情绪已经占据上风,并对主要股指产生了不利影响,标普500指数本月至今已下跌1.3%,纳指下跌了4.7%。
Carillon Tower Advisors分析师Matt Orton表示:“我们一直在告诉我们的客户,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动荡加剧的时期。我们已经经历了从增长股到价值股的激烈板块轮换。我们看到其中出现了许多波折。”
投资者对全球通胀失控的担忧周三再度升温,因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物价飙升。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英国通货膨胀率增加一倍多,达到1.5%。这一数字略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美联储纪要:多位官员预计将开始讨论削减购债规模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了4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美国经济离美联储的目标还很远,在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还需要一段时间。经济活动的强劲回升将引发有关收紧货币政策的讨论。部分官员预计,美联储即将在未来几次会议上开始讨论减码QE。
纪要称,经济发展的道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包括新冠疫苗接种方面的进展。官员们认为,目前的公共卫生危机继续给经济带来压力,经济前景仍存在风险,但面临的风险已不像之前几个月那么高。
美联储官员们认为,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有所加强,但受大流行病影响最严重的经济部门仍然疲弱,尽管这些指标有所改善。尽管前景仍存在风险,但疫苗接种和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持续进展极有可能巩固经济活动和就业的进一步增长,并限制经济前景出现风险。
一些官员表示,疫情造成的下行风险仍在继续,并指出,鉴于新的病毒株和对疫苗接种的潜在犹豫,经济复苏可能不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纪要显示,部分官员预计,美联储即将在未来几次会议上开始讨论减码QE。
纪要称,“许多与会者认为,如果经济继续朝着委员会的目标迅速发展,那么在即将举行的几次会议上的某个时候开始讨论调整资产购买速度的计划可能是适当的。”
美联储官员此前一再坚称,除非实现就业和通胀的经济目标,否则他们将不会改变政策。此次会议纪要中透露的讨论是联储官员首次表示可能会提前减少债券购买,尽管目前并没有时间表。
纪要显示,官员们普遍预计,在短期效应消退后,通胀会有所缓解。几位官员将通胀上升至“不受欢迎”水平的风险提高到了足以明显引发政策反应的水平。部分官员认为,由于基数效应,通胀将在近期升至2%以上。展望未来,官员们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胀将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目标一致。
多位官员指出,财政刺激、疫苗进展、被抑制的需求和高水平的储蓄将继续支持消费者支出。一些官员指出,企业和家庭债务的脆弱性处于“中等”水平。一些官员表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中的一些企业正在缩减规模,或一些企业专注于削减成本或提高生产率,特别是通过自动化。
其他市场
周三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2.13美元,跌幅3.3%,收于每桶63.36美元,为4月27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7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05美元,跌幅3%,收于每桶66.66美元,同样为4月27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3.世界经济形势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今年一季度,全球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逐步恢复。1月份,美国推出总规模高达1.9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旨在加速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今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大幅抬升,并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一季度大幅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前的水平,包括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以及日本银行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均未明确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时间表,由此引发国内外各界对未来通货膨胀加速和金融风险的担忧。
全球流动性释放充裕
为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全球流动性释放充裕。2020年,美欧日三大央行资产规模较年初增加7.6万亿美元,其中美联储增加3.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比重约为15%,幅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逐步好转,经济复苏的预期不断强化,美国通胀预期持续抬升,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投资者对美联储的“缩减恐慌”情绪随之升温。截至3月末,从美国国债收益率隐含通胀预期看,美国5年、10年盈亏平衡通胀率分别为2.2%与2.3%,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突破1.7%的水平,一季度已上行了80BP(基点),远超其他主要经济体国债利率的上行幅度。
受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的影响,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不同程度抬升,其对实体部门融资成本和货币稳定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不仅如此,由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此次上行周期中,对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冲击超过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冲击,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发展中经济体将受到明显影响。而通货膨胀预期抬升亦加快了此次美国10年期国债的上行速度和幅度,进而限制全球经济复苏。
全球通胀向疫情前平均水平回升
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在2020年11月暂时性回调后继续向新冠肺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回升,尚未出现通胀的稳定信号。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在2020年5月触底后开始反弹,七国集团整体通胀率在2021年1月已经回升至疫情前最高点的50%左右,经合组织整体通胀率亦回升至疫情前最高点的64%左右,欧元区则在2021年1月大幅回升至疫情前最高点的64%左右。与之相比,二十国集团整体通胀水平在2020年8月回升至疫情前最高点的63%左右,随后转跌。总体而言,全球通货膨胀当前仍然以“恢复性”通货膨胀为主,通胀水平在2020年3月跌落后逐渐向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回归,但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2020年第一季度开启新一轮全面上涨周期,进而带动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上行,基本金属、稀有金属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甚至超过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平均水平。不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趋势已经开始分化,稀有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在2015年触底后持续在底部徘徊,2018年第四季度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后,在2020年8月触及上行周期的顶点,当前已经开始逐渐转入周期性回调阶段。与之相对,基本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农产品大宗商品价格在2020年反弹后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基本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当前已经上涨至历史最高水平的83%左右,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已经上涨至上一轮周期顶点的82%左右。不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在2021年2月后开始出现减速迹象,以基本金属类和能源类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的边际增速已经下行。
生产领域总体价格水平上行
现阶段,我国消费领域总体价格水平全面回落,消费品价格和服务品价格、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以及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均在2021年第一季度触底。不仅如此,消费品价格、服务品价格、非食品价格以及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21年第一季度均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10年后首次跌破0.00%的临界水平。消费领域总体价格水平在2018年进入下行通道后已经出现触底回升的信号,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领域总体价格水平的推升作用逐渐释放,消费领域总体价格水平预计将在第二季度开始逐渐向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回升,我国并无持续通货紧缩或中长期低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环境,亦不存在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或滞胀的货币环境,中长期通货膨胀水平将始终保持在合理适度的目标区间内。
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的冲击,国内生产领域总体价格水平亦进入上行阶段,但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和生活资料价格水平的分化再次增强。2020年第一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强劲反弹后,国内工业生产领域总体价格水平在生产资料价格的加速回升推动下反弹。不过,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产业链中通过各环节营业利润的压缩形成了缓冲效果,因而对产业链下游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压力将大幅下降。因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上行周期虽然对我国工业生产领域的价格水平增长施加了压力,但对产业链下游的影响相对较小,进而对消费领域价格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防范重点领域信用风险
总体来看,包括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欧元区以及经合组织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整体通胀水平均保持在目标水平以内,且在2021年第一季度尚未恢复至疫情冲击前的平均水平。未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在经济景气预期回升、财政刺激计划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将继续向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回升,暂时超过疫情前平均通胀水平的可能性增强。但是,全球经济依然缺乏中长期持续通胀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基础,全球范围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概率较小。
今年以来,随着疫苗研发和接种提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预期持续升温,宏观政策呈边际收紧趋势。政策回归趋势将更加明显,对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直接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市场预期不断改善,但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恢复进程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信用风险值得关注。一是债务到期规模大,企业再融资压力加大。二季度信用债到期偿还量高达7.4万亿元。同时,部分地方国企面临较大偿付压力。二是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或加剧。2021年全年房地产行业债券到期较去年略有增加。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收紧,去年8月份以来,房地产信用债净融资额持续为负,再融资压力下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或将加剧。三是信贷和非标市场信用风险向债券市场传导。
进口 |
出口 |
当月进口量: 49658908.7 (吨) |
当月出口量: 65821.1 (吨) |
累计进口量: 139226433.1 (吨) |
累计出口量: 429871.2 (吨) |
当月进口均价:447.4(美元/吨) |
当月出口均价:427.5美元/吨) |
进口量环比:10.4% |
出口量环比:-80.15% |
进口量同比:20.82% |
出口量同比:-53.42% |
累计进口量比去年同期:9.46% |
累计出口量比去年同期:112.07% |
据海关统计,2021年3月我国原油进口量为49658908.7吨,累计进口量为139226433.1吨, 当月进口金额为2221674.1万美元,累计进口金额为5617874.4万美元,当月进口均价为447.4美元/吨,累计进口均价403.5美元/吨,与上年同期数量相比增长20.82%。
2021年3月我国原油出口量为65821.1吨,累计出口量为429871.2吨, 当月出口金额为2814万美元,累计出口金额为14700.6万美元,当月出口均价为427.5美元/吨,累计出口均价为342美元/吨,与上年同期数量相比下降53.42%。
本周美国WTI原油价格在63.36-66.2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66.66-69.46美元/桶震荡。周内国际油价震荡运行。油价周三下跌逾2美元,至三周最低水平,因担心亚洲新冠病例激增会削弱原油需求,以及美国通胀担忧可能促使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加息以减缓经济增长。美国WTI原油6月期货收跌2.13美元,跌幅3.25%,至63.36美元/桶,创4月27日以来收盘新低。其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5%,至61.95美元/桶的盘中低点;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收跌2.05美元,跌幅2.98%,至66.66美元/桶,其盘中一度下探65.30美元/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最新周报显示,上周美国EIA原油库存增加逾130万桶,预期会增加200万桶。美国石油协会(API)发布的的行业数据显示,美国上周API原油库存增加逾60万桶,汽油库存减少逾280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约260万桶。从本月初开始,伊朗核协议相关方在维也纳举行会晤,讨论美伊两国恢复履行伊核协议义务问题。若敲定协议,相关各方可能在三年前特朗普执政时退出伊核协议后重启该协议谈判。据俄罗斯卫星周三消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正在为巴以冲突解决做出努力,包括愿为在俄谈判提供平台。佩斯科夫就巴以冲突向记者称:“大家知道,俄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建议在俄境内进行直接接触,在中东问题四方框架下努力。而且我们现在呼吁冲突各方,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方面,保持克制。我们认为,各方在声明中必须极为克制,避免火上加油。”在网络攻击导致美国最大的汽油管道关停5天之后,运营商Colonial Pipeline已于美东时间上周三开始重启管道。不过据使用美国燃油管道公司Colonial Pipeline的货主表示,他们已无法访问管道的通讯系统。不愿公开身份的货主透露,这一用来申请和变更通过该管网输送燃料的系统美东时间周二上午已无法进入。这家美国庞大的燃料输送系统自两周前遭黑客入侵以来一直在努力恢复运营。此前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华盛顿特区以及东南部各州燃油短缺现象依然严重。根据燃料价格追踪网站GasBuddy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6日,华盛顿特区81%、北卡罗莱纳州58%、南卡罗莱纳州48%的加油站燃油断供。印度新冠疫情依然严峻,医疗体系处于崩溃边缘,全国的医院都面临物资短缺问题,新增确诊病例、死亡病例都创下高位。据印度卫生部5月19日公布数据,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67334例,累计确诊病例25496330例;新增死亡病例4529例,累计死亡病例283248例。《华盛顿邮报》称,印度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字创历史记录。根据该媒体的统计,在此之前,这项纪录一直由美国保持:1月20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4400例。印度目前正受第二波疫情冲击,新增病例使医院不堪重负,并导致氧气短缺。
预测下周WTI油价将触及62-67美元/桶,布油在之后几个月触及65-70美元/桶。
(关键字: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