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纽交所 |
伦交所 |
影响因素 |
2021/6/10 |
70.29 |
72.52 |
原油收盘上涨,OPEC对需求复苏仍持乐观预期提振油价。但美国解除部分制裁限制了油价涨幅。 |
2021/6/11 |
70.91 |
72.69 |
原油收盘上涨,市场乐观情绪以及中国和欧美地区的能源需求复苏前景仍提振油价,随着疫苗推广加速,市场普遍认为需求复苏将加速。 |
2021/6/14 |
70.88 |
72.86 |
原油涨势受限,美布两油收盘涨跌不一,英国延长防疫期限影响市场对需求在夏季强劲复苏的乐观预期。 |
2021/6/15 |
72.12 |
73.99 |
原油收盘上涨,需求将在下半年迅速复苏的预期提振市场乐观情绪,油价延续此前涨势。 |
2021/6/16 |
72.15 |
74.39 |
原油收盘上涨,EIA原油库存降幅远超市场预期提振油价,但汽油库存意外增长限制油价涨幅。 |
2.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本周美国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但成品油库存大增。具体数据显示,美国截至6月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减少524.1万桶,预期减少350万桶,前值减少507.9万桶。此外,美国截至6月4日当周EIA汽油库存实际公布增加704.6万桶,预期增加120万桶,前值增加149.9万桶;美国截至6月4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实际公布增加441.2万桶,预期增加180万桶,前值增加372万桶。EIA报告显示,美国至6月4日当周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为2021年2月19日当周以来最低。美国至6月4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增幅录得2021年1月8日当周以来最大。美国至6月4日当周EIA汽油库存增幅录得2020年4月3日当周以来最大。美国至6月4日当周国内原油产量增幅录得2021年3月5日当周以来最大。美国原油库存连续11周下跌,连跌周数为2017年以来最多。美国石油协会(API)报告显示,截至6月4日当周,美国API原油库存减少210万桶、汽油库存增加240万桶、精炼油库存增加375万桶。
2.美国经济形势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0.25%之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多数官员预测,加息最早会在2023年到来。
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称,美联储致力于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动用所有工具来支持美国经济,以推动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
声明说,疫苗接种的推进降低了新冠病毒在美国的传播。伴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美国的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均在走强。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仍然疲弱但情况有所改善。通货膨胀率已在上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暂时性因素。
声明说,美国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防控的结果。疫苗接种的进展可能会继续减弱公共卫生危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但是经济前景仍然面临风险。
声明称,美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寻求实现充分就业和2%长期通胀率的目标,在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将坚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0.25%之间不变,同时保持现有的资产购买组合形式,即以每月至少800亿美元的速度增持美国国债,并以每月不低于4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声明称,委员会将继续监测后续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实现目标的风险,委员会将准备好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当天,美联储还公布了备受金融市场关注的经济预测概要。概要显示,美联储将今年的GDP增速预期中值上调了0.5个百分点至7%,将今年的通胀预期中值上调了1个百分点至3.4%。概要里的加息路径点阵图显示,18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中,有13人预测2023年年末之前将至少加息一次,其中11人预测2023年年末之前将加息两次,而今年3月时大多数官员则预测联邦基金利率将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至2023年年末。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例会后表示,未来几个月的通胀率可能会保持在高位,但是之后会有所缓和,若通胀预期过高,将准备调整政策。鲍威尔称,美联储在今后的货币政策会议中将就“实质性进展”做出判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过去两个月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新增就业情况都低于预期,与此同时通胀率在持续飙升,这引发了美联储部分官员的担忧。对此,鲍威尔强调,在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美联储不会作出加息举动,若计划收紧货币政策,会提前向市场释放信号。
3.世界经济形势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专家建议,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各方应采取行动,削减贸易成本,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得益于主要经济体的强劲反弹,2021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增长5.6%。但全球复苏依然不均衡,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
全球经济恢复进程加快
世行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6%,比修订后的1月预估值上调1.5个百分点,这将是80年来全球在经济衰退后的最快增速。
报告预计,发达经济体今年将增长5.4%。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6.8%和4.2%。在需求上升和大宗商品涨价支撑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将整体增长6%。考虑到新冠疫苗接种进展不一以及疫情对脆弱群体冲击较大等因素,预计低收入经济体今年将仅增长2.9%,凸显全球经济复苏极不均衡。
报告还认为,截至今年年底,全球经济产出仍将比疫情前的预测低2%左右。此外,约2/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损失在2022年之前将难以恢复,其2022年产出将比疫情前的预测低4.1%。
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指出:“虽然出现令人欢迎的全球复苏迹象,但疫情继续给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带来贫困和不平等。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继续艰难应对疫情及其影响,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大对脆弱国家的支持。”
报告还注意到了伴随经济复苏而出现的全球通胀反弹。世界银行负责公平增长、金融和机构事务的代理副行长兼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表示,全球通胀上升可能会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未来几个月的政策选择面临挑战,因为部分经济体仍依赖扩张性支持措施来确保持续复苏。
各方强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都上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析认为,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加快,但各经济体恢复程度不同。尤其是在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苗接种相对滞后,这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经济增长。
戴维·马尔帕斯表示:“在全球范围协调努力,对于加快疫苗分配和减债进程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国家。”他强调,扩大疫苗的部署和分发是经济复苏的先决条件。这需要克服在疫苗采购和分发方面的阻碍,包括将部分发达经济体过剩的疫苗供应转移到已经有交付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此外,还需要扩大疫苗生产,取消对疫苗投入的贸易限制等。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此前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5.8%和4.4%,比3月的预测值高出0.2和0.4个百分点。该组织表示,调高经济预测的原因是疫苗接种加快以及主要经济体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同时,疫苗的不公平分配将对全球经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指出,全球贸易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减少疫情相关限制措施、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支持性的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等因素。本月初,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贸易部长会议发表声明称,将采取贸易便利化措施,促进疫苗和相关产品跨境流动,以抗击疫情和促进经济复苏。此外,各成员贸易部长同意加快实施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
世行报告分析了如何通过增加贸易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复苏。世行建议通过简化贸易流程和通关要求,改善运输基础设施和治理,鼓励加强信息共享,加强国内物流、零售和批发贸易的竞争,降低贸易成本,推动贸易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了一份有关“贸易与包容性增长”的研究报告,认为贸易会促进包容性增长,提高生产率,促进知识传播和创新等。报告认为,世贸组织在支撑开放包容的全球贸易体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各国应采取更多措施来促进更具包容性的贸易。
“贸易和全球价值链一直是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使许多人摆脱了贫困。”世界银行负责公平增长和金融机构的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随着发展中经济体从疫情中复苏,削减贸易成本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重新参与全球供应链和重新促进贸易增长的环境。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丹尼尔·格罗斯认为,贸易增长带来了更多机会,各国政府应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将持续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中国经济稳健复苏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到了世行的高度肯定。报告认为,2021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复苏将最为强劲,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强劲增长。预计2021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4。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14.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成,延续进出口稳中向好态势。其中,中国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强劲势头,将持续带动世界经济恢复。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来华投资兴业的企业数量保持大幅增长。1至5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497家,同比增长48.6%,较2019年同期增长12.4%。专家表示,中国吸收外资保持“涨”势,与去年同期低基数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加上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是增加外商对华投资信心的根本原因。
彭博社援引英富曼环球市场公司高级市场策略师乔纳森·卡夫纳的分析说,中国进出口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重启经济,国际市场需求正逐步恢复。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近发布的报告认为,自2021年初以来,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更加强劲,复苏面不断扩大。“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增长将会进一步加速”,美国《福布斯》杂志分析称。
世行的报告指出,疫情在中国得到很好控制,经济复苏已从公共投资扩大到消费领域,预计明后两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和弹性。
进口 |
出口 |
当月进口量: 40357675.3 (吨) |
当月出口量: / (吨) |
累计进口量: 179584108.4 (吨) |
累计出口量: / (吨) |
当月进口均价:467.2(美元/吨) |
当月出口均价:/美元/吨) |
进口量环比:18.73% |
出口量环比:/% |
进口量同比:-0.18% |
出口量同比:/% |
累计进口量比去年同期:7.14% |
累计出口量比去年同期:/% |
据海关统计,2021年4月我国原油进口量为40357675.3吨,累计进口量为179584108.4吨, 当月进口金额为1885540.9万美元,累计进口金额为7503415.4万美元,当月进口均价为467.2美元/吨,累计进口均价417.8美元/吨,与上年同期数量相比下降0.18%。
2021年4月我国原油出口量暂无数据。
本周美国WTI原油价格在70.29-72.1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72.52-74.39美元/桶震荡。周内国际油价小幅上调。油价周三连续第五天上涨,布兰特原油期货逼近每桶75美元,因美国炼油商使用了更多原油库存,以增加炼厂活动,满足复苏的需求。7月WTI:72.15涨0.03;8月布伦特:74.39涨0.40。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周三表示,截至6月11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骤降740万桶,炼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2.6%,创2020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ClipperData商品研究主管Matthew Smith称,“由于炼厂炼油量超过1,600万桶/日,且出口继续强劲,随着夏季驾驶旺季的到来,库存将难以避免持续下降。”受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组成的OPEC+实施减产和需求复苏的推动,布兰特原油价格今年上涨了44%。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决策者将开始加息时间的预期从2024年提早至2023年,因经济从新冠大流行中复苏。
预测下周WTI油价将触及69-73美元/桶,布油在之后几个月触及71-75美元/桶。
(关键字: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