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本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8.19

2021-8-19 9:51:37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刘艳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   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   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纽交所

伦交所

影响因素

2021/8/12

69.09

71.31

国际能源署和欧佩克发布的月度报告引发市场对未来需求谨慎评估,国际油价盘中振荡后微幅收低

2021/8/13

68.44

70.59

担心新冠德尔塔变种扩散减缓需求复苏,欧美原油期货继续下跌,美国石油钻井平台大幅度增加也打压市场气氛

2021/8/16

67.29

69.51

市场继续关注全球经济减缓对需求的影响,欧美原油期货盘中大跌,然而欧佩克可能不会如计划增产,收盘涨幅缩窄。

2021/8/17

66.59

69.03

市场继续关注新冠德尔塔变种扩散对需求的影响,欧美原油期货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布伦特原油结算价跌至近一个月来低点。然而有分析师仍然认为未来几个月市场将供不应求

2021/8/18

65.46

68.23

尽管美国原油库存下降,然而市场继续关注新冠德尔塔变种扩散对需求的影响,欧美原油期货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跌至近三个月来低点

 

 

 

2.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  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本周美国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6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基本符合预期,精炼油库存增幅超预期,汽油库存降幅略不及预期。具体数据显示,美国截至86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减少44.8万桶,预期减少75万桶,前值增加362.7万桶。此外,美国截至86日当周EIA汽油库存实际公布减少140.1万桶,预期减少200万桶,前值减少529.1万桶;美国截至86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实际公布增加176.7万桶,预期增加50万桶,前值增加83.2万桶。EIA报告显示,美国至86日当周中西部原油库存跌至2018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至86日当周美国库欣原油库存跌至2018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至86日当周汽油库存跌至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API数据显示,截至86日当周美国API原油库存下降81.6万桶,前值下降87.9万桶。美国86日当周API库欣原油库存减少41.3万桶,前值 增加65.9万桶。美国86日当周API汽油库存减少111.4万桶,若得到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政府版原油库存周报确认,将是连续第四周下降,前值减少575万桶。美国86日当周API馏分油库存增加67.3万桶,前值 减少71.7万桶。

 

2.美国经济形势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FOMC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者在7月利率会议上讨论了今年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可能性,不过对于具体何时进行Taper仍存在分歧。纪要重申应该先Taper,直到资产负债表不再扩张,然后再加息,并认为目前还未达到加息所需的就业标准。

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认为,美联储今年可能会达到缩减购债规模的门槛。大多数与会者指出,如果经济按照他们的预期发展,今年开始放缓资产购买步伐可能是合适的,并补充称经济已经达到通胀目标,并对就业增长的进展接近满意

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加码货币宽松以来美联储首次在会上明确讨论Taper。此次纪要专门设了一个名为讨论购买资产的内容章节。其中显示,7月末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与会官员讨论了资产购买的一些方面,包括朝着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取得的进展。

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层仍存在意见分歧。

多名与会者认为,经济和金融环境可能确保未来几个月减少购买资产。但其他多名与会者暗示,明年初可能更适合放慢购买步伐,因为他们有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环境并没有接近达到实质性进一步进展的标准,有人认为,价格稳定目标方面的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数位官员表示,如果变异毒株在美国的传播情况恶化,他们恐怕会改变对货币政策的立场;当前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非常高,一些与会者建议,鉴于近期的高通胀数据可能比预期的更持久,准备相对较快地开始缩减资产购买步伐将是谨慎的做法。

另外几位委员则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都不会减码购债;几位与会者还指出,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不等于收紧货币政策立场,而只是暗示将以较慢的速度提供额外的货币宽松政策。

大部分与会者认定,在充分就业的目标方面,还未达到FOMC委员会所说的取得实质性进一步进展,在价格稳定的目标方面,则已取得这类进展。少数与会者认为,今年通胀是暂时性攀升,而且最近长期收益率和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下行,这让人怀疑,在达到价格稳定目标方面是否真有那样的进展。

此外,部分与会者认为减码购债将取决于经济形势,减码行动与加息的时间点无关。大多数官员还认为,成比例缩减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国债购买是有利的。关于市场普遍关注的通胀问题,与会者表示,最近的通胀数据受到供应瓶颈和劳动力短缺的影响,很可能是暂时的。

美联储决策者还讨论了,一旦经济条件满足上述目标指引设定的标准,可能如何调整资产购买。

纪要称:展望未来,大多数与会者指出,假设经济总体向着他们预期的那样发展,他们判定,可能适合今年开始放慢购买资产的步伐。因为他们发现,就FOMC委员会设的实质性进一步进展标准看,在价格稳定的目标方面已经令人满意,在充分就业的目标方面接近让人满意。

Taper的步伐方面,多名与会者认为,如果Taper采取适当的步伐,或有助于在可能满足加息的条件之前结束净购买资产。同时,与会者暗示,加息的标准和缩减购债的标准无关,行动的时点取决于经济发展。多人指出,当适合减缓购债时,FOMC清晰确认Taper时点和加息时点之间毫无关联就很重要。少数与会者认为,FOMC需要仔细考虑宣布Taper的风险,因为如果时机还不成熟,可能让FOMC对新货币政策框架的承诺遭到质疑。

多名与会者指出,提早开始Taper可能要伴随着更循序渐进地减少购债,这两种做法的组合拳可能降低在宣布Taper后金融环境过度收紧的风险。

大部分与会者认为,成比例地减缓净购买美国国债和机构MBS有助于同时结束购买这两类资产,这样的做法符合FOMC的理解,即购买国债和机构MBS对金融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同,并且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起到同样的作用。

而一些与会者主张,应该在Taper的过程中进一步讨论适合的购买资产组成部分。多位与会者认为,减少购买机构MBS应该比减少购债的速度更快,因为房产领域极为强劲,不需要联储通过购买机构MBS提供那样的支持,那可能被市场理解成分配信贷。

分析师Sebastian Boyd指出,在是否更早缩减MBS购买的问题上,美联储的语气似乎发生了变化。6月的时候听起来似乎是更多的官员同意先缩减MBS购买,但现在听起来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分析师Steve Matthews也指出,关于是否更快或更早地缩减MBS购买的争论似乎已经结束,FOMC似乎倾向于以同样的比例减少美国国债和MBS的购买。

同日,明年美联储FOMC票委、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他倾向于美联储在2022年一季度完成减码QE的任务,从而允许美联储继续向前推进,打开加息的大门。到目前为止,2022年第四季度是开始加息的最合乎逻辑的地方

 

 

 

3.世界经济形势

时间拨回一年前,那时的人们或许很难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仍困扰着全球经济。近期,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陆续公布二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到疫情防控状况仍是左右各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与大部分发达经济体都在二季度快速反弹相比,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受到疫苗接种速度缓慢以及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的影响,复苏步伐正在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上调了发达经济体增长预期0.5个百分点至5.6%,并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4个百分点至6.3%。可以看到,全球经济复苏断层正在扩大。

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前景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疫情的发展变化。传播性极强的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流行,使得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再次反扑。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地区新增病例上升,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印度等国疫情依然严峻。而在病毒的反复变异侵扰下,是否拥有足够强大的免疫屏障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同样激增的感染数据情况下,IMF数据显示,发达经济体近40%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种,重症率和死亡率较疫情初期明显下降。而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除中国外大部分的国家包括东盟和印度疫苗接种率普遍低于20%,部分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仅有不到1%的人口接种了1剂疫苗,疫苗覆盖率远远不足。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是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的3个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限制将加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难度,拉长复苏周期。

不过,尽管扩大疫苗供应可以改善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但全球经济风险仍偏向下行。值得注意的是,高传染性变异病毒的不断出现可能使复苏进程脱轨。只要新冠病毒仍在传播蔓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前景都不能得到完全保障。而由于疫情防控效果的差异,不同经济体的复工复产进度存在巨大差别,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也上下有别,这也加剧了全球经济周期的国别错位。

政策支持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经济复苏进程出现分化的另一个原因。目前,发达经济体仍在继续提供大规模财政支持。IMF表示,2022年全球增长预测的上调主要反映了美国和欧盟复苏基金预计将提供额外的财政支持。与之相对,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措施已于2020年到期,这些国家正准备重建财政缓冲机制。不仅如此,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势也已经分化,发达经济体继续维持宽松或超宽松货币政策立场,而部分新兴经济体为应对通胀、资本外流、汇率贬值等压力已经开始加息。

反复的疫情为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冲击,在需求逐步复苏的当下,供给侧仍受困于公共卫生危机,2020年下半年至今的生产资料价格和交通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也让全球通货膨胀上行压力愈发明显。尤其是在通胀本就高企的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一风险尤为突出。6月巴西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IPCA)和俄罗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到8.4%6.5%。受此影响,2021年以来,俄罗斯央行和巴西央行加息4次,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家央行加息2次,墨西哥、土耳其、智利等国家央行加息1次。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可能会反作用于经济恢复进程,加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

在这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中,全球经济遭遇了一轮又一轮的挑战。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击退疫情,经济复苏态势才能稳固;只有在多边和国家层面实施协调一致、方向明确的政策行动,才能使所有经济体实现持久的经济复苏。人类荣辱与共、命运相连,在疫情中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为遏制复苏分化和改善全球经济前景,各国应积极采取多边行动,确保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提供疫苗以及诊断和治疗手段。取消疫苗原料和成品的贸易限制,并扩大投资以提高地区疫苗生产能力,以保证足够的疫苗产量。同时,应确保财政拮据的经济体有能力继续获得国际资金的支持,确保二十国集团(G20)共同框架能成功地对债务已经不可持续的国家实现债务重组。

 

 

三、20216月份全国原油进出口统计数据

 

 

进口

出口

当月进口量: 40134850.5 ()

当月出口量: 164768.0 ()

累计进口量: 260686790.0 ()

累计出口量: 594639.2 ()

当月进口均价:495.2(美元/)

当月出口均价:471.6(美元/吨)

进口量环比:-2.03%

出口量环比:/%

进口量同比:-24.53%

出口量同比:141.6%

累计进口量比去年同期:-3.01%

累计出口量比去年同期:119.51%

 

据海关统计,20216月我国原油进口量为40134850.5吨,累计进口量为260686790.0吨, 当月进口金额为1987606.9万美元,累计进口金额为11432911.7万美元,当月进口均价为495.2美元/吨,累计进口均价438.6美元/吨,与上年同期数量相比下降3.01%

20216月我国原油出口量为164768.0吨,累计出口量为594639.2吨, 当月出口金额为7769.9万美元,累计出口金额为22470.5万美元,当月出口均价为471.6美元/吨,累计出口均价377.9美元/吨,与上年同期数量相比增长119.51%

 

 

四、后市预测

本周美国WTI原油价格在65.46-69.0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68.23-71.31美元/桶震荡。周内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美国EIA汽油库存意外增加,佐证疫情反扑对燃料需求的威胁,美元走强前景抑制原油资产吸引力,外盘时间818日欧美原油期货价格连跌第五日。9WTI65.461.13;10月布伦特:68.230.80。周三纽约市场原油价格跌至5月份以来最低水平,此前美国汽油库存意外增加,说明德尔塔毒株威胁美国的燃料需求。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最早可能今年开始缩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Price Futures Group Inc.的高级市场分析师Phil Flynn说,此举可能提振美元,降低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吸引力。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周三的数据显示,国内汽油库存上周增长69.6万桶,一个多月来首次增长;与此同时,原油库存下降323万桶,降幅高于预期。道明证券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说,在EIA数据公布后,市场最初做出了积极反应,但随着交易员评估需求风险的基本面,他们改变了立场,美元走强带来了额外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市场正在受到德尔塔持续威胁消费的拖累。

预测下周WTI油价将触及64-70美元/桶,布油在之后几个月触及67-72美元/桶。

 

(关键字:原油)

(责任编辑:0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