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9日,青海油田建成18个井组智能分注示范区,为注水油田的精细开发注入了“强心剂”。
青海油田加强基础研究,开展了“青海油田注水工艺管柱力学行为研究与应用”,以封隔器—注水管柱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管柱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变形分析模型,全面分析、判断管柱结构的安全性,优化工程设计以及指导注水井作业。初步编制注水管柱受力分析及优化设计软件,应用软件优化了英东、尕斯、花土沟等5个重点区块的分注管柱结构。针对青海油田薄互层油藏“薄、多、散、杂”的特点,科研人员结合油藏提级分注需求,开展逐级解封现场应用12口井,密封率89.2%,解封载荷大幅降低,提高了管柱安全性。开展机械定位技术现场应用10井次,成功率100%,作业占井时间减少4小时,平均单井节约校深成本3万元。
推广应用第四代智能分注技术,实现了对注水井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层段注入量自动调节与远程控制,单井测调时间提高了65%以上,动态监测频次成倍提高。实施智能分注工艺还可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油藏注水动态分析和监控,为油藏分析、高效开发和生产动态调整提供大量翔实的数据支持。
(关键字:青海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