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震危机深化,中国甲醇影响不大

2011-3-17 8:58:55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国内甲醇市场春节归市后,先涨后跌,现已经步入小幅震荡盘整状态。厂家报价坚挺,尤其西北主要厂家3月下旬至4月中旬,陆续检修计划的宣扬,对于市场挺价心理有所支撑,不过因华东港口部分库区罐容紧张,逼仓现象严重,贸易商心态不稳,低价抛货,致使华东港口价格不断走跌,周边山东、安徽以及河南等地市场同样走势疲软,下游二甲醚行情同样走跌,甲醇厂家出货压力较大,价格不断下调。截止目前,华东港口出罐价格已较2月初累积下滑300元/吨收于2650-2700元/吨,3月至今半个月时间也已下调了100-130元/吨。

目前市场多空拉锯,甲醇市场努力维稳,虽然低迷气氛较为浓郁,但整体下滑空间有限。下游对甲醇刚性需求仍在,且厂家联手挺价,检修计划集中,货源集体短缺对于市场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近期国内甲醇市场走势如下:

 

价格上扬主要利好因素在于:前期由于利比亚动乱和阿拉伯国家政治动荡诱发避险买盘,北非中东局势持续动荡,投资者担心混乱可能向中东重要产油国如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蔓延,从而导致原油供应减少,恐慌情绪不断推高油价,纽约以及伦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均在3月初创两年多来新高。国际油价上行,影响到能源、化工、橡胶、化肥等多个工业领域,并通过工业品价格传递到下游消费品价格,从而导致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原料市场,动力煤价格自1月中旬左右进入稳定期后维持至今,因下游企业刚性需求仍维持较高水平。且受国际油价高涨以及物价高企等因素,煤价回落空间以及速度都低于预期。受成本支撑,国内企业不得不坚挺售价。

另外到船方面,因中东局势动荡,影响部分发船,近期到港有所减少。据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1月中国甲醇进口量为39.26万吨,较上月减少了19.5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7.76%,平均进口价为356.82美元/吨,较上月下跌18.18美元/吨;2011年1月中国甲醇出口量在386吨,较上月减少了28.6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24.25%,平均出口价为1148.24美元/吨,较上个月增加465.86美元/吨。

不过因目前甲醇市场社会库存高位,货源供应压力难有缓解,下游采购周期已过,态度观望,市场价格上扬乏力,小幅回落。据统计,2011年2月中国甲醇总产量为144.2万吨,比2011年1月份增加了10.95%,比10年同期增加了22.6%。产量最高的省份有:山东20.88万吨,河南20.37万吨,内蒙古15.8万吨,陕西15.4万吨。同2010年同期相比,山东增加了2.4%,河南增加了9.5%,内蒙古增加了41%,陕西减少了24.5%。2011年1-2月份,中国累计生产甲醇274.12万吨,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12.7%。

而关于最近日本强震海啸影响,市场部分人士也有所担忧,本地需求减弱,唯恐其进口甲醇转港至中国,对于国内甲醇造成影响,不过据我网了解,日本此次危机对于中国甲醇市场影响不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总量为518.9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86%,中东国家占主要比例,数据如下,而从日本进口甲醇数量仅在3101.6吨,占进口总量的0.06%,2011年1月,中国从日本进口甲醇仅6.4吨。日本方面,2010年全年进口甲醇约192万吨,同样中东货源占进口总量一半以上。

国别/万吨

2010

占总量%

伊朗

215.36

41.50

沙特

73.97

14.25

阿曼

67.91

13.09

卡塔尔

43.82

8.44

马来西亚

20.41

3.93

进口总量

518.95

 

 

 

东京时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这是日本有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地震。地震和海啸让日本东北沿海的城市遭受重创。该地区以重化工为主,以原油为出发点,生产基础石化产品。地震重灾区中的千叶是日本化学工业的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炼油厂及乙烯厂,成品油、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生产受到打击,尤其是乙烯、丙烯等烯烃类和芳烃类产品生产不足将带来较大影响。

首先,炼厂方面, 克斯莫石油公司位于千叶市的22万桶/日炼厂起火。丸善石化公司下属的京叶乙烯(Keiyo Ethylene)公司关闭了其69万吨/年石脑油裂解装置。日本最大的炼油企业JX新日本石油能源公司关闭了其位于茨城县鹿岛市联合产能为60万吨/年的对二甲苯装置和位于川崎联合产能为35万吨/年的对二甲苯装置。另外该公司旗下还有3家炼厂关闭:14.5万桶/日仙台炼厂、18.9万桶/日鹿岛炼厂和27万桶/日根岸炼厂。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能源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工厂关闭以及需求减弱,国际油价立即受气影响震荡下滑。

其次芳烃苯乙烯方面,因日本大地震导致工厂关闭、供应减少,全球乙烯及下游合成树脂价格将被推高。据芳烃市场有关人士称,此次地震对千叶和鹿岛的装置影响较大,三菱化学控股公司3月11日称,因地震造成电力中断而关闭了旗下位于茨城县鹿岛市的工厂。该工厂是日本最大的乙烯厂,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11%。另据统计,千叶地区拥有纯苯产能约114万吨/年,甲苯产能约20万吨,二甲苯产能约58万吨,PX产能约26.5万吨/年。鹿岛地区拥有纯苯产能约76万吨、二甲苯产能约25万吨,PX产能约60万吨。截止到北京时间3月15日14时,从日本驻华商社相关人员处获悉:

1)产能为42万吨/年的日本奥克西兰苯乙烯装置现开工负荷为7成水平,后期开工仍有提升迹象;

2)电气化学产能为24万吨/年的装置因原料短缺,开工负荷仅维持在5-6成;

3)千叶苯乙烯产能为27万吨/年的装置仍处于停车状态;

4)出光位于德山和千叶的苯乙烯装置开工均维持正常负荷;

5)日本钢铁化学产能为19万吨/年的苯乙烯装置现开工正常,但3月中下旬将按计划停车检修;

6)太阳石化位于宇部的产能为32万吨/年装置现开工接近满负荷;

7)旭化成位于水岛的两套苯乙烯装置产能分别为32和39万吨/年开工负荷均在9成以上。

另外日本地震导致石化化工工厂被迫停产,将导致化工产品价格出现上涨,而甲乙酮、MDI、TDI因产能受损其价格将迎来一轮行情。因预期巨灾可能导致医药及钢材使用量大幅上升:首先是日本对铁矿石需求的短期的下降可能导致铁矿石价格出现短暂下跌,这有利于中国钢铁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其次,地震将直接影响日本高端钢材的出口,将对中国高端板材类生产企业形成利好,如硅钢片、高档轿车板、特殊钢等;最后,由于日本钢铁企业基本不生产建筑用钢,灾后重建也会刺激我国建筑用钢材对日本出口。

总体看来,日本地震对于国内甲醇市场影响作用不大。随着天气转暖,建材、家具等终端市场逐渐启动,致使板材企业开工将逐渐向好,下游需求恢复,对于甲醇市场有所支撑,另外西北主要企业集中检修,宁夏主要厂家制烯烃装置有重启计划,后市西部货源供应或将趋紧,对东部市场压力有所缓解。预计市场在短期小幅回落后,仍有回弹可能。

 

 

 

(关键字:日本强震 甲醇)

(责任编辑:0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