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酐:苯酐亏损加剧,敢问路在何方?

2011-8-31 15:58:33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国内苯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回顾整个1-8月市场情况,仅在第一季度苯酐曾有短暂赢利,其他大多数时候,苯酐在上游邻苯、下游DOP的夹击之下一亏再亏。尤其今年邻苯市场因货源紧张逆市上涨,邻苯价格高于苯酐,并且与苯酐之前价差拉大。这种亏损以8月份尤为严重。

8月港口邻苯价格在10500-10600元/吨附近徘徊,而华东市场苯酐售价在10000元/吨附近,以生产1吨苯酐需0.94吨邻苯计算,再加上人力、电力等成本,一吨苯酐的成本在10500元/吨附近,即使减去生产过程出来的富马酸产品的销售所得,销售一吨苯酐的亏损也在400元附近。在大幅度的亏损下,部分工厂停车或降负,整体苯酐工厂开工在3-4成左右。

而贸易商在今年这种苯酐持续低迷的行情下,多数空仓观望或改做其他产品,中间商采购苯酐意向不强,更多终端用户直接从厂家购买苯酐,市场流动性不强,在缺乏利好支撑下,今年市场炒作更加困难。

当前苯酐与邻苯倒挂严重,一方面原因在于下游购买意向的缺乏,DOP今年整体行情也显低迷,7-8月为DOP淡季,同时今年电力紧张比往年来得更早,浙江DOP工厂接连因限电而停车,同时DOP下游,电缆、薄膜、塑料制品等生产厂家在今年在通货膨胀、资金紧张等影响下开工也较往年缩减。从而造成增塑剂—苯酐—辛醇这一线上产品行情的低迷。而更加不幸的是——邻苯在今年一系列的意外(日本地震、台塑起火、中海油华南起火等)影响下,直接或间接的减少了其产量及供应量,货源的紧缺,造成其价格的一涨再涨。苯酐跟涨不了,故其价差拉大。

在当前仅有的4成左右的苯酐开工工厂里,多数有上下游配套产品,部分工厂有DOP、不饱和树脂等,从而通过下游产品的销售来弥补苯酐的亏损。前期有外销苯酐部分的江苏宏信、浙江庆安、江苏三木等都缩减开工主供自用,减少外销的比例。

而一些小厂,年产量在5000-10000吨左右,同时没有上下游产品的支撑,也没有中石油、中石化的背景,也没有其他赢利较好的产品,在一轮巨亏中,日子极其艰难,部分已停车,且重启时间暂无期。

同时,当前外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原油价格涨跌不定,欧债危机、美债危机仍在继续,国内信贷政策仍然从紧,小厂资金压力加大,苯酐市场可能又要迎来一轮洗牌。在苯酐行情这么恶化的情况下,国内苯酐产能仍在继续扩大,今年华东市场苯酐产能约扩张20万吨左右,这些扩张,主要来源于自身生产苯酐下游产品的厂家及已经在苯酐行业但想扩大其市场份额的厂家,而当前情况来看,厂家的扩产并没有赢利。而无后台、产品单一化的小厂,若想在这恶劣的行情下存活下去,或应寻求与下游工厂的合作,或发展下游产品及其他多元化产品。

另外,苯酐市场近两年持续扩张,而国内邻苯产能变化不大,短期内,邻苯供应紧张的局面仍不会改变,苯酐仍难以摆脱邻苯的制约,邻苯本周一外盘货周涨幅在67美元/吨,港口邻苯价格跳涨至11000元/吨附近,而苯酐上涨幅度仅在200元/吨。九月为下游DOP市场的旺季,苯酐市场能否好转,仍要看下游需求的情况。预计九月苯酐市场在原料推动下,可能小幅慢涨。

(关键字:苯酐)

(责任编辑: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