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减弱 煤价连跌12周

导读: 2001年至2011年,我国煤炭行业在“黄金十年”中,资产总额增长8倍,利润总额增长103倍。
关键字: 下游需求减弱

2001年至2011年,我国煤炭行业在“黄金十年”中,资产总额增长8倍,利润总额增长103倍。

然而,今年(2012年)以来,这趟高速行进的列车忽然减速――煤炭企业和港口库存大量积压,煤炭价格“跌跌不休”,昔日风光已成明日黄花。

煤价连跌12周,企业和港口库存大幅增加

近日,开滦集团煤炭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贺卫军去了趟东北,到鞍山钢铁和本溪钢铁推销煤炭。可是,两家企业对他提出的价格并不买账,要求每吨煤定价再降50元以上。

贺卫军无奈地说,就在一年前,都是电厂和钢铁、焦化行业的客户到他们这儿催煤。现在,他们反倒要到这些客户那里推销。

角色的转变,反映了煤炭市场的疲软。根据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数据,截至6月18日,全省投入营运的煤炭堆场设计堆存能力为2384万吨,实际场存量达到1980万吨,各港口电煤运营企业堆场均处于高位运转。以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堆场设计堆存能力为1018万吨,6月18日场存达到946万吨,创2008年11月以来最高值。

市场销售不畅,煤炭价格也在持续下降。7月25日,海运煤炭网指数中心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本报告周期(2012年7月18日至7月24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31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10元/吨,再次刷新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据了解,从今年5月9日至本期,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已经连降12周,累计下降了156元/吨,整体降幅为19.8%。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用煤企业需求量下降

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此影响,市场对电煤的需求下降。有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313万吨,同比增长48.3%,可用28天,为历史最高水平,而钢铁行业用煤也因部分企业亏损而逐步缩减。

需求下降的同时,供给却不断增长。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全国仅进口煤炭就累计达近1.13亿吨,同比增长67.8%。

除此之外,其他几种因素进一步加重了对煤炭行业的冲击。

近日召开的全省港口电煤运输紧急协调会议分析,今年南方雨水较多,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同时华东地区利用进口天然气发电,均对电煤需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家提倡煤炭储备,以缓解“迎峰度夏”等特殊时期电煤紧张局面,一些大的煤炭贸易商在南方建立分销场地;4月份大秦铁路线检修期间,部分电厂储备了一定量的煤炭;受天气影响,南方用电高峰延后。

预计国内煤炭价格在第三季度探底

目前,煤炭行业不乐观,后市将会怎样?

记者观察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历史趋势发现,虽然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不断下降,但是至本期,已经连续第四周呈现降幅缩小态势。海运煤炭网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学刚认为,环渤海地区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正在进一步显露底部特征。

据分析,目前东南沿海地区气温回升较快,空调负荷增加,电厂日耗快速增加。随着煤炭需求量逐步增加,煤炭运价也逐步回升。秦皇岛海运煤炭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显示,本期,沿海地区不同船型在不同航线上的煤炭运价普遍出现回升,比如,7月24日,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为26.5元/吨,比7月17日回升了1.1元/吨。

专家分析,在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市场煤价有望趋稳。目前,煤价虽然处于下跌区,但离底部已经不远,预计国内煤炭价格有望在第三季度探底。

 

(责任编辑: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