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24日结束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上并没有提及市场热议的QE3扩容方案,但是在大洋彼岸,香港、印度等新兴市场受到欧美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却愈演愈烈。
23日,香港金管局以30.62亿港元的大手笔入市,买入等值美元,平抑港币汇率,这已经是近一周时间内该局第4次入市承接美元抛盘,总计规模达到144亿港元,打破了3年来香港汇率市场保持的平静。
实际上,在美联储公布QE3后,不仅是香港,其他亚洲市场也同样面临热钱流入造成的本币升值压力,各地通胀隐忧以及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再度出现。
“随着美国和欧洲量化宽松规模的积累,其资本外溢的态势将更为严重,且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25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
多名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应该再次做好应对热钱涌入的准备。
港汇波动 山雨欲来
24日,在香港上市的合和公路(00737.HK)基建公司公告称,公司将配售以人民币计价的新股(80737.HK),这使得该公司股票将成为全球首只可以用人民币和港元计价的双币双股。市场信息显示,合和公路的新股配售受到资金热捧,最终获得逾10倍的超额认购,使得公司将筹资额由2.3亿元加码至3.86亿元。
“除公司本身的投资价值外,人民币的题材很具吸引力。”25日,广州一家券商机构的分析师钱劲松向导报记者表示,目前投资者进入港股市场比较担心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而由于合和公路的新股上市后,其股东可以在港币计价与人民币计价的两种股份间相互转换,以避免汇率风险。“这在港币汇率呈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尤显重要。”
导报记者注意到,自美国上月推出QE3以来,多路资金涌入香港市场,使港币备受压力,汇率持续走强,不断触及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设定的7.75之限。这使得香港金管局不得不出手大量购入美元,抛出港币,以稳定汇率。
在王常龄看来,双币双股此时推出,既是香港打通人民币投资渠道的尝试,同时也是缓解目前本币升值压力的办法之一。
对于热钱流入导致港币升值之说,多名业内人士也持肯定态度。“美联储的QE3以及欧洲央行的无上限国债购买方案,都使两地流动性大增,而在其自身经济尚难复苏的背景下,投资热点就转向香港、印尼等新兴经济体。”钱劲松说。香港金管局副局长余伟文此前也认为,国际资金确实正在流入港元或亚太地区其他货币。
“美元、欧元资本进入市场,兑换成本币,寻找投资方向,必然会推高本币市值。”王常龄向导报记者表示,目前亚洲主要国家货币中,除日元因该国宽松预期加温而相对贬值外,其他主要货币兑美元均呈加速升值态势。从这一角度看,热钱流入确有山雨欲来之势。
或流向A股洼地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表示,资本流入中国的态势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亚洲各国近期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海外资金大量涌入新兴市场的势头的确愈发迅猛。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亚洲就有多国出现外汇流出到流入的大逆转。如9月份中国外汇占款扭转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的趋势,月度环比激增1306.8亿美元;印尼8月份债市还呈现外资净流出态势,但9月份却是净流入13亿美元;同样,韩国市场也从8月份净流出外资24亿美元,转为9月份净流入14亿美元。
大量热线的涌入随即开始推高亚洲新兴市场的股票、外汇和房地产等风险资产价格。如泰国基准股指今年迄今累计涨近30%,菲律宾股市涨24%,印度股市也涨了23%,中国香港股市更是到达14个月来的高点附近。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这股汹涌势头丝毫没有终止的迹象。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之一 ———贝莱德集团新兴市场股票团队的董事总经理鲁伊兹近日就表示,尽管面临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种种风险,但该机构预计新兴市场股指年内仍可能上涨12%左右。
更有分析人士认为,继中国香港之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将成为热钱涌入的下一站。过去一周QFII股票账户在A股市场净买入46亿元人民币,创今年来最大单周净买入额的举动,就成为较好的佐证。中通增益(私募)投资总监徐元海表示,当前A股整体上较H股处于折价状态,其中海螺水泥、中国交建、中国平安等,A、H股价倒挂率接近三成,不排除后市热钱会向A股“洼地”汇集。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一改此前维持了近一个季度的弱势,不断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由此看来,外资奔向人民币市场,押注中国经济见底回升的可能性较高。”钱劲松说。
用好热钱
虽然热钱再现流入迹象给了国内低迷的资本市场些许振奋,不过,采访中有多名专家强调,热钱流入也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诸多风险。
“资产泡沫”正是其中之一。“比如多路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使得投资风险大增。”钱劲松说,目前香港房价已超过1997年10月的高点,新加坡三季度的私人住宅价格则暴涨56%,超出当地的购买能力。深圳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直言,香港目前的泡沫非常严重。
同时,王常龄认为,热钱回流给新兴市场的调控政策带来极大挑战。“收紧流动性会影响经济增长,放开又会有通胀风险,而本币的升值同样会给外贸企业增加压力。”王常龄分析说,尽管香港金管局的调控避免了港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但也拉大了港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差距,这同样造成香港市场通胀压力增大,给香港的转口贸易带来压力。
事实上,热钱回流的迅猛势头,已迫使亚洲各地开始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导报记者注意到,除中国香港干预汇市之外,泰国本周颁布了鼓励资本外流的新规,新加坡则在收紧房贷,给火热的楼市降温。
“现在看来,中国内地市场可以尝试引导热钱的流向,达到有效的刺激作用。”王常龄分析,热钱再度出现,带来风险的同时,也给内地市场提供了用便宜的资本对抗成本上升的机会。因此,吸引国际资本流向我们想要的方向,使之为转调服务,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QE3 热钱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