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彻底市场化改革有望于年内实现突破

导读: 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煤价表现低迷,电厂煤库存高企。在此背景下,电煤市场化改革有望迎来新一轮突破。
关键字: 电煤 市场化改革

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煤价表现低迷,电厂煤库存高企。在此背景下,电煤市场化改革有望迎来新一轮突破。10月30日,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中国国家发改委酝酿电煤价格彻底市场化情况下,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报告建议,完善煤电联动政策,明确煤电联动的触发启动点等,以减轻电力企业负担。中电联在《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及全年分析预测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形成实际到厂煤炭价格指数,取消燃煤电厂自行消化30%的煤价上涨因素政策,在电煤价格涨幅超过一定幅度的情况下同步实行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联动。此外,将所有电煤重点合同转为中长期合同,大部分市场煤合同转为中长期合同,其电煤运输全部列入国家重点运输计划且将运力主要配置给发电集团,铁路部门优先调度安排电煤运输。在此之前,我们注意到,上证报曾报道,国家发改委正酝酿的煤炭中长期合同管理办法中,取消了电煤重点合同,代之以中长期合同。而中长期合同煤价由煤电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国家不设置基础价格,这意味着电煤真正彻底实现市场化。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电煤彻底市场化今年应该就会体现。报道引述中电联一位人士称,中电联上述建议内容实际上是电企对当前电煤价格并轨改革的态度和主张,即电价也应市场化,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市场煤”与“计划电”的长期矛盾。据悉,中电联已就上述意见以书面形式反映至国家发改委。分析人士表示,煤电定价完全市场化后,不同煤电企业受影响程度不同。如果重点合同量多,且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火电企业,将受到最大冲击;相反,重点合同煤价格低于市场价的煤炭企业,则是受益者。据了解,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年底。当时规定,以不少于六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但由于担心价格上涨,中国实际上只实施了两次煤电联动。

(关键字:电煤 市场化改革)

(责任编辑:00839)